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xué)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文言專題 > 文言文經(jīng)典名著

史記·匈奴列傳原文、注釋與翻譯

[移動版] 作者:佚名

當(dāng)是之時,秦、晉為強(qiáng)國。晉文公攘戎翟①,居于河西圁、洛之間②,號曰赤翟、白翟。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國服于秦,故自隴以西有緜諸、緄戎、翟、之戎,岐、梁山、涇、漆之北有義渠、大荔、烏氏、朐衍之戎③。而晉北有林胡、樓煩之戎,燕北有東胡、山戎。各分散居谿谷,自有君長,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④,然莫能相一⑤。

自是之后百有余年,晉悼公使魏絳和戎翟,戎翟朝晉。后百有余年,趙襄子逾句注而破并代以臨胡貉⑥。其后既與韓、魏共滅智伯,分晉地而有之,則趙有代、句注之北,魏有河西、上郡,以與戎界邊。其后義渠之戎筑城郭以自守,而秦稍蠶食,至于惠王,遂拔義渠二十五城⑦。惠王擊魏,魏盡入西河及上郡于秦。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⑧,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于甘泉⑨,遂起兵伐殘義渠。于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筑長城以拒胡。而趙武靈王亦變俗胡服,習(xí)騎射⑩,北破林胡、樓煩。筑長城,自代并陰山下(11),至高闕為塞(12)。而置云中、雁門、代郡。其后燕有賢將秦開,為質(zhì)于胡、胡甚信之。歸而襲破走東胡,東胡卻千余里。與荊軻刺秦王秦舞陽者,開之孫也。燕亦筑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當(dāng)是之時,冠帶戰(zhàn)國七(13),而三國邊于匈奴。其后趙將李牧?xí)r,匈奴不敢入趙邊。后秦滅六國,而始皇帝使蒙恬將十萬之眾北擊胡,悉收河南地,因河為塞(14),筑四十四縣城臨河,徙適戍以充之(15)。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陽,因邊山險塹溪谷可繕者治之(16),起臨洮至遼東萬余里。又度河據(jù)陽山北假中(17)。

當(dāng)是之時,東胡強(qiáng)而月氏盛。匈奴單于曰頭曼(18),頭曼不勝秦,北徙。十余年而蒙恬死,諸侯畔秦(19),中國擾亂,諸秦所徙適戍邊者皆復(fù)去,于是匈奴得寬,復(fù)稍度河南與中國界于故塞(20)。

①攘:排除。②圁(yín,銀):河名。③漆:河水名。④往往:常常。⑤相一:相互統(tǒng)一。⑥句(gōu,溝)注:山名。破并:攻破和兼并。代:地名。貉:或作“貊”。⑦拔:攻取。⑧宣太后:秦昭王母。亂:指通*。⑨甘泉:秦宮名。⑩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事,詳見卷四十三《趙世家》。(11)并:沿著。(12)高闕:山名。(13)冠帶:戴帽、束帶。這是古代高級官員的服飾,也是文明禮俗的標(biāo)志。(14)因:依。河:黃河。(15)適(zhé,哲):通“謫”,犯罪被放逐。(16)繕:治理。(17)度:通“渡”。陽山:山名。北假:地名。(18)單于:匈奴君長的稱號。(19)畔:通“叛”。(20)稍:漸漸,逐漸。河:黃河。界:接界。故:舊。


在那時候,秦、晉是強(qiáng)國。晉文公趕跑的戎狄,居住在河西的圁水、洛水之間,稱為赤狄、白狄。秦穆公得到由余的幫助,使西戎八個國家都服從秦國,所以從隴地往西有緜諸、緄戎、狄、等戎族,歧山、梁山、涇水,漆水以北,有義渠、大荔、烏氏、朐衍等戎族。而晉國北部有林胡、樓煩等戎族,燕國北部有東胡和山戎。各自分散居住在溪谷里,都有自己的君長,常常相聚在一起的竟有百多個戎族部落,但都不能相互統(tǒng)一。

