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xué)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文言專題 > 文言文翻譯

道德經(jīng)全文翻譯

[移動版] 作者:佚名

 

064→輔物章第六四

第**講→修己治人的方針

其安易持 

國家安定的時候 為政的人 容易保持治理的大事 

其未兆易謀 

為什麼呢 因為一切紛亂的事情還沒發(fā)生的時候 如果有違反正常的事情 剛要發(fā)生 便能一目了然 能夠一目了然 才容易找出

圖謀的對策 

其脆易判 

就好像說 一件事情剛要形成的開始 總是比較脆弱的 比較脆弱的東西 總是容易分化 

其微易散 

也比如說 微小的東西 容易散失 尚未凝結(jié)的事物 容易分散 

為之於未有 

所以 要做好一件事 一定要綢繆於事情未發(fā)展的開始 

治之於未亂 

治理國家也是一樣 要在尚未混亂之前 就先做好治國的基礎(chǔ) 

合抱之木 生於毫末 

好比 一棵兩人合抱的大樹木 它的成長 也是從一粒細(xì)小的種子開始萌芽 

九層之臺 起於累土 

一棟九層樓高的平臺 也是從一畚箕一畚箕的泥土累積起來 

千里之行 始於足下 

要走千里的路程 也是要從腳底踏出第一步 

為者敗之 執(zhí)者失之 

因此行為超出以上過程的人 一定會失敗的 因為他太執(zhí)著太任性 太執(zhí)著太任性的人就是缺德 缺德的人就會失去一切 

是以圣人 無為故無敗 無執(zhí)故無失 

所以圣人 了解這種道理之後 他就守住渾全的德性 不與人紛爭 也不執(zhí)著得失之心 既然不執(zhí)著得失之心 所以也沒有失落的痛苦 

民之從事 常於幾成而敗之 

但是世人常在快要成功的時候 只因一時的松懈而遭到失敗 

慎終如始 則無敗事 

因此 能夠?qū)⒆钺彡P(guān)頭 當(dāng)做開始一樣謹(jǐn)慎的人 他就不會失敗 

是以圣人欲不欲 不貴難得之貨 

所以 圣人所欲求的 是一般人所不欲求的 譬如圣人欲求的是自在解脫 而不是貴重的金銀財寶 

學(xué)不學(xué) 

圣人所學(xué)的 是一般人所不喜歡的 好比圣人所學(xué)的是內(nèi)在生命的哲學(xué) 而不是追求虛榮浮華 賣弄心機(jī) 

復(fù)眾人之所過 

所以圣人他只是想 回復(fù)到自己的本性良知 提醒世人不要胡作非為 違背自己的良知而已 

以輔萬物之自然 

這就是圣人將所要做的事 先去了解先去實行 然後他才能輔佐萬物 回歸自然純樸 

而不敢為 

因此 圣人他的任務(wù)太大了 世人的注目也太深了 所以他更不敢胡作非為 而亂了修己治人的方針啊 

065→玄德章第六五

第六五講→回歸純樸

古之善為道者 非以明民 

古時候 了解以道治國的人 不教人民斗智機(jī)巧 

將以愚之 

而教人民純樸敦厚 為什麼呢 

民之難治 以其智多 

因為國家之所以難以治理 就是人民的智謀太多 

故以智治國 

所以如果以智謀來治理國家的人 等於教人民互相斗智 一旦上下互相斗智 自然兩敗俱傷 在兩敗俱傷之下國家 就要要亂了 

國之賊 

因此這種教人民斗智的辦法 實在是教人民為賊呀 

不以智治國 國之!

反過來說 倘若在上的人 不以智巧治國 人心自然純樸 人民生活自然安定無爭 這才是國家的福祉 

知此兩者 

所以 如果有人知道以上兩種道理的人 

亦楷式 能知楷式 是為玄德 

就可成為治理國家的模范 能夠成為治國家模范的人 就是有玄妙德性的人 

玄德深矣遠(yuǎn)矣 與物反矣 

當(dāng)玄妙德性發(fā)輝到更深更遠(yuǎn)的時候 在外表看來似乎與世俗的軌道相反 

然後乃至於大順 

其實這正是使人民更歸於純樸 歸於和諧的妙境啊 

066→江海章第六六

第六六講→謙卑低下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 

汪洋的江海之所以能成為百川眾流之王 

以其善下之 故能為百谷王 

就是它善於處在低下的地位 使百川眾流之水 無論凈穢皆能容納 所以才能成為百川之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 以其言下之 (民另本作人)

