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全石壘筑的長城讓我記憶深刻。而記憶的另一面,則是長城的殘缺和損毀。
⑥永安長城上,我看到歲月與大自然的聯(lián)手摧蝕,讓它損毀異常嚴重,殘缺不全。即使是一些保存相對較好的長城,也都遍布著破敗的景象,看了讓人心痛。然而,它的美依然是無與倫比的。夕陽下,它像祖先雕刻在華夏版圖上的巨大花紋,點綴著江山的厚重與宏大。它的宏偉與莊嚴、粗獷與精致,都傳遞著人類獨有的創(chuàng)造之美。
⑦在大毛山段城墻上,我見到了一座坍塌了的敵樓。一座殘破的拱形門樓,在陽光下頑強地矗立于城墻頂上。西方的半邊已經(jīng)垮塌,參差的磚石就那樣裸露著、支棱著,看起來搖搖欲墜。東方的一半則大致完好,那殘存的拱形磚門造型優(yōu)美,工藝精細,每一個稍微完整的細節(jié),都呈現(xiàn)出巧奪天工之精美……永安長城以一種不完整的殘軀,堅守著歷史的精彩。從某種意義上說,殘損不是古物的缺失,而是時光對歷史的遮掩。恰恰是這種自然真實的歷史之美,讓我們感受到歷史的滄桑,感受到原始長城不可復制的珍貴。
⑧從大毛山段長城下來,我們又驅(qū)車來到“小河口長城”,登上了蜿蜒于山谷東側(cè)的長城。在不遠處的山坡上,赫然矗立著一座相對完整的敵樓。我們順著一條被荒草掩蔽的小路來到了敵樓前。它的基礎由花崗巖條石砌筑,上面由著名的長城青磚壘成,磚縫用白色灰漿勾抹,墻面規(guī)整平滑,墻體棱角分明。它的每一塊磚石,每一個細節(jié),都透著歷史建筑不可思議的精致,組合營造出一種居高臨下的威嚴霸氣。盡管經(jīng)歷了六七百年的風雨侵蝕,部分墻體出現(xiàn)了損毀,但仍然不失其造型優(yōu)美、筑工精細、堅固沉穩(wěn)、氣勢恢宏的建筑品質(zhì)。
⑨敵樓分上下兩層,底層是由許多拱門組成的橫豎相遇的隧道。有磚梯通到樓上,磚梯又窄又陡,因年深日久,棱角已被磨掉,成為一個大致的斜坡。上面是一個正方形的平臺,四周有近人高的胸墻,胸墻上有垛口,都保存相對完整,只是不見了當年的旌旗獵獵、刀槍耀眼、甲兵森嚴。出人意料的是,靠北側(cè)的胸墻前長著一棵茶杯口粗的小樹,枝繁葉茂,綠意豐盈,精神抖擻地代替著古代的士兵守護著這座敵樓。舉目四望,大明的疆土和塞外的山河都在我的視域之內(nèi),心中隱隱涌起一股守疆衛(wèi)土的豪氣和物是人非的悵然。
⑩從敵樓里出來,不經(jīng)意間,我驚訝地看到,那樓門的石框上雕刻著許多精美的花紋,有“祥云彩帶”“獅子繡球”“木蘭花”“纏枝蓮”等。在那些花紋中間,還刻著兩朵小花,左右門框上各有一朵,小花有四片花瓣,應該是一種生活中常見的十字科花朵。據(jù)史料記載,那些花紋都是由戚繼光帳下的浙江義烏將士所刻,是義烏民間建筑上常見花紋的復制。實際上,這是戍邊將士們把敵樓變成家居,把長城變成故鄉(xiāng),把守土保國變成日常生活的一種嘗試和努力。
⑪離開永安長城,再回首凝望它的時候,那綻放在長城上的雕花似乎在風中搖曳,感慨著歷史的日常是如此鮮活,感嘆著古往今來人們對生活的愛無所不在、經(jīng)久不衰。
(選自《鴨綠江》2024年第4期,有刪改)
16.與永安長城的相遇,也是一次與歷史的相會。請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梳理作者寫作思路,把下面的簡圖補充完整。(3分)
17.下列關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第⑤段是過渡段,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將內(nèi)容不同的兩個部分巧妙結合在一起,使文章結構更加緊湊。
B. 第③⑩兩段中的“據(jù)史料記載”,補充有關歷史事實,豐富了文章內(nèi)容,有助于讀者理解長城的歷史和精神。
C. 第⑧段中,“蜿蜒”寫出了小河口段長城地勢的陡峭險峻;“赫然”表現(xiàn)了相對完整的敵樓的高大、引人注目。
D. 第⑨段在對敵樓北側(cè)胸墻前小樹的描寫中,融入了作者對古代守衛(wèi)長城士兵的敬意和對長城更加珍視的情感。
18.古希臘著名雕塑《米洛斯的維納斯》雖然缺了雙臂,但她的美依然無與倫比。有同學認為,永安長城完全可以與之媲美。請結合第⑥⑦兩段談談你對此的認識。(4分)
19.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6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題。(13分)
古文字:開啟中華文明的管鑰
代生
①漢字由起源到成熟體系的甲骨文、金文、戰(zhàn)國文字,以及后期篆書、隸書等的綿延發(fā)展,都承載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