從此以后一百多年,晉悼公派魏絳與戎狄人講和,戎狄都朝見晉國。以后百多年,趙襄子越過句注山,擊敗并合并了代地,逼近胡人和貉人居住區(qū)。這以后,趙襄子與韓康子、魏桓子共同消滅了智伯,瓜分了晉國并占有了它的國土。這樣,趙國就占有了代地與句注山以北的土地,魏國占有了河西和上郡,因此就和戎人接界。這之后,義渠的戎人修建城郭守衛(wèi)自己,而秦國逐漸蠶食他們,到了惠王時,就攻取了義渠的二十五城;萃豕ゴ蛭簢簢盐骱雍蜕峡ざ冀o了秦國。秦昭王時,義渠戎人之王與宣太后yín亂通*,生下兩個孩子。宣太后在甘泉宮謀殺了義渠戎王,于是發(fā)兵討伐并消滅了義渠。于是秦國占有了隴西、北地、上郡,修筑長城抵御匈奴。而趙武靈王也改變風(fēng)俗,穿起胡服,練習(xí)騎馬射箭的本領(lǐng),打敗了北方的林胡、樓煩。修筑長城,從代地沿著陰山修下去,直到高闕,建起關(guān)塞,設(shè)置云中郡、雁門、代郡。這以后燕國有位賢能的將領(lǐng)叫秦開,到胡人那里做人質(zhì),胡人特別信任他,他回國后襲擊并打跑了東胡,東胡后退千余里。當(dāng)年那位同荊軻一起去刺殺秦王的秦舞陽,就是秦開的孫子。燕國也修筑長城,從造陽修到襄平;設(shè)置了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來抵御胡人。這個時候,具有文明禮俗且又經(jīng)常彼此攻伐的大國共有七個,而其中三個和匈奴臨界。后來李牧當(dāng)趙國將軍時,匈奴不敢進(jìn)入趙國的邊境。其后秦朝滅亡了六國,秦始皇便派蒙恬領(lǐng)十萬大軍向北攻打匈奴,把黃河以南的土地全都收復(fù),憑借黃河為邊塞,*近黃河修起四十四座縣城,遷徙因犯罪而被罰守邊的人到這里,充實這些縣城。又修起直通大道,從九原直到云陽,利用山邊、險要的溝塹、溪谷等可以修繕的地方筑起城池,起自臨洮,終于遼東,長達(dá)萬余里。又渡過黃河,占據(jù)了陽山、北假一帶。

這時,東胡強(qiáng)大而月氏興盛。匈奴的單于叫頭曼,頭曼打不過秦,就向北遷徙。過了十多年,蒙恬死去,諸侯背叛了秦國,中原混亂,那些被秦謫守邊疆的人也都離此而回。于是匈奴得到寬緩之機(jī),又漸漸渡過黃河,在黃河以南與中原舊有的關(guān)塞接界。

單于有太子名冒頓。后有所愛閼氏①,生少子。而單于欲廢冒頓而立少子,乃使冒頓質(zhì)于月氏。冒頓既質(zhì)于月氏,而頭曼急擊月氏。月氏欲殺冒頓,冒頓盜其善馬,騎之亡歸。頭曼以為壯,令將萬騎②。冒頓乃作為鳴鏑③,習(xí)勒其騎射④,令曰:“鳴鏑所射而不悉射者,斬之!毙蝎C鳥獸,有不射鳴鏑所射者,輒斬之。已而冒頓以鳴鏑自射其善馬,左右或不敢射者,冒頓立斬不射善馬者。居頃之,復(fù)以鳴鏑自射其愛妻,左右或頗恐,不敢射,冒頓又復(fù)斬之。居頃之,冒頓出獵,以鳴鏑射單于善馬,左右皆射之。于是冒頓知其左右皆可用。從其父單于頭曼獵,以鳴鏑射頭曼,其左右亦皆隨鳴鏑而射殺單于頭曼,遂盡誅其后母與弟及在臣不聽從者。冒頓自立為單于。

