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7段),描述一些人在廣闊的領(lǐng)域開拓進取,他們攫取更多的土地,征服更多的人。
這一部分只有一段,描寫這些人開疆辟土、征服人群的情景和他們的內(nèi)心感受。作者用簡練的筆法,對他們的性格和情態(tài)所做的描寫,是全文中最精彩的。這里運用了一個典故,撒旦叛逆,向救世主顯示他的獨立王國。他們的所作所為也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難以理解的。撒旦在西方文化詞典中是一個魔鬼、壞蛋的代名詞,作者用它來形容那些在廣闊的領(lǐng)域開拓進取的人,也許含有否定的意思;但也未必,作者寫作本文并不是想在寫幾類“好人”之外另寫一類“壞人”,而是客觀地實在地描寫這類很有特點的人群。所以說,按照作者慣常的價值判斷,對這類人是否定的,但在本文中,似乎只是客觀地描寫他們的辛勞和勇敢,而不愿做感情好惡的判斷。
然而還有這樣一種工場──勞動者在這個工場中是如此自在,終其一生,他們就在那里工作,每天都能得到增益。在不知不覺中他們變老了。的確,對于他們,只需要不多的知識和經(jīng)驗就夠了。然而還是有許多他們做得最好的事情,是他們了解最深、見得最多的。在這個工場里生活變了形,變得美好,過得舒適。因而那開始工作的人知道他們是否能成為熟練的大師只能依靠自己。一個大師知道,經(jīng)過若干年之后,在鉆研和精通技藝上停滯不前是最愚蠢的。他們告訴自己:一種經(jīng)驗(無論那可能是多么痛苦的經(jīng)驗),一個微不足道的觀察,一次徹底的調(diào)查,歡樂和憂傷,失敗和勝利,以及夢想、臆測、幻想,無不以這種或那種方式給他們的工作帶來益處。因而隨著年事漸長,他們的工作也更重要更豐富。他們依靠天賦的才能,用冷靜的頭腦信任自己的才能,相信它會使他們走上正路,因為天賦的才能是屬于他們自己的。他們相信在工場中,他們能夠做出有益的事情。
他們的工場不大,但對他們來說已夠大了。它的空間已足以使他們在其中創(chuàng)造形象和表達思想。他們是夠忙碌的,因而沒有時間去察看放在角落里的計時沙漏計,沙子總是在那兒向下漏著。當一些親切的思想給他以饋贈,他是知道的,那像是一只可愛的手在轉(zhuǎn)動沙漏計,從而延緩了它的轉(zhuǎn)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