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望洞庭》原詩、注釋、翻譯、賞析、閱讀訓(xùn)練附答案
【原文】:
《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所著的一首山水小詩,該詩通過對洞庭湖高曠清超的描寫,充分表現(xiàn)出詩人的奇思異彩。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注釋】
①洞庭:湖名,在湖南省。②和:和諧,這里指水色與月光融為一體。③潭面:指湖面。④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制作、磨成。這里一說是水面無風(fēng),波平如鏡;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不清楚。兩說均可。⑤山水色:湖光山色。⑥白銀盤:形容洞庭湖。⑦青螺:青色的田螺,這里用來比喻湖中間的青山。
【翻譯】
洞庭湖的水色和秋天的月色交融在一起,互相輝映,顯得多么和諧。無風(fēng)的湖面平靜得如一面沒經(jīng)過打磨的銅鏡。從遠處看,那月下洞庭湖里蒼翠的君山,就好像白銀盤里盛放著一枚青螺。
【賞析】
這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fēng)景詩,明白如話而意味雋永。第一句從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寫起,表現(xiàn)湖面的開闊廖遠,這應(yīng)該是日暮時分的景象,天還沒黑但月亮已經(jīng)出來,如果天黑就看不出兩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鏡子的比喻表現(xiàn)夜晚湖面的平靜,因為太陽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鏡子沒磨時光澤暗淡的樣子。第三句寫遠望湖中君山翠綠的色彩,這里的“山水”實際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屬于古代漢語中“偏義復(fù)詞”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個比喻,將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擱在白銀盤子里的青螺。全詩純?nèi)粚懢,既有描寫的細致,又有比喻的生動,讀來饒有趣味。
【閱讀訓(xùn)練】
(1)首句中的“和”,在詩中是誰呢么么意思?
(2)詩中對洞庭湖有一個生動的比喻,它是“_______”。
(3)詩歌第一句表現(xiàn)湖面的_________,第二句表現(xiàn)夜晚湖面的________,第三句寫遠望湖中_______的君山,第四句再將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擱在白銀盤子里的青螺。
(4)對這兩首詩的字句的解說,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nbsp; ( )
A.劉寺中“兩相和”的“和”用字工穩(wěn),形象地勾畫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輝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畫面。
B.劉詩中“潭面無風(fēng)”句和雍詩中“煙波不動”句,都貼切地描繪了月光下湖面風(fēng)平浪靜、山影凝重、朦朧而又靜謐的景象。
C.雍詩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為是凝視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給人感覺湖水的顏色沒有君山倒影的顏色濃重。
(5)關(guān)于這兩首詩,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nbsp; ( )
A.劉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通過極富想象力的描寫,將洞庭的湖光山色別出心裁地再現(xiàn)于紙上。
B.雍詩從君山的倒影起筆,點出了湖山的色彩,繼之又將神話傳說融于景物描寫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兩諧地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
C.兩首詩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詩皓月銀輝下的山比成銀盤中的青螺,一首將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山青黛色的螺髻。
D.兩首詩都將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寫得高曠超俗,使人讀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陽樓記》中那種“心曠神怡,寵辱偕忘”的感覺。
【參考答案】
(1)(和諧,指水色與月光融為一體。)
(2)(白銀盤)
(3)(開闊寥遠 平靜 翠綠)
(4)B.劉詩始句創(chuàng)造了湖光月色交相輝映和諧的意境。接著“潭面無風(fēng)”句寫了明月披照,湖上風(fēng)平浪靜,水汽縹緲、朦朧的景象。月色中的千里洞庭湖宛如一面未加磨試的巨大的銅鏡,寫出了月下洞庭湖朦朧、靜謐的美。雍詩只寫了洞庭湖中山的倒影。起句“煙波不動影沉沉”寫洞庭湖風(fēng)平浪靜,看見君山在水中的厚重深沉的倒影,下句寫因凝視倒影,所以只見翠山不見碧水。顏色濃淡相宜。這些景象只能在白天才能見到。況且雍陶的這首詩并無一詞半語提出月夜,所以“煙波不動”句沒寫月光下的景象。
(5)D.劉禹錫的《望洞庭》與其他寫洞庭湖的詩文相比不同,它選擇了月夜遠望的角度,別開生面、超俗。這首詩高瞻遠矚,視野高曠,千里洞庭盡收眼底,寫了湖光山色美景。雍陶的《題君山》超世人寫洞庭之處,是他別出心裁的以纖細精妙之筆寫了湖中君山倒影的精美之圖。但這首詩描寫點只側(cè)重于君山水中的倒影,還不能說“高曠”。劉、雍的這兩首詩,確屬工筆之作,描寫細膩,引人入勝。但從它的意境和氣勢的角度與《岳陽樓記》相比,還有一定距離。如果說這兩首詩的感染力,能與《岳陽樓記》有同樣“寵辱偕忘”的效果,有些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