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文言專題 > 高中文言文閱讀訓練

《宋史·王安石傳》“王安石字介甫”高中閱讀訓練附答案

[移動版] 作者:佚名

宋史·王安石傳》“王安石字介甫”高中閱讀訓練附答案

【原文選段】

王安石字介甫,撫州臨川人。父益,都官員外郎。安石少好讀書,一過目終身不忘。其屬文動筆如飛,初若不經(jīng)意,既成,見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鞏攜以示歐陽修,修為之延譽。擢進士上第,簽書淮南判官。舊制,秩滿許獻文求試館職,安石獨否。再調(diào)知鄞縣,起堤堰,決陂塘,為水陸之利;貸谷與民,出息以償,俾新陳相易,邑人便之。通判舒州。文彥博為相,薦安石恬退,乞不次進用,以激奔競之風。尋招館職,不就。修薦為諫官,以祖母年高辭。修以其須祿養(yǎng)言于朝,用為群牧判官,請知常州。移提點江東刑獄,入為度支判官,時嘉祐三年也。

安石議論高奇,能以辯博濟其說,果于自用,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于是上萬言書,以為:“今天下之財力日以困窮,風俗日以衰壞,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則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傾駭天下之耳目囂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收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自古治世,未嘗以財不足為公患也,患在治財無其道爾。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閭巷草野之間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為常,而無一旦之憂乎?愿監(jiān)茍者因循之弊,明詔大臣,為之以漸,期合于當世之變。臣之所稱,流俗之所不講,而議者以為迂闊而熟爛也。”后安石當國,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書。

安石性強忮,遇事無可否,自信所見,執(zhí)意不回。至議變法,而在廷交執(zhí)不可,安石傅經(jīng)義,出己意,辯論輒數(shù)百言,眾不能詘。甚者謂“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罷黜中外老成人幾盡,多用門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復相,歲余罷,終神宗世不復召,凡八年。 

(《宋史·王安石傳》,有刪改)

【高中閱讀訓練】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起堤堰,決陂塘    決:疏浚

B. 后安石當國        當:掌管

C. 眾不能詘          詘:通“屈”,使屈服

D. 人言不足恤        恤:體恤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貸谷與民,出息以償  與贏而不助五國也

B.修以其須祿養(yǎng)言于朝  蘇子與客泛游于赤壁之下

C.未嘗以財不足為公患也  余與四人擁火以入

D.臣之所稱,流俗之所不講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1.給文中加虛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 法其意則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傾駭/天下之耳目/囂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

B. 法其意/則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傾駭天下之耳目/囂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

C. 法其意/則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傾駭天下之耳目/囂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

D. 法其意則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傾駭/天下之耳目囂/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

12.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2分)

(1)友生曾鞏攜以示歐陽修,修為之延譽。(4分)

(2)乞不次進用,以激奔競之風。(4分)

(3)陛下其能久以天幸為常,而無一旦之憂乎? (4分)

【參考答案】

9、D(此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文實詞在文中的含義。D項,“恤”在古代漢語中有“體恤”“安撫”“憂慮”等意思,結(jié)合語境,可知該處為“憂慮”的意思。)

10、D(此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因而要緊密結(jié)合語境來判斷,然后再與題目所給出的出自教材的一些語句中的文言虛詞的用法相之較.A項,前者為介詞,譯為“給”,后者為動詞,譯為“親附、親近”;B項,兩者都是介詞,前者譯為“向”,后者譯為“在”;C項,前者為介詞,譯為“因為”,后者為連詞,譯為“而”;D項,兩者都是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11、C

12、(1)朋友曾鞏把他的文章帶給歐陽修看,歐陽修為他傳播美名。(大意1分,“友生”1分,“攜以示”1分,“延譽”1分)

(2)請求越級提拔(王安石),以此來遏制為名利而奔走競爭的風氣。(大意1分,“不次進用”1分“激”1分,“奔競”1分)

 

(3)陛下難道能夠以長久依靠上天賜予的寵幸為常法,而沒有一旦發(fā)生憂患的考慮嗎?(大意1分,“其”1分,“以天幸”1分,“為常”1分,)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