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初中語文 > 七年級上冊語文

內江市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冊期末語文試卷

[移動版] 佚名

11.同是寫秋,詩人筆下的秋景特點卻各不相同。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選擇“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等意象,組成了一幅_的深秋晚景圖;而劉禹錫的《秋詞》則描繪了一幅__的一鶴排云圖。(2分)

12.賞析“晴空一鶴排云上”中“排”字的妙處。(3分)

五、現(xiàn)代文閱讀(共23分)

(一)閱讀《植樹的牧羊人》(節(jié)選),完成13~15題。(11分)

華語網(wǎng)說明:網(wǎng)頁文檔僅供預覽,為自動識別Txt無格式文檔,我們備有掃描圖版,可直接打印作練習使用,如有需要請點此下載

⑥1920年,我再次去看望這位植樹的老人。他還活著,而且,身體還很硬朗,F(xiàn)在,他不

再放羊。他說,羊吃樹苗,就不養(yǎng)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他添置了一百來個蜂箱,改養(yǎng)蜜蜂了。戰(zhàn)爭并沒有擾亂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種樹。種橡樹,種山毛擇,還種白樺樹。

⑦這個男人堅持做著自己想做的事。這片一眼望不到邊的山毛櫸樹林就是證明,它們長

得足足有我肩膀這么高了。他還指著一片白樺林說,這是五年前種的。他認為谷底比較濕潤,就把白樺樹種在那里。他是對的。這些白樺樹棵棵鮮嫩、挺拔,像筆直站立的少年一樣。路過山下村子的時候,我在這個曾經(jīng)干旱無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⑧1945年的6月,我最后一次見到植樹的老人。那年,他已經(jīng)87歲了。我再次踏上這條通道

往荒原的路。我完全認不出這條我曾經(jīng)走過的路了。一切都變了,連空氣也不一樣了。以前那種猛烈而干燥的風,變成了飄著香氣的微風;高處傳來流水般的聲音,那是風穿過樹林的響聲。

⑨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機勃勃,成為一片沃土。曾經(jīng)的廢墟上,建起了干凈的農舍,看得出

人們生活得幸福、舒適。樹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人們挖了水渠,農場邊上,楓樹林里,流淌著源源不斷的泉水,澆灌著長在周圍的鮮嫩薄荷。那些廢棄的村子一點點重建起來。從地價昂貴的城市搬到這里安家的人帶來了青春和活力,還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氣。一路上,我碰到許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們的笑聲又開始在熱鬧的鄉(xiāng)村聚會上飄蕩。一直住在這里的老一輩人,已經(jīng)被舒適的新生活改變了。加上新來的居民,一萬多口人的幸福生活,都源于這位叫艾力澤·布菲的老人。

13.開篇第①段描寫高原環(huán)境,有何用意?(4分)

14.請從修辭方法的角度賞析文中畫線句。(3分)這些白樺樹棵棵鮮嫩、挺拔,像筆直站立的少年一樣。

15.文中的牧羊人是一個虛構人物,但他的精神卻鼓舞了很多人。結合文本內容,談談牧羊人的哪些精神打動了你?(4分)

七年級語文測評第4頁(共6頁)

(二)閱讀《那沓作文本》完成16~19題。(12分)

那杳作文本

仇士鵬

①初三那年,陳老師教我們班語文。地戴著一副眼鏡,扎著馬尾辮,雖然很年輕,聲音也很

溫柔,但顯出很干練的樣子。一個人教兩個班,不到一星期,每個學生的名字地都記得清清楚楚了。

②在對我們的作文水平進行摸底測試后,她給了我一個下馬威:“你們班有一個叫仇士鵬

的,語言是真的好,但也只是語言好。”一個強烈而尖銳的轉折,把同學的哄笑聲推上了高潮,也讓我面紅耳赤,深深地低下了頭。那時候,我算是初出茅廬,目光還完全拘束于文字之中,自以為是彈指戲文字的人,臣服于文字華麗的表面。我不僅讓修辭與內容、情感相互脫離,也讓文章被大量無意義的描寫填充,就像空肚子的人先喝了一肚子的水,吃不下真正耐餓的飯了。③但我不愿修改舊文章,那時我太過浮躁,總覺得改文章是江郎才盡的體現(xiàn),有才華的人寫作就應該一氣呵成。于是我不停地寫新的文章,可寫滿了整整一本作文本,依舊沒有一篇能夠作為優(yōu)秀范文被拿到課堂上朗讀。我終于明白,眼高手低的后果便是作文始終不盡如人意,卡在中檔的瓶頸無法突破。陳老師讓我準備一個新的作文本,在封皮上寫下“文章不厭百回改”。她對我說:“你就對著一篇文章改,每次作文課和考試,無論題目是什么,都試著用它做材料,一直到你的文章能變成范文為止。”為了給我信心,她強調道:“你的語言那么好,要用到合適的位置才能錦上添花,不然就像燒菜的時候油放多了,膩得慌。”

④遺憾的是,一直到初中畢業(yè),寫完了一沓作文本,我都沒能達到陳老師的要求。反倒是

在大學,文章逐漸接近濃淡相宜的境界?赡苁且驗樯畹慕(jīng)歷豐富了,鼻子、眼睛、耳朵等器官里都存儲著豐盈的筆墨,它得以實現(xiàn)了真正的自由。

⑤那沓作文本被我一直收藏著,在其中一本的最后,有一篇特殊的文章——《思念,是不止的風》。這是一篇懷念母親的散文,是我初三時候便想寫,但一直拖到大學才補寫在后面。母親是在我讀初三時去世的。我們這兒有一個習俗,父母去世后子女一百天內不能剪頭發(fā)。所以有三個多月的時間,我的頭發(fā)越長越長,像一個工藝粗陋的鳥窩。

⑥一百天后,我把它們剃掉,去辦公室找陳老師批改作文。“你終于剪頭發(fā)了!”陳老師

笑著說。“嗯嗯,之前是因為我媽去世了,按照習俗一百天內不能剪頭發(fā),只能隨它們長。”我摸了摸頭,解釋道。地臉上的笑容驟然消失了,發(fā)出幾個模糊的音節(jié),便一動不動,沉默了許久,說:“抱歉啊,老師之前不知道。”她彎下身,急急忙忙地翻找起來,從桌子下的小柜子的隔板里掏出幾袋霉食:“這本來是我給我兒子買的,你拿去吃吧。以后你常來,看到我這兒有吃的,你就拿回去吃。不要跟老師客氣。”她一邊說著,一邊把零食塞在我的懷里,聲音放得很輕柔。

⑦我抱著零食,一口氣跑上了六樓,回到班里。在走廊上,我向下望了望。校園里,夜風正

起,黑殿殿的樹木在隱約的月光中搖晃著。而辦公室燈光明亮,雖然那只是矮矮的一排房屋,但光芒抵達了整棟教學樓。坐在座位上,我默默寫下了“思念,是不止的風”這個題目,然后便把作文本合上了。當時是想到,一定不辜負陳老師的期待,等自己作文達到范文的水平時,再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