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xué)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文言專題 > 文言文經(jīng)典名著

史記·南越列傳原文、注釋與翻譯

[移動版] 作者:佚名

佗孫胡為南越王。此時閩越王郢興兵擊南越邊邑①,胡使人上書曰:“兩越俱為藩臣,毋得擅興兵相攻擊。今閩越興兵侵臣,臣不敢興兵,唯天子詔之!庇谑翘熳佣嗄显搅x②,守職約,為興師,遣兩將軍往討閩越③。兵未逾嶺④,閩越王弟馀善殺郢以降,于是罷兵。

天子使莊助往諭意南越王⑤,胡頓首曰:“天子乃為臣興兵討閩越,死無以報德!”遣太子嬰齊入宿衛(wèi)。⑥。謂助曰:“國新被寇⑦,使者行矣。胡方日夜裝入見天子⑧。助去后,其大臣諫胡曰:“漢興兵誅郢,亦行以驚動南越⑨。且先王昔言,事天子期無失禮,⑩要之不可以說好語入見(11)。入見則不得復(fù)歸,亡國之勢也!庇谑呛Q病,竟不入見。后十余歲,胡實病甚,太子嬰齊請歸。胡薨,謚為文王(12)。

①此時:指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②多:贊美。③兩將軍:指王恢和韓安國。建元六年八月,武帝派大行王恢和大農(nóng)令韓安國前去討伐閩越王郢。④逾:越過。嶺:指陽山嶺。⑤諭:說明白。⑥宿衛(wèi):宮中的侍衛(wèi)。⑦被:遭。寇:侵害。⑧裝:整裝待發(fā)。⑨行以:猶“以行”,用這行動。⑩期:希望。無:通“毋”,不要。(11)說(yuè,月):喜歡。好語:動聽的言辭。(12)謚:古代君王和高官死后,根據(jù)他一生的事跡所加給他的稱號。

趙佗的孫子趙胡當(dāng)了南越王。這時閩越王郢發(fā)動戰(zhàn)爭,攻打南越邊境城鎮(zhèn),趙胡派人向漢天子寫信說:“南越和閩越都是漢朝的藩臣,不能擅自發(fā)兵相互攻擊。如今閩越發(fā)兵侵犯臣,臣不敢發(fā)兵抗擊,希望天子下詔書處理這事。”于是天子贊揚南越有忠義行為,遵守職責(zé)和盟約,為他們出兵,派遣兩位將軍前去討伐閩越。漢軍還沒越過陽山嶺,閩越王的弟弟馀善殺死了郢,投降了漢朝,于是停止了討伐行動。

漢天子派莊助去向南越王講明朝廷的意思,趙胡深深叩頭說:“天子是為臣發(fā)兵討伐閩越的,就是臣死了也無法報答天子的恩德!”趙胡就派太子嬰齊到朝廷去充當(dāng)宿衛(wèi)。他又對莊助說:“國家剛剛遭受敵人的侵略,請使者先走吧。趙胡正在日夜準(zhǔn)備行裝,去京城朝見天子。”莊助離開后,他的大臣向趙胡進(jìn)諫說:“漢朝發(fā)兵誅殺郢,也是用這個行動來警告南越。而且先王過去曾說過,事奉天子,只希望不要失禮,重要的是不可因為愛聽使者的好話而去朝見天子。要是去朝見天子就不能再回來了,這是亡國的形勢啊!庇谑勤w胡就以生病為借口,最終也沒去朝見漢天子。過了十多年,趙胡真病得很嚴(yán)重,太子嬰齊請求回國。趙胡死了,加給他文王的謚號。

嬰齊代立,即藏其先武帝璽①。嬰齊其入宿衛(wèi)在長安時,取邯鄲樛氏女②,生子興。及即位,上書請立樛氏女為后③,興為嗣④。漢數(shù)使使者風(fēng)諭嬰齊,嬰齊尚樂擅殺生自恣⑤,懼入見要用漢法⑥,比內(nèi)諸侯⑦,固稱、,遂不入見。遣子次公入宿衛(wèi)。嬰齊薨,謚為明王。

①先:祖先。璽:皇帝的印章!安丨t”就是去掉私自稱帝的帝號的意思,表示不再稱帝。②。和叭ⅰ。樛(jiū,揪)氏女:姓的人家的女兒。③后:王后。④嗣:指王位繼承人。⑤尚樂:喜歡。殺生:指殺人。恣:放縱。⑥:要:要挾,強迫。⑦比:比況,比照。內(nèi)諸侯:內(nèi)地諸侯。⑧固:通“故”。