②古文字的起源發(fā)展與中華文明基本同步。中國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是中華文明起源的時代。在距今8000多年的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出土了刻劃在龜甲、骨臀器、陶器和石器上的大量原始文字。其中,龜甲上的刻符,有形似眼睛的“目”字,還有像門的“戶”字,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具有文字屬性的符號之一。帶有刻符的背甲與腹甲恰是“天圓地方”的象征,這是古人宇宙觀的反映,也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體現(xiàn)。
③在安徽蚌埠雙墩文化遺址發(fā)現(xiàn)的象形、會意符號,與距今5000多年的大汶口遺址的符號一樣,屬于早期文字。距今4000多年的山西臨汾陶寺遺址出土的扁壺上,“文”“堯”二字清晰可見,表明該遺址與堯都平陽密切相關。文字的起源和早期發(fā)展,是中華民族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識。
④古文字資料也證實夏王朝存在。學界梳理出的“王城崗——新密新砦——二里頭文化”夏文化發(fā)展譜系,得到更多學者認可。二里頭文化遺址發(fā)現(xiàn)的許多刻劃符號,可以在甲骨文中找到相同或相似的字。據(jù)古文字學者研究,清華大學收藏的戰(zhàn)國楚簡中“西邑”指的就是夏王朝。因為在周代文獻中,周人稱商王朝為“商邑”“大邑商”,夏商周時代都邑代表的就是“國家”。此外,杞人是夏后裔,甲骨文、金文中的“杞”“杞侯”等記載反映了夏人后裔在商代得到繼封,說明夏王朝真實存在。又如,經(jīng)王國維等論證,甲骨文資料印證了《史記·殷本紀》商族先公先王世系的可靠性,而諸多先公乃至甲骨文的“成唐”“大乙”——商湯,既是商代開國君王,又曾是夏代部族首領。這足以說明,甲骨文、金文等資料是印證夏王朝確不可疑的重要證據(jù)。
⑤古文字的內(nèi)涵塑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古人造字即賦予字形以豐富文化內(nèi)涵,正確解讀古文字,是了解上古歷史文化的重要途徑。以“文”字為例,字形本義是胸有文身,體現(xiàn)了古人審美觀念!渡袝·堯典》中記載堯的品格“文”(以文為美,強調(diào)和諧)與陶寺遺址扁壺的“文”字密切相關。“文”成為那個時代的重要標識。西周文王之“文”就借鑒了“文”的內(nèi)涵,后來他又在“文”的理念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禮樂文明制度。尚“文”之風不僅影響周代社會風貌,還持續(xù)影響中國古代社會,塑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由文身之俗到“文”字之形,再到審美與理念,“文”字所蘊含的思想在中華民族的歷史發(fā)展中意義重大。
⑥古文字的使用體現(xiàn)了早期文明的特點。夏商周是中華文明的早期發(fā)展階段,但每個時代的特點并不相同,這在古文字的形體演變和記錄中有所體現(xiàn)。中國文字的發(fā)明與農(nóng)耕文明密切相關,文字的使用與農(nóng)耕祭祀和祖先崇拜有密切聯(lián)系。比如,甲骨文主要是記錄商王占卜、祭祀的文字,與宗教祭祀、王朝政治生活息息相關。大量的銘文記錄了周人對祖先的祭祀,他們雖然信仰天命卻不迷信天命,反映出更多理性精神,如強調(diào)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兄弟孝友,父子和諧,等等。戰(zhàn)國時期的文字與商和西周的文字有著極大不同,其書寫風格和字形呈現(xiàn)出地域差異和多元特點,用字之法也有不同,而文字書寫的特點正是百家爭鳴的體現(xiàn)。
⑦因此說,古文字是開啟中華文明的管鑰。揭示古文字的起源、發(fā)展及其蘊含的豐富思想和歷史價值,對于中華文明起源和發(fā)展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只有深入探究古文字深刻的文化意蘊,闡發(fā)其在中華文明傳承發(fā)展中的作用,才能準確把握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
(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
20.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甲骨文、金文、戰(zhàn)國文字,以及篆書、隸書等古文字都承載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B. 記載“杞”“杞侯”“成唐”等的甲骨文資料是印證夏王朝確不可疑的唯一證據(jù)。
C. 戰(zhàn)國時期的文字書寫風格和字形呈現(xiàn)多元特點,與商和西周的文字有著明顯不同。
