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市2024年高中段學校招生考試 語文試題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共6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2.答題前,考生務必先核對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和座號,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本人的姓名、準考證號和座號填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
華語網說明:網頁為純TXT文檔,無任何格式,僅供預覽,如果你需要完整word試卷及答案,請點此下載。
一、基礎積累:共8分。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題。
“咚!咚!咚!”不遠處傳來一陣牛皮大鼓聲,參加竟渡的18條龍船緩緩(露相/亮相):這些體形狹長的“水上蛟龍”龍頭高昂, ① ,龍睛閃爍,龍須飄飄,威風凜凜。只見一艘25米長的龍船上,40多位漢子摩拳擦掌:鼓手站在船中央,手上的鼓棒稍稍抬起,時刻準備著擊鼓鳴響;劃手們身體前傾,雙手推槳,嚴陣以待;船頭和船尾處的舵手看起來十分(淡定/淡泊),他們望著遠處的彎道,若有所思。突然,“嘩”的一聲哨響,龍船上的幾十支槳應聲而動, ② ,河道里瞬間泛起驚滔駭浪。河面上發(fā)出鼓號震天,河畔邊的看臺上有將近2000余位觀眾吶喊助威,場面蔚為壯觀!
1.下列字形和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竟渡 威風凜凜(lín) B.蛟(jiāo)龍 摩拳擦掌
C.閃爍(shuò) 嚴陣已待 D.舵(duò)手 驚滔駭浪
2.依次選用文中括號里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亮相 淡定 B.露相 淡泊
C.亮相 淡泊 D.露相 淡定
3.在文中兩處橫線上依次填入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①龍尾翹起 ②船如脫韁的馬一般向前沖去
B.①翹起龍尾 ②船如離弦的箭一般向前沖去
C.①翹起龍尾 ②船如脫韁的馬一般向前沖去
D.①龍尾翹起 ②船如離弦的箭一般向前沖去
4.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河面上發(fā)出鼓號震天,河畔邊的看臺上有2000余位觀眾吶喊助威,場面蔚為壯觀!
B.河面上鼓號震天,河畔邊的看臺上有將近2000位觀眾吶喊助威,場面蔚為壯觀!
C.河面上鼓號震天,河畔看臺上有將近2000位觀眾吶喊助威,場面蔚為壯觀!
D.河面上發(fā)出鼓號震天,河畔的看臺上有2000余位觀眾吶喊助威,場面蔚為壯觀!
二、古詩文閱讀:共20分。
(一)(10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yan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乙】
自雷江口行大江,江南群山,蒼翠萬疊,如列屏障,凡數(shù)十里不絕。自金陵以西,所未有也。是日,便風張帆,舟行甚速,然江面浩渺,白浪如山,所乘二千斛舟①,搖兀掀舞,才如一葉。過獅子磯,一名佛指磯,蘚壁百尺,青林綠筱倒生壁間圖畫有所不及。猶恨舟行北岸,不得過其下。旁有數(shù)磯亦奇峭,□皆非獅子比也。至馬當,所謂上元水府②。山勢尤秀拔,正面山腳直插大江。廟依峭崖架空為閣,登降者皆自閣西崖腹小石徑,捫蘿側足而上,宛若登梯。……舟至石壁下,忽晝晦,風勢橫甚,舟人大恐失色,急下帆,趨小港,竭力牽抗,僅能入港。
(選自陸游《入蜀記》,有刪改)
【注釋】①二千斛舟:指載重二千斛的大船。斛,古代容量單位。②上元水府:長江水神廟之一。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沿溯阻絕 溯:逆流而上 B.空谷傳響 響:回聲
C.凡數(shù)十里不絕 絕:滅絕 D.猶恨舟行北岸 恨:遺憾
6.最適合填入下面句子□中的一項是( )
旁有數(shù)磯亦奇峭,□皆非獅子比也。
A.故 B.以 C.乃 D.然
7.下列對選文有關內容的解釋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兩篇文章都是先總體概寫江邊群山連綿的雄偉景象,后細致描繪山水和林巒。
B.甲文著重抓住不同季節(jié)景物特征描寫,乙文著重刻畫一日內不同時段的景物。
C.同樣是寫江流迅疾特點,甲文以正面描寫為主,乙文則以側面描寫為主。
D.兩篇文章都抒發(fā)了作者對自然山水的喜愛之情以及游賞過程中的人生感悟。
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9.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青 林 綠 筱 倒 生 壁 間 圖 畫 有 所 不 及
(二)(5分)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0-11題。
菩薩蠻·登云中①清朔樓
清·朱彝尊
夕陽一半樽前落,月明又上闌②干角。邊馬盡歸心,鄉(xiāng)思深不深?