嬰齊代立為南越王之后,就把他祖先的武帝印璽藏了起來。嬰齊到長安做宿衛(wèi)時,取了邯鄲樛家的女兒做妻子,,生了兒子叫趙興。待到他即位為王,便向漢天子上書,請求立妻子樛氏為王后,趙興為太子。漢朝屢次派使者婉轉(zhuǎn)勸告嬰齊去朝拜天子,嬰齊喜歡恣意殺人,懼怕進(jìn)京朝拜天子,會被強迫比照內(nèi)地諸侯,執(zhí)行漢朝法令,因此以有病為托辭,竟未去朝見天子,只派遣兒子次公入京當(dāng)了宿衛(wèi)。嬰齊死去,加給他明王的謚號。

太子興代立,其母為太后。太后自未為嬰齊姬時,嘗與霸陵人安國少季通①。及嬰齊薨后,元鼎四年②,漢使安國少季往諭王、王太后以入朝,比內(nèi)諸侯;令辯士諫大夫終軍等宣其辭③,勇士魏臣等輔其缺④,衛(wèi)尉路博德將兵屯桂陽⑤,待使者。王年少,太后中國人也,嘗與安國少季通,其使,復(fù)私焉⑥。國人頗知之,多不附太后⑦。太后恐亂起,亦欲倚漢威,數(shù)勸王及群臣求內(nèi)屬。即因使者上書⑧,請比內(nèi)諸侯,三歲一朝,除邊關(guān)⑨。于是天子許之,賜其丞相呂嘉銀印,及內(nèi)史、中尉、大傅、,余得自置。除其故黥劓刑(11),用漢法,比內(nèi)諸侯。使者皆留填撫之(12)。王、王太后飭治行裝重赍(13),為入朝具(14)。

其相呂嘉年長矣,相三王,宗族官仕為長吏者七十余人(15),男盡尚王女(16),女盡嫁王子兄弟宗室,及蒼梧秦王有連(17)。其居國中甚重,越人信之,多為耳目者,得眾心愈于王(18)。王之上書,數(shù)諫止王,王弗聽。有等畔心(19),數(shù)稱病不見漢使者。使者皆注意嘉,勢未能誅(20)。王、王太后亦恐嘉先事發(fā)(21),乃至酒,介漢使者權(quán)(22),謀誅嘉等。使者皆東鄉(xiāng)(23),太后南鄉(xiāng),王北鄉(xiāng),相嘉、大臣皆西鄉(xiāng),侍坐飲。嘉弟為將,將卒居宮外(24)。酒行,太后謂嘉曰:“南越內(nèi)屬,國之利也,而相君苦不便者(25),何也?”以激怒使者。使者狐疑相仗(26),遂莫敢發(fā)。嘉見耳目非是(27),即起而出。太后怒,欲嘉以矛(28),王止太后。嘉遂出,分其弟兵就舍(29),稱病,不肯見王及使者。乃陰與大臣作亂。王素?zé)o意誅嘉(30),嘉知之,以故數(shù)月不發(fā)。太后有淫行,國人不附,欲獨誅嘉等,力又不能。

①安國少季:人名。安國為復(fù)姓。通:通*。②元鼎四年:即公元前一一三年。元鼎,武帝第五個年號(前116—前111)。③辯士:善于言談和辯論的人。宣:宣讀,傳達(dá)。④輔:輔助。缺:缺失、不足!稘h書·南越傳》作“決”,決策。也通。⑤將:率領(lǐng)。屯:駐軍。⑥復(fù)私焉:又與太后通*。⑦附:依附。⑧因:通過。⑨除:撤掉。邊關(guān):邊境上的關(guān)塞。⑩大傅:即太傅。(11)黥:古代的一種刑法。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額,再涂上墨,所以又叫“墨刑”。劓:古代的一種刑法,割掉犯人的鼻子。(12)填撫:安撫。填,通“鎮(zhèn)”。之:代指南越。(13)飭(chì,斥)治:整治。重赍(zī,資):貴重的財物。赍,通“資”。(14)具:準(zhǔn)備。(15)相三王:輔佐三位國王。官仕:當(dāng)官。(16)尚:娶公主為妻。(17)及:同。蒼梧秦王:即趙光。他是越人之王,居住于漢朝所設(shè)的蒼梧郡,自稱秦王。有連:有婚姻關(guān)系。(18)眾心:民眾之心。(19)畔:通“叛”。(20)勢:形勢。此指被形勢所限。(21)先事發(fā):在事前首先發(fā)難。(22)介:憑借。(23)東鄉(xiāng):面朝東。此“鄉(xiāng)”字和以下幾個“鄉(xiāng)”字均同“向”。(24)將:率。(25)相君:對丞相的尊稱。苦:不滿意。便:利。(26)相仗:相持。(27)耳目非是:在跟前的人皆不同于以往。(28):小矛。這里指用矛戟沖刺。(29)分其弟兵:把他弟弟的兵分出一部分。就舍:安排在住處附近。(30)素:一向。

