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高中語文 > 一冊

高中課文正反解讀——《記念劉和珍君》

[移動版] 作者:505565700

《記念劉和珍君》

【名人故事】

撰稿趣事

廣州的一些進步青年創(chuàng)辦的“南中國”文學社,希望魯迅(1881- 1936年)給他們的創(chuàng)刊號撰稿。魯迅說:“文章還是你們自己先寫好,我以后再寫,免得人說魯迅來到文州就找青年來為自己捧場了。” 青年們說:“我們都是窮學生,如果刊物第一期銷路不好,就不一定有力量出第二期了。” 魯迅風趣而又嚴肅地說:“要刊物銷路好也很容易,你們可以寫文章罵我,罵我的刊物也是銷路好的。”

演講軼事

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請作演講,魯迅也不例外。他演講時旁征博引,妙趣橫生,常常被掌聲和笑聲包圍。有一次他從上;氐奖逼,北師大請他去講演,題目是《文學與武力》。有的同學已在報上看到不少攻擊他的文章,很為他不平。他在講演中說:“有人說我這次到北平,是來搶飯碗的,是‘卷土重來’;但是請放心,我馬上要‘卷土重去’了。”一席話頓時引得會場上充滿了笑聲。

辣椒驅(qū)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yōu)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zhì)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后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里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qū)寒堅持讀書。由于苦讀書,后來終于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理發(fā)趣事

在廈門大學教書時,魯迅先生曾到一家理發(fā)店理發(fā)。理發(fā)師不認識魯迅,見他衣著簡樸,心想他肯定沒幾個錢,理發(fā)時一點也不認真。對此,魯迅先生不僅不生氣,反在理完后極隨意地掏出一大把錢給他——遠遠超出了應付的錢。理發(fā)師大喜,臉上立刻堆滿了笑。 過了一段日子,魯迅又去理發(fā),理發(fā)師見狀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領(lǐng),滿臉寫著謙恭,“慢工細活”地做。不料理畢,魯迅并沒有再顯豪爽,而是掏出錢來一個一個地數(shù)給理發(fā)師,一個子也沒多給。理發(fā)師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樣給,今天怎么這樣給?”魯迅笑笑:“您上回馬馬虎虎地理,我就馬馬虎虎地給點;這回認認真真地理,我就認認真真地給。”理發(fā)師聽了大窘

【課文正解】

化腐朽為神奇,點熱血為文字

有人說,魯迅先生的文章晦澀難懂,其實并不然,他不僅是思想的巨人,更是將文字玩弄于股掌的超級棋手,從它的《記念劉和珍君》一文就可窺一斑而見全豹。

化腐朽為神奇,譴詞用句形象熨帖。第一節(jié)里還有這樣一段文字:“我只覺得所住的并非人間。四十多個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圍,使我艱于呼吸視聽,那里還能有什么言語?”鮮血“洋溢”在自己的“周圍”,以至“艱于呼吸視聽”,這都是可以感覺到的,這樣,就不僅把青年流血之多,自己郁悶、悲痛之深形象地表現(xiàn)了出來,而且把“非人間”的令人窒息的特點,活生生地具體化了。在第七段揭露當局者“兇殘”,抨擊流言家“下劣”,稱頌中國女性臨難“從容”,用詞十分精當、簡潔,說明作者在遣詞用語上的錘煉功夫,也反映了作者精湛的文字修養(yǎng)。

巧用修辭,點熱血為文字。本文巧妙地運用了比喻、反語、對比、反襯等修辭手法。如作者在表達對于徒手請愿的看法時寫道:“人類的血戰(zhàn)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材,結(jié)果卻只是一小塊,但請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況是徒手。”魯迅用一個淺近的比喻,便具體、形象地闡明了一個深奧的抽象的道理,這個比喻很淺近、很生動,讀者易于理解,易于接受,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第五段中“偉績”、“武功”等詞,用反語揭露中外反動派“屠戮婦嬰”、“懲創(chuàng)學生”的罪惡行徑。文章用“庸人”與“真的猛士”對比。庸人慣用忘卻的方法,對人世間的悲哀與不平作淡化處理,作者批判了這種庸人的生活哲學,肯定了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和正視淋漓鮮血的真的猛士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

查看更多記念劉和珍君資料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