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的冬天》中考語文題集
說明:
1.題集整理自華語網收錄的2006-2024年1200余份中考語文試卷。
2.本課題型分類表
題目名稱 |
小題數 |
默寫 |
3道 |
基礎與文學文化常識 |
7道 |
課內閱讀 |
1道 |
小項涉及本課 |
2道 |
3.涉及本課的中考試卷列表
2019年陜西中考語文試卷
2014年臨沂中考語文試卷
2013年陜西中考語文試卷
2021年威海中考語文試卷
2021年吉林省中考語文試卷
2018年自貢中考語文試卷
2016年重慶中考語文B卷
2013年重慶中考語文A卷
2012年
重慶中考語文試卷
2007年廣州中考語文試卷
2014年東營中考語文試卷
2018年達州中考語文試卷
2010年淄博中考語文試卷
4.華語網逐課整理了七年級上冊語文中考題集,適合作同步課后練習、期末分課復習和假期預習復習作業(yè)。
歡迎下載完整doc文檔。
一、默寫
1.
(2019年陜西中考語文試卷)(10)就是下小雪吧,___________________,那些小山太秀氣�。�
老舍《濟南的冬天》)
2.
(2014年臨沂中考語文試卷)(1)《
駱駝祥子》的作者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_______,我們學過他的散文《濟南的冬天》。
3.
(2013年陜西中考語文試卷)(8)山尖全白了, 。(老舍《濟南的冬天》)
二、基礎與文學文化常識
1.
(2021年威海中考語文試卷)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濟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等。
B.《核舟記》中“天啟壬戌秋日”一句中的“天啟壬戌”是天啟壬戌年,為干支紀年法。
C.《愚公移山》中“指通豫南,達于漢陰”中的“漢陰”是指漢水南岸,“陰”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與“陽”相對。
D.古人稱謂有謙稱和尊稱的區(qū)別,像《陳太丘與友期》中的“尊君”與“家君”,前者尊稱對方的父親,后者謙稱自己的父親。
2.
(2021年吉林省中考語文試卷)《少年中國說》的作者是梁啟超,下列篇目中屬于他作品的一項是( )
A.《濟南的冬天》 B.《孔乙己》 C.《背影》 D.《敬業(yè)與樂業(yè)》
3.
(2018年自貢中考語文試卷)下列有關作家作品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風騷,原指《詩經》里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后用來泛指文學。
B.長篇小說《駱駝祥子》、敘事散文《濟南的冬天》都是現(xiàn)代作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
C.馬丁·路德·金,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我有一個夢想》是他一篇著名的
演講。
D.老子、莊子都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莊子,名周,宋國蒙人,戰(zhàn)國時哲學家。
4.
(2016年重慶中考語文B卷)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魯迅的小說《故鄉(xiāng)》寫“我”與中年閏土之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這里的“厚障壁”是指精神上的隔膜。
B.老舍的散文《濟南的冬天》為我們深情地描繪出一個溫暖如春、秀麗如畫、天明水凈的藍水晶般的世界。
C.奧楚蔑洛夫是法國作家契訶夫在《
變色龍》中塑造的一個見風使舵、媚上欺下的典型形象。
D.“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出自儒家經典著作《論語》,它告訴了我們學思結合的道理。
5.
(2013年重慶中考語文A卷)下列文學常識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歐陽修,北宋文學家,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B.《范進中舉》節(jié)選自清代小說家吳敬梓的《
儒林外史》。
C.老舍,著名作家,我們學過他的作品有《濟南的冬天》《秋天》。
D.杰克·倫敦是美國小說家,他的小說《熱愛生命》講述了美國西部淘金者的故事。
6.