①閼氏:匈奴單于的正妻。②將:率領(lǐng)。騎:騎兵。③鳴鏑:一種射出后有響聲的箭。④習(xí)勒:訓(xùn)練,約束。

單于有位太子叫冒頓,后來單于所愛的瘀氏生了個小兒子。單于就想廢除冒頓而立小兒子為太子,于是便派冒頓到月氏去當(dāng)人質(zhì)。冒頓即已來到月氏當(dāng)了人質(zhì),而頭曼卻急攻月氏,月氏欲殺冒頓,冒頓偷了月氏的良馬,騎著它逃回匈奴。頭曼認(rèn)為他勇猛,就命令他統(tǒng)領(lǐng)一萬騎兵。冒頓就制造了一種響箭,訓(xùn)練他的部下騎馬射箭的本領(lǐng),下令說:“凡是我的響箭所射的目標(biāo),如果誰不跟著我全力去射擊它,就斬首!笔紫壬浍C鳥獸,有人不射響箭所射的目標(biāo),冒頓就把他殺了。不久,冒頓以響箭射擊自己的良馬,左右之人有不敢射擊的,冒頓立即殺了他們。過了些日子,冒頓又用響箭射擊自己的心愛的妻子,左右之人有感到恐懼的,不敢射擊,冒頓又把他們殺了。過些日子,冒頓出去打獵,用響箭射擊單于的良馬,左右之人都跟著射。于是冒頓知道他左右的人都是可以用的人。他跟隨單于頭曼去打獵,用響箭射擊頭曼的頭,他左右的人也都跟隨響箭射死了單于頭曼,于是把他的后母及弟弟和不服從的大臣全部殺死。冒頓自己立自己為單于。

冒頓既立,是時東胡強(qiáng)盛,聞冒頓殺父自立,乃使使謂冒頓,欲得頭曼時有千里馬。冒頓問群臣,群臣皆曰:“千里馬,匈奴寶馬也,勿與!泵邦D曰“奈何與人鄰國而愛一馬乎①?”遂與之千里馬。居頃之,東胡以為冒頓畏之,乃使使謂冒頓,欲得單于一閼氏。冒頓復(fù)問左右,左右皆怒曰:“東胡無道,乃求閼氏!請擊之!泵邦D曰:“奈何與人鄰國愛一女子乎?”遂取所愛閼氏予東胡。東胡王愈益驕,西侵。與匈奴間,中有棄地,莫居,千余里,各居其邊為甌脫②。東胡使使謂冒頓曰:“匈奴所與我界甌脫外棄地,匈奴非能至也,吾欲有之!泵邦D問群臣,群臣或曰:“此棄地,予之亦可,勿予亦可!庇谑敲邦D大怒曰:“地者,國之本也,奈何予之!”諸言予之者,皆斬之。冒頓上馬,令國中有后者斬,遂東襲擊東胡。東胡初輕冒頓,不為備。及冒頓以兵至,擊,大破滅東胡王,而虜其民人及畜產(chǎn)。既歸,西擊走月氏,南并樓煩、白羊河南王③。(侵燕代)悉復(fù)收秦所使蒙恬所奪匈奴地者,與漢關(guān)故河南塞,至朝、膚施,遂侵燕、代。是時漢兵與項羽相距,中國罷于兵革④,以故冒頓得自強(qiáng),控弦之士三十余萬⑤。

①愛:吝惜。②甌脫:了望哨所。或釋為緩沖地帶。③白羊河南王:匈奴的一個王。按白羊為匈奴的別部,居住在河套以南,故有此稱。④罷:通“!。⑤控弦之士:能拉弓射箭的戰(zhàn)士。

