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xué)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文言專題 > 文言文翻譯

《偃虹堤記》“有自岳陽至者”原文與翻譯

[移動版] 作者:sdjnxzq

《偃虹堤記》“有自岳陽至者”原文與翻譯

原文:

偃虹堤記

有自岳陽至者,以滕侯之書、洞庭之圖來告曰:“愿有所記!庇璋l(fā)書按圖,自岳陽門西距金雞之右,其外隱然隆高以長者,曰偃虹堤。問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為也。”問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險;而岳陽,荊、潭、黔、蜀四會之沖也。昔舟之往來湖中者,至無所寓,則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遠(yuǎn)且勞,而又常有風(fēng)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無患。”問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長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萬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時以成!眴柶涫甲髦\,曰:“州以事上轉(zhuǎn)運使,轉(zhuǎn)運使擇其吏之能者行視可否,凡三反復(fù),而又上于朝廷,決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議也!痹唬骸按司又饕玻梢詴!

蓋慮于民也深,則其謀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險不測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荊、潭、黔、蜀,凡往來湖中,無遠(yuǎn)邇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陽四會之沖,舟之來而止者,日凡有幾!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則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數(shù)計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壞。蓋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繼者常至于殆廢。自古賢智之士,為其民捍患興利,其遺跡往往而在。使其繼者皆如始作之心,則民到于今受其賜,天下豈有遺利乎?此滕侯之所以慮,而欲有紀(jì)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聞當(dāng)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時,嘗顯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無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慮熟謀審,力不勞而功倍,作事可以為后法,一宜書。不茍一時之譽,思為利于無窮,而告來者不以廢,二宜書。岳之民人與湖中之往來者,皆欲為滕侯紀(jì),三宜書。以三宜書不可以不書,乃為之書。

慶歷六年某月某日記。

(取材于《歐陽文忠公集》)

譯文:

有一個從岳陽來的客人,拿著滕子京太守的信和洞庭湖的地圖來告訴我說:“希望您能寫一篇記!蔽掖蜷_書信并查看洞庭之圖,看到從岳陽門往西到金雞的右邊,其外面隱約有一個又高又長的建筑,叫做偃虹堤。問來人建造此堤的人和為此堤起名字的人,客人說:“這都是我們滕太守做的。”問滕侯的建堤動機(jī)和修建的利弊,回答說:“洞庭湖是天下最險要的,岳陽又是荊州、湘潭、貴州和四川四個地方的交通要道。過去往來于洞庭湖的船只,到了也沒有停泊的地方,就都停泊在南津,那些需要到州中辦事的人又遠(yuǎn)又累,而且常常害怕遇到風(fēng)浪,擔(dān)心船翻人被淹死,F(xiàn)在船到了全部停泊在堤下,有事到州里的,又近又不擔(dān)心!蔽覇栠@個堤的大小規(guī)模,需要用多少人力,回答說:“全長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度往下逐段比上面加上二尺,需要用一萬五千五百個工,不用很長的時間,就可以完成!蔽覇査_始是如何謀劃的,回答說:“州里把這個事上報給轉(zhuǎn)運使,轉(zhuǎn)運使選擇有能力的官吏視察是否可行,反復(fù)研究多次,最后上報朝廷,由三司來決定,三司決定說可行,他們都不能改變我們太守的主意!庇终f:“這是有德行的人的舉動,可以為此寫篇文字!

大概深深考慮老百姓的人,在謀劃一些事情時是精到的,所以能夠用很少的力氣卻取得很多的功效。抵擋天下的險阻,消除不可預(yù)測的擔(dān)心,施恩于當(dāng)?shù)匕傩詹⑶一菁坝谇G州、湘潭、貴州、四川,凡是往來于湖中的人,不論是遠(yuǎn)是近都可以得到這個堤的利益。而且岳陽又是四個地方的交通要道,往來的船只在此停泊的,一天總共要有多少呢!假使修堤的土石有幸長久不壞,那么滕子京太守給人和物帶來的恩惠和便利,難道是可以用數(shù)字計算的嗎?事情不擔(dān)心干不成,而擔(dān)心容易毀壞。

隨機(jī)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