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原詩、注釋、翻譯、賞析、閱讀訓(xùn)練附答案
【原文】:
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
辛棄疾
三徑初成,鶴怨猿驚,稼軒未來。甚云山自許,平生意氣;衣冠人笑,抵死塵埃。意倦須還,身閑貴早,豈為莼羹鱸膾哉!秋江上,看驚弦雁避,駭浪船回。
東岡更葺茅齋,好都把軒窗臨水開。要小舟行釣,先應(yīng)種柳;疏籬護竹,莫礙觀梅。秋菊堪餐,春蘭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許,此意徘徊。
【注釋】:
帶湖:信州府城北靈山腳下,今江西上饒市。
三徑:指歸隱者的居所!度o決錄》:蔣詡字元卿,“舍中三徑,惟求仲、羊仲從之游!苯噪[士。后稱退隱的居處為三徑。陶淵明《歸去來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鶴怨猿驚:表達出自己急切歸隱的心情;每字色暋侗鄙揭莆摹罚骸稗た召庖国Q怨,山人去兮曉猿驚”。
【翻譯】:
歸隱的園圃剛剛開成,白鶴猿猴都在驚怪,主人沒有歸來,歸隱山林本是我平生的志趣,為什么甘為士人所笑,總是混跡塵埃?厭倦了官場就該急流勇退,求清閑愈早愈好,豈止是為享受莼羹鱸膾?你看那秋江上,聽到弓弦響,驚雁急忙躲閃,行船回頭,是因為駭浪撲來。
東岡上蓋起那茅屋書齋,最好是把門窗臨湖開。要劃船垂釣,先種下柳樹一排排;插上稀疏的籬笆保護翠竹,但不要妨礙賞梅。秋菊可餐服,春蘭能佩戴,兩種花留給我歸來親手栽。我反復(fù)思考,只怕圣上不讓我離開,歸隱之章仍在猶豫徘徊。
【賞析】:
《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是宋代詞人辛棄疾的作品。此詞上片主要寫詞人萌發(fā)棄政歸田之念,說明欲隱緣由;下片用白描的寫法寫未來打算,對帶湖的建設(shè),作了一些新的增設(shè)。全詞色彩協(xié)調(diào),層次分明,文字簡明凝煉,寓意境于自然景色之中,筆到處景物皆活,充分體現(xiàn)了辛棄疾“以文為詞”的特征。
這首詞寫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棄疾時年四十二歲,在江西路安撫使任上。辛棄疾自渡江以來,力主抗金,收復(fù)中原,但朝廷無此意,不加重用壯志難酬,一生屢遭貶斥。作者南下快有二十年了,在此期間,不論地方的好壞,職務(wù)的升降,他都以滿腔的愛國熱忱;為驅(qū)逐金人,恢復(fù)宋朝的山河,日夜操勞,鞠躬盡瘁;但他深深地察覺到統(tǒng)治集團的茍安腐敗,險惡黑暗,使他產(chǎn)生了退隱的消極思想;同時也可能聽到有陷害他的風聲,這就促使他作后退的準備。他是二次任江西路的官員,對江西的地理山川比較熟悉,因而就選中了上饒的帶湖一帶,修建了新居,作為將來退隱之處,取名為“稼軒”,并自號為“稼軒居士”以示去官務(wù)農(nóng)之志。這年新居已基本建成,就寫了這首詞。
【閱讀訓(xùn)練】:
(1)這首詞的上下闋的寫法跟課文《沁園春 長沙》有什么異同?上下闋分別寫了什么內(nèi)容?(4分)
(2)《帶湖新居將成》這首詞中哪些句子直接寫出了對官場的厭倦?哪些句子間接地表露了引退的思想?(4分)
(3)這首詞的意境跟課文《沁園春|長沙》的意境有天壤之別,為什么?
【參考答案】:
(1)兩首《沁園春》上下闋各有側(cè)重點,這一點是相同的。不同點:《沁園春 長沙》上闋以比較實在的敘述描寫為主,下闋以比較抽象的概述和議論為主!肚邎@春 帶湖新居將成》上闋以記事抒情為主,下闋以想像抒情為主。
(2)對官場厭倦的句子:衣冠人笑,抵死塵埃。意倦須還,身閑貴早,豈為莼羹鱸膾哉!秋江上,看驚弦雁避,駭浪船回。
表露引退思想的句子:要小舟行釣,先應(yīng)種柳;疏籬護竹,莫礙觀梅。秋菊堪餐,春蘭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許,此意徘徊。
(3)毛詞寫長沙秋景,意境廣闊壯麗,寫出了雄偉的氣魄,顯現(xiàn)了豪邁的胸懷。因為毛澤東當年血氣方剛,他深切關(guān)注國家命運和前途,確信中國革命應(yīng)由工人階級及其同盟軍農(nóng)民階級來領(lǐng)導(dǎo),才能取得勝利。辛詞借歌詠自己的新居抒發(fā)報國無門的無奈之情。盡管詞中有“秋江上,看驚弦雁避,駭浪船回”的句子,但作為封建士大夫的作者,其抗金和保衛(wèi)南宋王朝的意志屢遭主和派的打擊和彈劾,而且看到了南宋王朝難有起色,心將灰意將冷,所以急流勇退,欲歸田隱居,故而意境難免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