冒頓當(dāng)了單于后,這時東胡強(qiáng)大興盛,聽說冒頓殺父自立,就派使者對冒頓說,想得到頭曼時的千里馬。冒頓問群臣,群臣都說:“千里馬是匈奴的寶馬,不要給!泵邦D說:“怎可同人家是鄰國卻吝惜一匹馬呢?”于是就把千里馬給了東胡。過了一段時間,東胡以為冒頓怕他,就派使者對冒頓說,想要單于的一個閼氏。冒頓又詢問左右之臣,左右大臣皆發(fā)怒說:“東胡沒有道理,竟然想要閼氏,請出兵攻打他。”冒頓說:“怎可同人家為領(lǐng)國卻吝惜一個女人呢?”于是就把自己喜愛的閼氏送給了東胡。東胡王愈來愈驕傲,向西進(jìn)犯侵?jǐn)_。東胡與匈奴之間有一塊空地,沒人居住,這地方有一千多里,雙方都在這空地的兩邊修起哨所。東胡派使者對冒頓說:“匈奴同我們交界的哨所以外的空地,你們匈奴不能去,我們想占有它!泵邦D征求群臣意見,群臣中有人說:“這是被丟棄的空地,給他們也可以,不給他們也可以。”于是冒頓大怒,說:“土地,是國家的根本,怎可給他們!”那些說給東胡空地的人都被殺了。冒頓上馬,命令國內(nèi)如有后退者就殺頭,于是向東襲擊東胡。東胡最初輕視匈奴,因此沒做防備。等到冒頓領(lǐng)兵到來,一開戰(zhàn)就大敗東胡,消滅了東胡王,而且俘虜了東胡百姓和掠奪了牲畜財產(chǎn)。匈奴冒頓歸來后,又打跑了西邊的月氏,吞并了南邊的樓煩和白羊河南王。并完全收復(fù)了秦派蒙恬從匈奴人那里奪去的土地,與漢朝以原來的河南塞為界,直到朝和膚施兩地,于是侵犯燕國和代地。這時漢軍正與項羽的大兵相互抗?fàn),中原地區(qū)被戰(zhàn)爭搞得疲憊不堪,所以冒頓才能獨自強(qiáng)大,擁有能拉弓射箭的軍隊三十余萬。

自淳維以至頭曼千有余歲,時大時小,別散分離,尚矣①,其世傳不可得而次云②。然至冒頓而匈奴最強(qiáng)大,盡服從北夷③,而南與中國為敵國④,其世傳國官號乃可得而記云⑤。

置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dāng)戶,左右骨都侯。匈奴謂賢曰“屠耆”,故常以太子為左屠耆王。自如左右賢王以下至當(dāng)戶,大者萬騎,小者數(shù)千,凡二十四長,立號曰“萬騎”。諸大臣皆世官⑥。呼衍氏,蘭氏,其后有須卜氏,此三姓其貴種也。諸左方王將居?xùn)|方,直上谷以往者,東接穢貉、朝鮮⑦;右方王將居西方,直上郡以西,接月氏、氐、羌;而單于之庭直代、云中⑧:各有分地,逐水草移徙。而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最為大(國),左右骨都侯輔政。諸二十四長亦各自置千長、百長、什長、裨小王、相、封都尉、當(dāng)戶、且渠之屬。

①尚:久遠(yuǎn)。②世傳:世系。次:依次序排列。③服從:使服從。④敵國:相匹敵的國家。⑤官號:官職名號。⑥世官:世襲之官。⑦穢貉:種族名。⑧庭:單于的王庭。直:正對著。

從淳維到頭曼有一千多年,匈奴勢力時大時小,經(jīng)常離散分化,因為時間久遠(yuǎn),所以他們的世系不能依次排列出來。但是到了冒頓當(dāng)單于時,匈奴勢力最強(qiáng)大,使北方夷人完全服從自己的統(tǒng)治,而與南方的中國成為敵國,此后,他們的世系,國家的官位名號才能被記錄下來。

匈奴設(shè)置了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dāng)戶,左、右骨都侯等官位。匈奴人把“賢”稱為“屠耆”,所以常常讓太子做左屠耆王。從左、右賢王以下直到當(dāng)戶,官職大的擁有萬名騎兵,小的也有數(shù)千騎兵,共有二十四位長官,確定名號稱“萬騎”。諸位大臣的官職是世襲的。呼衍氏、蘭氏,后來又有須卜氏,這三姓是他們的貴族。諸位左方的王和將居住在東方,直到上谷郡以東,東邊與穢貉和朝鮮接界。右方的王和將居住在西方,直到上郡以西,和月氏、氏、羌接壤。而單于的王庭所在地一直延伸到代、云中兩郡。他們各有自己的分地,追尋水草而遷徙住地。左、右賢王和左、右谷蠡王是最大的,左、右骨都侯輔佐單于治國。二十四長官也各自設(shè)置千長、百長、什長、裨小王、相、封都尉、當(dāng)戶、且渠等屬官。