圣人他能夠高居萬民之上 就是他心口一致 而且先謙自己的言語 自稱為下 

欲先民 必以身後之 (民另本作人)

所以 如果你也想居於別人的先前 那麼你必須先尊重所有的人 尊重所有的人 所有的人才會尊重你 反之你輕視所有的人 

所有的人就輕視你 

是以圣人 處上而民不重 (另本 圣人)(民另本作人)

圣人就是知道這些道理 所以他雖然居於上位 可是他處處謙虛為懷 使居於下方的人民 都不感到威重的心理厭力 

處前而民不害 (民另本作人)

所以圣人雖居於所有人的先前 可是人民會自然的崇敬 不會去嫉妒他 或是加害他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而且天下的人都樂於推舉他 而不討厭他 

以其不爭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這就是他不與人相爭 所以天下人也就沒有人能勝過他了 

067→三寶章第六七

第六七講→慈祥的愛心

天下皆謂我道大 似不肖 

天下人都說 我把道講得很大 其實看不出道有什麼能力 根本不像很大的樣子 

夫惟大 故似不肖 若肖 

不錯 就因為道很大 所以才不像任何東西 如果它某一種東西的時候 

久矣其細(xì)也夫 

豈不是 很久以前就被人認(rèn)為 那是一件很細(xì)小的東西嗎 

我有三寶 保而持之 (保另本作寶)

但是在修身處事方面 我有三項要訣 只要你持有它 就是你身中之道了 

一曰慈 二曰儉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那就是第一 慈祥的愛心 第二 節(jié)儉純樸 第三 不敢自高自傲 居於別人的先前 

夫慈故能勇 

因為慈愛才能產(chǎn)生勇氣 就好比一位母親 為了兒子的生活 就必須背負(fù)自己責(zé)任的勇氣 這就是慈愛所發(fā)輝的勇氣 

儉故能廣 

因為節(jié)儉自己的精神不妄泄 所以才能精神飽滿 使先天之氣運(yùn)轉(zhuǎn) 五氣朝元 三花聚頂 元神復(fù)位 然後天地任我邀游 

更能發(fā)輝廣大的救人救世大事業(yè) 

不敢為天下先 故能成器長 

因為謙虛卑下的美德 才能受人尊敬擁載 像這種德性的發(fā)輝 正是大器晚成的寫照 

今舍其慈且勇 

可是現(xiàn)在有人舍棄了慈祥的愛心 而好勇斗狠且好出風(fēng)頭 

舍其儉且廣 

舍棄了節(jié)儉純樸 而荒淫無度且浪費(fèi)光陰 

舍其後且先 

舍棄了謙虛退讓 而好爭好斗 且瞧不起人 

死矣 

像這種人 就是自己想要快一點邁向死亡之路了 

夫慈以戰(zhàn)則勝 

所以說 抱著天性慈祥的正氣 才是永恒的勇氣 此種勇氣才有真實的力量 以此種力量去對付逞強(qiáng)邪惡之輩的擾亂 才能得到

真正的勝利 

以守則固 天將救之 以慈衛(wèi)之 

而且以慈愛來防守 就能得到鞏固 因為慈愛本是上天所賦的本性 盡到天賦的本性 天下之人就會擁護(hù)愛載 能夠得到擁護(hù)