小樓家萬里,也有愁人倚。望斷尺書傳,雁飛秋滿天。
【注釋】①云中:今山西省大同市。②闌干:欄桿。
10.閱讀詩詞要注意積累意象,下列詩句借“月”抒發(fā)的情感與本詞不同的一項是( )
A.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B.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溫庭筠《商山早行》)
C.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D.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陸游《過山西村》)
11.賞析畫線詩句的表達效果。
12.下面是小寧同學制作的古詩文學習卡片,請你幫他補充完整。 出處 詩文 批注 《禮記·雖有嘉肴》 (1)是故學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 學與教相互促進 《使至塞上》 (2)______________,長河落日圓。 線條簡約,意境雄渾 《木蘭詩》 (3)萬里赴戎機,______________。 夸張中見英姿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4)沉舟側畔千帆過,____________。 剛健昂揚,襟懷豁達 《過零丁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視死如歸,忠心一片 三、綜合運用:共8分。
13.學校舉辦“少年正是讀書時”綜合實踐活動,請你根據(jù)要求完成相關任務。
(1)【調查分析】為了解中小學生的讀書狀況,同學們搜集到下面的調查數(shù)據(jù)圖,請寫出你的探究結果。(不出現(xiàn)具體數(shù)字)
(2)【現(xiàn)場訪談】活動特邀一位專家參與,請根據(jù)下面的訪談補出采訪問題。
記者:近年來,中小學語文教育提倡整本書閱讀。_________________(30字以內)
專家:在我看來,整本書閱讀便于了解一部經典的創(chuàng)作背景與主題,領略其謀篇布局;便于體會作者的寫作特點與方法,并通過閱讀全書對比高潮起落的不同魅力;便于和其他作家作品進行橫向比對,掌握作品的獨特性并能辨別優(yōu)劣;便于培育學生持久的閱讀能力,使其克服浮躁,產生定力。對整本書閱讀來說,“快、準、比、評”可作為閱讀的四字訣:快,快速地閱讀,但并不是浮光掠影;準,準確把握關鍵情節(jié)與線索,抓住主要矛盾與重點問題;比,比較閱讀,可以同篇對比、同書對比、不同書對比,在對比中理解本書的特色;評,對讀過的書作出評價,可以評某一點,也可以評整本書。
(3)【閱讀分享】從下列名著中選擇一部或兩部,運用“比”的閱讀方法,談談你對書中人物形象或主題的理解。(100字左右)
四、現(xiàn)代文閱讀:共24分。
(一)非文學類文本閱讀(10分)
【材料一】
①近年來,幾乎每一年都會有幾個傳統(tǒng)文化類作品不斷刷屏成為大爆款(通常指能夠引發(fā)全民熱議、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如今,越來越多的文藝工作者自覺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創(chuàng)作養(yǎng)分,通過恰當?shù)姆绞綄⑵涑尸F(xiàn)在新創(chuàng)作的作品中。從“中國節(jié)日”系列節(jié)目讓人們看到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唯美動人的一面,到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二十四節(jié)氣倒計時讓世界驚嘆于“中國式浪漫”,當下的文藝工作者更加明確地意識到,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根基,也是文藝創(chuàng)新的寶藏。
②傳統(tǒng)文化類作品頻出爆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滿足了觀眾新的審美需求。新世紀的中國觀眾,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日益增強,對有深度、有內涵的文藝作品的需求不斷增加,近年來,從《長安三萬里》《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精品影視劇,到《唐宮夜宴》《國色天香》等爆款舞臺節(jié)目,無不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講述者”“代言者”,可以說,觀眾審美的變化正在對作品的選擇中得以體現(xiàn)。
③互聯(lián)網時代,傳統(tǒng)文化類作品頻出爆款,離不開新型傳播媒介的助力。以《唐宮夜宴》《只此青綠》等作品為例,雖然首次播出就引發(fā)了強烈反響,但是后續(xù)的二次傳播才是真正促使其成為爆款的重要原因。相比于傳統(tǒng)媒體,新媒體的回看功能、評論互動功能、個性化傳播功能會帶來作品關注量、觀看量的幾何級增長,推動作品“火上加火”。
(摘編自《傳統(tǒng)文化類作品緣何頻出爆款》,《光明日報》2024—04—03)
【材料二】
在現(xiàn)象級的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舞繪〈千里江山圖〉》中,舞者身體在“天地圓環(huán)”的舞臺和光影效果中形成綿延不絕的青綠色“山巒”。這種效果的營造正是依托舞臺正上方的六塊環(huán)形屏幕,它們隨敘事與場景變換,一方面使得舞蹈語言所特有的時空運動特征得到了全新呈現(xiàn),另一方面將時空交錯的神奇之感與虛實相生的夢幻之感表現(xiàn)到極致。科技手段的運用直接決定了文藝作品的形態(tài),運用得好能有效提升作品的表達效果。
(摘編自《科技時代,舞蹈何以“眾樂樂”》,《光明日報》2024—05—22)
【材料三】
縱觀傳統(tǒng)文化類作品,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個別節(jié)目的同質化,“抄作業(yè)”抄不好反而有東施效顰之弊。還有一些節(jié)目過分依賴科技而忽視了內容,除了炫酷,看完缺乏記憶點。我們必須明白一個道理,一切創(chuàng)作技巧和手段都是為內容服務的。正如《只此青綠》《憶江南》,以及去年的《唐宮夜宴》,它們的出圈在于舞者生動形象地詮釋了名畫或舞俑的寫意之處、唯美之處,技術的助力并未脫離作品內容。總之,我們要正確運用新的技術、新的手段,激發(fā)創(chuàng)意靈感,使文藝創(chuàng)作呈現(xiàn)更有內涵的新境界。
(摘編自《國風節(jié)目再出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文藝創(chuàng)新源泉》,光明網2022—02—23)
14.從材料一看,近年來傳統(tǒng)文化類作品頻出爆款的原因有哪些?
1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作品《只此青綠》,其作用有何不同?
16.分析材料三的論證思路。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14分)
偷書記
何君華
①我實在太喜歡那本書了,那本精裝的帶插圖的《西游記》,每次去新華書店我都要“狼吞虎咽”地讀上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