太子趙興代立為南越王,他母親當(dāng)了太后。太后在沒嫁給嬰齊做妾時,曾經(jīng)同霸陵人安國少季通*。等到嬰齊死后,元鼎四年(前113年),漢朝派安國少季前去規(guī)勸南越王和王太后,讓他們比照內(nèi)地的諸侯,進(jìn)京朝拜天子。命令辯士諫大夫終軍等宣傳這個意思,讓勇士魏臣等輔助不足之處,衛(wèi)尉路博德率兵駐守在桂陽,等待使者。南越王年輕,王太后是中原人,曾同安國少季通*,此次安國少季來當(dāng)使者,又和她通*。南越國的人們多半知道這事,大多不依附王太后。太后害怕發(fā)生動亂,也想依*漢朝的威勢,屢次勸說南越王和群臣請求歸屬漢朝。于是就通過使者上書天子,請求比照內(nèi)地諸侯,三年朝見天子一次,撤除邊境的關(guān)塞。于是天子答應(yīng)了他們的要求,把銀印賜給南越丞相呂嘉,也賜給內(nèi)史、中尉、大傅等官印,其余的官職由南越自己安置。廢除他們從前的黥刑和劓刑,用漢朝的法律,比照內(nèi)地的諸侯。使者都留下來鎮(zhèn)撫南越。南越王及王太后整治行裝和貴重財物,為進(jìn)京朝見天子做準(zhǔn)備。

南越丞相呂嘉年齡很大,輔佐過三位國王,他的宗族內(nèi)當(dāng)官做長吏的就有七十多人,男的都娶王女做妻子,女的都嫁給王子及其兄弟宗室之人,同蒼梧郡的秦王有聯(lián)姻關(guān)系。他在南越國內(nèi)的地位非常顯要,南越人都信任他,很多人都成了他的親信,在得民心方面超過了南越王。南越王要上書漢天子,他屢次建議王放棄這個舉動,王沒聽。他產(chǎn)生了背叛王的念頭,屢次托病不去會見漢朝使者。使者都留意呂嘉的言行,因為形勢的關(guān)系,沒有誅殺呂嘉。南越王和王太后也怕呂嘉首先發(fā)難,就安排酒宴,想借助漢朝使者的權(quán)勢,計劃殺死呂嘉等人。宴席上,使者都面朝東,太后面朝南,王面朝北,丞相呂嘉和大臣都面朝西,陪坐飲酒。呂嘉的弟弟當(dāng)將軍,率兵守候在宮外。飲酒當(dāng)中,太后對呂嘉說:“南越歸屬漢朝,是國家的利益,而丞相嫌這樣做不利,是什么原因?”王太后想以此激怒漢朝使者。使者猶豫不決,終究沒敢動手殺呂嘉。呂嘉看到周圍人不是自己的親信,隨即站起身走了出去。王太后發(fā)怒了,想用矛撞擊呂嘉,王,阻止了太后的行為。呂嘉就出去了,并把弟弟的兵士分來一部分,安排到自己的住處周圍,托病不肯去會見王和使者。呂嘉就暗中同大臣們準(zhǔn)備發(fā)動叛亂。王一向無意殺害呂嘉,呂嘉知道這一點,因此幾個月過去了,叛亂仍沒發(fā)生。王太后有yín亂行為,南越國的人都不歸附她,她想獨自殺害呂嘉,又沒有能力做成這件事。

 

查看更多列傳 史記資料
隨機(jī)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