歲正月,諸長小會單于庭,祠。五月,大會蘢城,祭其先、天地,鬼神。秋,馬肥,大會蹛林,課校人畜計①。其法,拔刃尺者死②,坐盜者沒入其家③;有罪,小者軋④,大者死。獄久者不過十日,一國之囚不過數(shù)人。而單于朝出營,拜日之始生,夕拜月。其坐,長左而北鄉(xiāng)⑤。日上戊己⑥。其送死,有棺槨金銀衣裘,而無封樹喪服⑦;近幸臣妾從死者,多至數(shù)千百人⑧。舉事而候星月⑨,月盛壯則攻戰(zhàn),月虧則退兵。其攻戰(zhàn),斬首虜賜一卮酒,而所得鹵獲因以予之⑩,得人以為奴婢。故其戰(zhàn),人人自為趣利(11),善為誘兵以冒敵(12)。故其見敵則逐利,如鳥之集;其困敗,則瓦解云散矣。戰(zhàn)而扶輿死者(13),盡得死者家財。

后北服渾瘐、屈射、丁零、鬲昆、薪犁之國。于是匈奴貴人大臣皆服,以冒頓單于為賢。

①蹛林:匈奴八月秋會祭祀之處。課校:考核計算。計:數(shù)目。②拔刃尺:存意要殺人,把刀拔出刀鞘一尺。③坐盜:犯偷盜罪。坐,犯……罪。家:指家產(chǎn)。④軋(yà,壓):輾壓身體骨節(jié)的一種刑罰。一說是刺面的刑罰。⑤北鄉(xiāng):面向北。鄉(xiāng),通“向”。⑥日:日子。上:通“尚”,尊崇。⑦封樹:墳上作為標(biāo)志的樹木。按堆積泥土成墳叫封。⑧數(shù)千百人:《漢書·匈奴傳》作“數(shù)十百人”,是。⑨舉事:行事。此指戰(zhàn)爭等大事。侯星月:觀測星月。⑩斬首虜:殺敵和俘虜敵人。鹵獲:指戰(zhàn)利品。(11)趣:通“趨”。(12)冒敵:沖擊敵人。(13)扶輿死者:把戰(zhàn)死者尸體運回來安葬。

每年正月,各位官長在單于王庭有小的聚會,舉行祭祀。五月,在蘢城有大的聚會,祭祀祖先、天地神、鬼神。秋天,馬肥壯之時,在蹛林有大的集會,考核和計算人口和牲畜的數(shù)目。匈奴的法律規(guī)定,有意殺人并將刀劍拔出刀鞘一尺的就判死刑,犯盜竊罪的沒收他的家產(chǎn);犯罪輕者判壓碎骨節(jié)的刑罰,重者處死。坐牢最久者不過十天,一國的犯人不過幾人而已。單于在早晨走出營地,去拜初升的太陽,傍晚拜月亮。就坐時,年長的在左邊,而且要面朝北方。對于日期,他們崇尚戊日和己日。他們安葬死者,有棺槨、金銀和衣裘,但卻沒有墳和樹以及喪服。單于死后,他所親近和寵幸的大臣妻妾跟隨陪葬的,多至數(shù)十人或上百人。準(zhǔn)備打仗時,要先觀察星月,如果月亮圓滿就去進(jìn)攻,月亮虧缺就退兵。匈奴人在攻伐征戰(zhàn)時,誰殺死敵人或俘虜敵人,都要賞賜一壺酒,所繳獲的戰(zhàn)利品也分給他們,抓到的人也給予他們充做奴婢。所以在打仗時,每個人都自動地去尋求自己的利益,善于埋伏軍隊以突然迎擊敵人。所以他們見到敵兵就去追逐利益,如同鳥兒飛集一處。如果遇到危難失敗,隊伍就會瓦解,如同云霧消散。戰(zhàn)爭中誰能將戰(zhàn)死的同伴尸體運回來,就可得到死者的全部家財。

后來,冒頓又征服了北方的渾庚、屈射、丁零、鬲昆、薪犁諸國。于是匈奴的貴族、大臣都心服冒頓,認(rèn)為冒頓單于是賢能的。

 

查看更多匈奴 列傳 史記資料
隨機(jī)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