(2012年重慶中考語文試卷)下列句子中加點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
A.閱讀讓靈魂站立。它使你在暴風驟雨中站成威嚴的雕像,在驕陽烈日下站成叱咤(chà)風云的勇士。
B.走進自然,嗅一縷沁(qìn)人心脾的花香,聽一曲微風清爽的吟唱,整個世界仿佛都在向我微笑。
C.沒有推窗邀月的情懷,沒有把酒臨風的灑脫,生活就只會讓你咀嚼(jiáo)出淡淡的苦味。
D.《濟南的冬天》行文如山中高士閑庭信步,左右踱(dù)行,醉心吟哦,怡然自得。
7.
(2007年廣州中考語文試卷)(2)下面不屬于老舍的作品是( )
A.《濟南的冬天》 B.《茶館》 C.《四世同堂》 D.《繁星》
(2014年東營中考語文試卷)三、課內閱讀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窗桑缴系陌稍桨l(fā)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古老的濟南,城里那么狹窄,城外又那么寬敞,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
——《濟南的冬天》
1. 依照示例,概括選文所描繪的某兩處“畫面”。(2分)
(示例)青松擎花 、
2. 任選一幅畫面說明作者表現(xiàn)山雪景色所運用的手法及其表達效果。(3分)
3. 選文在寫景狀物的層次順序方面給了你怎樣的啟示?(3分)
四、小項涉及本課
1.
(2018年達州中考語文試卷)記敘類文本閱讀(15分)
單車歲月
①那輛失去主人擦拭照拂的永久牌單車,也日漸失去了往昔的锃亮光澤,被擱停在銹跡斑斑的歲月一隅。
②我的單車情結,大概是受了父親的影響。改革開放不久,父親就成了我們村第一個擁有單車的人,當年他憑著外匯券(身在臺灣的爺爺所寄)從武漢購買并親自騎回一輛上海產的永久牌單車,霎時點亮了灰暗的鄉(xiāng)村。
③村人用驚羨的目光看著那輛每天被父親擦得通明锃亮的單車,父親榮耀得就像一個凱旋的將軍。那時人們出村大多徒步,蜿蜒小路灑滿汗水磨破鞋底,少有人能像父親那樣雙輪滾滾,鈴鐺悠悠,來去如風。
④那輛單車是我們全家的驕傲,父親對它寶愛如命,偶有村民來借,父親掏出車鑰匙后總是千叮嚀萬囑咐,車被借走后,父親就跟丟了魂似的。那輛單車也是我們全家的福星,過年過節(jié)走親戚它就成了絕對的功臣,父親騎著它把母親、妹妹、弟弟和我,往返輾轉地載到大山里的姥姥家。
山路崎嶇不平,坎坎坷坷,父親的單車如同搖籃,坐在單車后座上的我昏昏欲睡,沿路看到的河流與村莊如同一場夢。
⑤我第一次學騎單車就騎的是父親的永久牌單車。那時感覺車座比我的頭還要高,現(xiàn)在我都不能想象當時是怎么樣駕馭它的,那種雙手緊抓龍頭、右腳斜穿過黑色大三角架吃力蹬車的姿勢,跟舞臺上的滑稽小丑無二。學騎之初,父親為了避免我摔毀單車,天才般地在后座上橫綁了一根粗木棍,摔倒后單車才免于噩運。
