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 孔子世家》(節(jié)選)
孔子生魯昌平鄉(xiāng)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于尼丘得孔子。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丘生而叔梁紇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魯東,由是孔子疑其父墓處,母諱之也。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鬃幽杆,乃殯五父之衢,蓋其慎也。郰人袂父之母誨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
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追夡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則吾能征之矣!庇^殷夏所損益,曰:“后雖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質。周監(jiān)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惫蕰鴤、禮記自孔氏。
孔子語魯大師:“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縱之純如,皦如,繹如也,以成!薄拔嶙孕l(wèi)反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古者詩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禮義,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于衽席,故曰“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shù)年,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
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如顏濁鄒之徒,頗受業(yè)者甚眾。
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齊,戰(zhàn),疾。子罕言利與命與仁。不憤不啟,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弗復也。
其于鄉(xiāng)黨,恂恂似不能言者。其于宗廟朝廷,辯辯言,唯謹爾。朝,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入公門,鞠躬如也;趨進,翼如也。君召使儐,色勃如也。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魚餒,肉敗,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食于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是日哭,則不歌。見齊衰、瞽者,雖童子必變。
“三人行,必得我?guī)。”“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使人歌,善,則使復之,然后和之。
子不語:怪,力,亂,神。
……
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于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明歲,子路死于衛(wèi)?鬃硬,子貢請見?鬃臃截撜儒羞b于門,曰:“賜,汝來何其晚也?”孔子因嘆,歌曰:“太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謂子貢曰:“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殯于東階,周人于西階,殷人兩柱閑。昨暮予夢坐奠兩柱之閑,予始殷人也!焙笃呷兆。
孔子年七十三,以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哀公誄之曰:“旻天不吊,不賚遺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煢煢余在疚。嗚呼哀哉!尼父,毋自律!”子貢曰:“君其不沒于魯乎!夫子之言曰:‘禮失則昏,名失則愆。失志為昏,失所為愆。’生不能用,死而誄之,非禮也。稱‘余一人’,非名也。”
孔子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喪畢,相訣而去,則哭,各復盡哀;或復留。唯子贛廬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魯人往從頉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魯世世相傳以歲時奉祠孔子冢,而諸儒亦講禮鄉(xiāng)飲大射于孔子冢。孔子冢大一頃。故所居堂弟子內,后世因廟藏孔子衣冠琴車書,至于漢二百余年不絕。高皇帝過魯,以太牢祠焉。諸侯卿相至,常先謁然后從政。
……
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彪m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