D. 只要深入探究古文字深刻的文化意蘊,就能準確把握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
21.為什么說“古文字是開啟中華文明的管鑰”?結合文本簡要說明。(3分)
22.文中第⑥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簡要分析其作用。(3分)
23.本文論述思路嚴密。請以文章第②~④段為例進行分析。(4分)
六、(7分)
24.下列關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荷花淀》《蘆花蕩》是《白洋淀紀事》中“姊妹篇”!短J花蕩》中的老頭子為給受傷的大菱報仇雪恨,巧設妙計,痛打敵人。
B. 沈從文的散文集《湘行散記》中戴水獺皮帽子的朋友、拉纖老人、水手牛保都有積極樂觀、真誠善良的一面,表現(xiàn)出質(zhì)樸的人性美。
C. 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昆蟲記》,生動描述了蜘蛛、蜜蜂、螳螂等昆蟲的生活習性,兼具理趣和情趣,被稱為“昆蟲的史詩”。
D. 朱自清的《經(jīng)典常談》是一部介紹我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的著作。“春秋三傳”中,《左傳》《公羊傳》以敘事為主,《穀梁傳》以解經(jīng)為主。
25.“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騰,不遇島嶼和暗礁,就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文學作品中許多人物的經(jīng)歷都印證了這個道理。請從下面選擇一個人物,結合其經(jīng)歷,談談你的理解。(4分)
(1)祥子(《駱駝祥子》)(2)保爾·柯察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3)毛澤東(《紅星照耀中國》)(4)林沖(《水滸傳》)
第三部分 寫作(60分)
七、(60分)
26.窗口,常常是我們或站或坐的一方世界。俯瞰、仰視或平視,外面有著太多的溫暖、悲傷、驚奇 請以“窗外……”開頭寫一個片斷,描繪一個最打動你的畫面。
要求:運用描寫,融情于景,情感真摯,語言流暢,不少于150字。(10分)
27.閱讀下面的材料,任選一題作文。
人在年少時,總以為要得到珍貴的東西必須付出昂貴的代價。隨著年齡漸長、閱歷漸深,逐漸明白:世上最珍貴的東西,往往都是免費的。(50分)
(1)請結合你的體驗和思考,以“最珍貴的是___________”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將題目補充完整,文體特征鮮明,內(nèi)容具體充實,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人名、校名等信息。
(2)上述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感悟和思考?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文體特征鮮明;觀點明確,有理有據(jù);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等信息。
參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題3分)
1. D
2. B
3. A
4. A
5. D
二、(8分)
6. 示例:擔負青春之使命,點燃強國之夢想。
7. ①郭璽接過父輩接力棒扎根沙漠,續(xù)寫青春傳奇;②武大南北極科學考隊用腳步丈量冰封之地,點亮青春底色。
8. 示例:我想用自己的臂膀拼搏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讓自己的一生不平淡。
三、(10分)
9.①回也不改其樂②大學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④風掣紅旗凍不翻⑤海內(nèi)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⑥滿眼風光北固樓⑦辛棄疾⑧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四、(21分)
10. B
11. 尾聯(lián)掉尾回首,與“自有情”“趁晚程”照應,全詩一團精神,聚而不散。末句化用韓愈《晚春》“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之句,以清新之語,狀輕快、恬適之心情,頗有特色。
(二)(14分)
1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