⑥剛剛學會騎單車的那陣子,車癮大得出奇,村頭的水泥禾場就成了我們放學后的練車場。多少個風霜雨雪的日子,水泥禾場上,我和小伙伴們斜扭腰肢、猛蹬踏板,踩著單車兜圈追逐的歡樂身影,成了村里一道鮮活特異的風景。瘋踩踏板,車輪飛轉,耳畔風聲呼呼,大樹房屋極速飛旋,藍天白云美得像首詩……漸漸地,我們的心不愿再囿于禾場了。
⑦我頭一回右腳跨過三角架坐上車座的時候都已經11歲了,那輛已經衰老得不成形狀的“永久”,在我上下起伏的蹬踏中歪歪斜斜地朝向那個季節(jié)的黃昏行進。那一天,我一鼓作氣騎了很遠,第一次嘗到了一個人在路上的興奮感覺,也第一次模糊地意識到了遠方這樣一個讓人激動的概念。我騎了很遠很遠,渠道邊的田埂騎完了,池塘邊的碎石子路騎完了,沿途柵欄的泥路騎完了……我在一個長年枯竭的小河邊停了下來,悠然地回望夜色下的村莊,天黑如鍋底,連父親也看不到,但是一點恐懼都沒有,一點孤獨都沒有。
⑧我倔強地推著單車原路返回,那晚的星星特別明亮,幾乎是我這一生看到過的最明亮的一回。
⑨開始到鎮(zhèn)上讀書,七八公里,一周一來回,單車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也是展示本領的道具。在女孩子面前雙手脫把;把雙腳擱到龍頭上;或者把屁股坐到后座上去,像只大蛤�。换蛘咴诿摪训臅r候,撮著嘴巴悠閑地吹口哨,吹《其實你不懂我的心》《月亮代表我的心》《花心》……來回的路上,我們還是像以前一樣騎著單車。
⑩歲月輪轉,回望舊時月色,那時我們的心清澈如水,沒有混濁不堪的世俗。我們經常騎車滯留在路過的仙鶴橋上,各自把單車往橋欄上一靠,就憑欄觀看河岸戴著斗笠專心垂釣的人們,那種悠然,那種心安理得,令人心生無限神往。也許半天并沒有魚兒咬鉤,也許一個下午釣不到幾條小魚,但他們依然握著魚竿,不急不躁,靜心垂釣。我常常會被垂釣人的那種坦然感染,我感覺到他們釣的其實就是一種心平氣和。
⑪到縣城上高中后我開始住讀,少有機會騎單車;父親罹患心臟病以后,不敢騎也騎不動單車了。那輛失去主人擦拭照拂的永久牌單車,也日漸失去了往昔的锃亮光澤,被擱停在銹跡斑斑的歲月一隅。
(毛本棟《人民周刊》2017年第11期)
試對“搖籃”作簡要賞析。(4分)
(1)山路崎嶇不平,坎坎坷坷,父親的單車如同搖籃,坐在單車后座上的我昏昏欲睡,沿路看到的河流與村莊如同一場夢。
(2)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老舍《濟南的冬天》)
2.
(2010年淄博中考語文試卷)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題。(20分)
雪
張秀亞(臺灣)
①生長在南國的孩子,你見過雪嗎?你愛雪嗎?也許曾點綴于你生活篇頁上的,只是碧于天的春水吧?
②在我的故鄉(xiāng),到了冬季,是常常落雪的,紛紛的雪片,為我們裝飾出一個銀白的庭園,樹,像是個受歡迎的遠客,枝上掛了雪的花環(huán),閃爍著銀白色的歡笑。
③我喜歡在落雪的清曉到外面去散步,雪后的大地是溫柔而寧靜的,一點聲息都沒有,連那愛聒噪的寒雀都不知躲到哪個檐下尋夢去了。我一邊走著,時時回顧我在雪地留下的清晰的腳印,
聽著雪片在我的腳下微語,我不知道那是抱怨還是歡喜?