愛載 在上位的人自然能夠得到鞏固的支持了 

068→不爭章第六八

第六八講→最佳的勇士

善為士者不武 

最佳的勇士 絕不會夸張自己的武力 也不會逞強(qiáng)好斗 更不會顯出兇狠的樣子 

善戰(zhàn)者不怒 

最好的戰(zhàn)士 是時時保持太和之氣 以及養(yǎng)精蓄銳 絕不會輕易就暴躁發(fā)怒 

善勝敵者不爭 

最會打勝仗的將帥 是最不想要宣布和敵人交鋒打戰(zhàn) 如果宣布與敵人交鋒打戰(zhàn) 也是為了早日和平著想 

善用人者為之下 

最會用人的長官 常常關(guān)懷部下 為部下著想 如此的信誠關(guān)照 才能讓部下信服擁載 

是為不爭之德 

以上這些都是不與人相爭的美德 

是為用人之力 是謂配天 古之極 

也是用人的真正力量 這就是配合天地之德 順其古道 所表現(xiàn)的極致啊 

069→用兵章第六九

第六九講→真正的勝利

用兵有言 吾不敢為主而為客 不敢進(jìn)寸而退尺 

軍事專家有一句箴言 我不敢主動先向?qū)Ψ教魬?zhàn) 只有在對方已經(jīng)開始攻擊的情況下 才起而應(yīng)戰(zhàn) 我不敢以殘暴好殺之心 去

爭強(qiáng)爭霸 我只想保全固有的國土 使戰(zhàn)爭早日平靜 

是謂行無行 

這樣的打仗 雖然國軍士氣高昂 可是去沒有殺氣騰騰的兇惡 

攘無臂 

雖然高舉著臂膀 高呼著口號 可是卻沒有兇殘暴虐的模樣 

仍無敵 

雖然互相打仗 可是卻沒有不共載天的深仇 要懷恨在心 因此這種人 不是為了好殺好戰(zhàn)而打仗 只是為了正義 為了和平而

打仗 像這種慈愛光輝的打仗 才能使軍民全心全力以赴 也是勝利的象徵 

執(zhí)無兵 

所以說 這種戰(zhàn)爭雖然手里拿著兵器 可是 這正是正義之手 不是殺人的兇手 

禍莫大於輕敵 

災(zāi)禍的發(fā)生 都是好戰(zhàn)好殺的人所引起的 而這種人也是過份輕敵的人 殊不知輕視敵人就是失敗的主因 因為再小的國家 只要

全國上下團(tuán)結(jié)一致 軍民同心 這種力量的韌力 就遠(yuǎn)勝兇殘暴虐的好戰(zhàn)之軍 為什麼呢 因為一個是順天行事 一個是逆天行事 

差別就在於此 

輕敵幾喪吾寶 

因此輕敵的人 就會失去陸拾柒章所講的 慈愛節(jié)儉 不敢為天下先 這三項寶貝 失去這三項寶貝 以國家來說 等於等於

失去國家的命脈 

故抗兵相加 哀者勝矣 

所以說 不以好殺好戰(zhàn)去打仗 而以順天行事 悲憫蒼生出戰(zhàn)的國家 它到最後 才能得到真正的勝利 

070→懷玉章第七十

第七十講→我的言論

吾言甚易知 甚易行 

我的言論 實在很簡單 你們應(yīng)該容易了解 而且又容易做到才對 

天下莫能知 莫能行 

可是現(xiàn)在天下的人 本性已經(jīng)迷昧了 所以才不了解我的道 又難以遵照我的道去做 

言有宗 事有君 

因為我所說的言論 都有個宗旨 我所說的事情也都有個含意 

夫惟無知 是以不我知也 

可是你們就不了解這些宗旨 又不了解這些含意 這都是你們受到耳目見聞所染已久的原因 所以才不知道我所說的話 更不知道我所講的道理 更不了解我的心意 

知我者!t我貴矣 (另本 矣)

因此 真正了解我道的人 的確太少了 大概是我所說的道太珍貴了吧 

是以圣人被褐懷玉 

因此圣人就好像一位 身外披著破舊衣服的人 可是內(nèi)卻懷有寶玉 別人怎麼會知道呢 

071→不病章第七一

第七一講→知與不知

知不知上 

已經(jīng)了解道 卻認(rèn)為自己還不了解道的人 是真正了解道的上等人 

不知知病 

尚未了解道 就志得意滿 而且還自吹自擂 自以為了解道的人 就是得了高傲夸張的病癥 

夫惟病病 是以不病 

唯有先知先覺的人 了解高傲夸張是一種病 所以以後 才不會再犯上這種病 

圣人之不病也 以其病病 是以不病 

圣人就是這種人 所以以圣人就沒有這種病 因為他知道高傲自取是一種病 所以圣人就不患這種病了 

隨機(jī)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