④有時,我更迎著雪后第一次露面的太陽,攀登附近的小丘山,站在那銀色的頂巔,等著看雪融的奇景。
⑤雪封的山,原像一個耐人思猜的謎語,被一層白色的神秘包裹著,它無言語,它無聲息,它不顯露一點底蘊,只靜靜的坐在那里,毫不理會我這個不知趣的訪客。但朝陽是有耐性的,它似乎比我更有耐性,它慢慢的在那里守候著,以它的溫熱,來向雪封的山丘做“煽動性”的說服。不知什么時候,那神秘的山巒“內心”開始起了變化,它發(fā)出一陣輕微的碎語,我趕緊低下頭,啊,多動人的畫面啊,這山丘的無縫銀衣,像是一個圣者的長袍,被無數虔誠者的手撕碎了。(他們是每人要珍存起一塊碎片來作紀念吧。)同時,那發(fā)亮的銀綢上面,更像蜿蜒著許多透明、活潑的小蛇,它們在欠伸著輕盈腰身,嬉笑著,婉孌地向著山坡而去,不多時,山巔乃完全呈顯出它土褐色的巖石,同一些枯萎的草葉、松針,而山腳下是誰在唱歌呢?當然,是那一道由雪水匯成的清亮小溪。我忍不住捧了一掬,那淡藍的如同自鹽湖汲來的雪水,那微涼,一直沁透了我心脾,多可愛的雪啊,誰還記得它翩然而來時,那片輕巧的翅膀呢?
⑥有一次,正值雪后,天已晴霽,空氣像是水晶般的透明,沒有煙氳,沒有霧靄,我和一個同學自學校的后門走了出來,走過那道積雪未消的木橋,向古城中的前門走去,將整個的一上午,全消度在那個古色古香,猶保持著我們東方情調的打磨廠──那是古城一些老店鋪聚集開設的地方,我們欣賞了不少店鋪的招牌,尤其美得悅目的是那一家挑掛在門外的,猶存古風的褪色酒旗,那深杏色的布招子上,還綴著幾點細碎欲融的雪花,在風中輕輕的飄揚,看到它,我們似乎讀到了一首唐人的小詩。
歸途,沿著城墻根走回來,一個駱駝商隊,正預備出城,那黃色的駝峰,襯著雪地,竟像是一閃的斜陽,多少年來,我忘不掉那鮮明的一筆。
⑦時候已過午,但我們的游興未盡,又趕到西直門雇毛驢,到古城外的西山看雪景去。
⑧因為雪后天寒,行人出奇的少,好像那一條通向西山的平坦大路,完全屬于那一堆堆的積雪和我們兩個人了。一路聽著驢頸的銅鈴,我們多希望看到早梅的影子,但在路邊一些人家的墻頭,我們只看到墨描一般的梅樹桿:“也許我們來得太早了?”相顧有點惘然。
⑨
小驢子馱著我們顛躓到西山,灰暗的黃昏已在那兒等著我們,趕驢的老頭兒囑告我們最好不要上山了,太晚了趕不回城。我們也怕碰到校門上法國姆姆的那把銅鎖。
⑩我們只有在驢背上默默地欣賞了一下西山銀色的巒影,它像一個沉睡了的巨人,在做著千年的長夢,任由外面的世界有著風霜雨雪的變化。
⑾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古城外有名的西山,也是最后一次,那白皚皚的山頭,猶如銀制的頭盔,至今仍常常映現(xiàn)于我的記憶中,伴了那小驢頸上清脆的銀鈴叮當。
(選自《談故鄉(xiāng)》,大眾文藝出版社)
讀罷此文,你肯定想起了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閱讀本文第⑤段和下面的鏈接材料,完成后面表格。(4分)
鏈接: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窗�,山上的矮松越發(fā)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比較內容 |
描寫主體 |
寫作順序 |
標志順序的詞語 |
景物特點 |
第⑤段 |
丘山雪景 |
|
|
|
鏈接材料 |
雪后小山 |
空間 |
山尖、山坡、山腰 |
|
《濟南的冬天》中考語文題集(參考答案)
一、默寫
1.
(10)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歡迎下載完整doc文檔
2. 答案:
比較內容 |
描寫主體 |
寫作順序 |
標志順序的詞語 |
景物特點 |
第⑤段 |
丘山雪景 |
時間(或雪化的過程) |
什么時候,同時,不多時(或答出雪融化過程的動詞也可) |
動態(tài)(或活潑) |
鏈接材料 |
雪后小山 |
空間 |
山尖、山坡、山腰 |
靜態(tài)(或秀氣) |
評分:各1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