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鍚嶈憲闃呰 绐楄竟鐨勫皬璞嗚眴鍦ㄧ嚎闃呰 銆婂彶璁般€嬪湪绾块槄璇讳笌缈昏瘧 鑰佷汉涓庢捣鍦ㄧ嚎闃呰 涓€冩暎鏂囬槄璇婚闆嗕笅杞� 涓€冭鏂囪瘯鍗蜂笅杞�
銆婃湞鑺卞鎷俱€嬪湪绾块槄璇� 娴峰簳涓や竾閲屽湪绾块槄璇� 銆婇亾寰风粡銆嬪湪绾块槄璇� 鏈辫嚜娓呮暎鏂囬泦 2024涓€冧富棰橀槄璇�41鍒� 涓€冭鏂囧垎绫绘眹缂栦笅杞�
首頁 > 初中語文 > 中考試卷

2021年濟南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移動版] 佚名

濟南市2021年九年級學業(yè)水平考試語文試題

華語網說明:由于網頁文檔無法完整提供試卷格式,故此處僅展現部分內容。完整2021年山東省濟南市中考語文試卷doc文檔及答案,如有需要請點此下載

一、(18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企盼(qǐ)     絢麗(xuàn)     承載(zài)    一呼百應(yīng)

B.咀嚼(jué)  蒼穹(qióng)  譬如(bì)     心有靈犀(xī)

C.胚芽(pēi)  笨拙(zhuō)     冗雜(rǒng)   豁然貫通(huò)

D.隕石(yǔn)  解剖(pāo)      奠基(diàn)   拾級而上(shè)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3分)

A.羸弱  先驅者  驚心動魄  就地取材

B.禁錮  辨論賽  察言觀色  絡繹不絕

C.要訣  消火栓  截然不同  振耳欲聾

D.浮燥  紀傳體  心曠神怡  廣袤無垠

3.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在排演話劇《屈原》時,同學們全心投入,將角色扮演得入木三分。

B.自從玫瑰增選為濟南市“市花”后,玫瑰花餅成為炙手可熱的商品。

C.2021年3月31日“中國天眼”正式對全球開放,這個消息真是大快人心。

D.春天,濟南五龍?zhí)豆珗@的櫻花開放了,如云似雪,美不勝收。

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3分)

A.通過中國全球影響力的提升,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國青年學習漢語。

B.故宮文創(chuàng)之所以成為“網紅”,是因為其挖掘了文創(chuàng)的日常實用價值的緣故。

C.大學生黃文秀放棄大城市的高薪工作,主動請纓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

D.在書香文化浸潤下,學校逐漸營造了善思善行的校風和求實求是的精神。

5.下列填入文中橫線處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3分)

紅色成為青春底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中華民族處于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革命先輩早在青年時期就積極尋求救亡圖存之路,將報國之心融入人生追求�?梢哉f,鮮紅底色一旦鋪就,將始終流淌在青年血脈里,幫助青年在廣闊天地中找到建功立業(yè)的舞臺。

A.青年方能明辨是非曲直,體會成長快樂

B.青年方能找準人生方向,樹立一生之志

C.青年方能明辨是非曲直,認清真?zhèn)紊茞?/p>

D.青年方能找準人生方向,增長豐富學識

6.下列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青鳥殷勤為探看”中的“青鳥”是傳說中的神鳥,后為信使的代稱。

B.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用到謙辭和敬辭,“令堂”是謙辭,“高見”是敬辭。

C.“征蓬”指飄飛的蓬草,在古詩中常用來比喻遠行之人。

D.漏,是古代計時的器具。“漏斷人初靜”中的“漏斷”指深夜。

二、(33分)

(一)課內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7~9題。(共9分)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已。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7.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選賢與能     與:同“舉”,推舉

B.故人不獨親其親  親:親人

C.女有歸      歸:女子出嫁

D.是故謀閉而不興  興:興起

8.下列各項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大道之行也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B.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吳廣者,陽夏人也

C.不必藏于己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D.力惡其不出于身也         其如土石何

9.下列對選文相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本文選自《禮記》�!抖Y記》是儒家經典“五經”之一。

B.文中“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時代的政治制度,可以理解為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

C.本文描繪了一個普遍仁愛、安定和諧的太平盛世,是當時社會現實的真實反映。

D.本文使用了對偶和排比的手法,形式上比較整齊,也能增強表意效果。

(二)課外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10~12題。(共8分)

陳霽巖賑①災

陳霽巖知開州,時萬歷初,大水,有賑。府下有司議,公倡議:極貧谷一石,次貧五斗,務沾實惠。放賑時公編號。貧者魚貫而進雖萬人無敢嘩者。公自坐倉門小棚,執(zhí)筆點名,視其衣服容貌,于極貧者暗記之。庚午春,上司行牒②再賑極貧者,書吏稟出示另報。公曰:“不必也!”第③出前點名冊中暗記極貧者,徑開喚領,鄉(xiāng)民咸以為神。蓋前領賑時不暇妝點,公盡見真態(tài)故也。                 (節(jié)選自馮夢龍《智囊•經務卷八》)

【注釋】①賑:救濟。②牒(dié):文書。行牒:發(fā)布文書。③第:只管,只。

10.用“/”給下面的文字斷句。(只畫一處)(2分)

貧  者  魚  貫  而  進  雖  萬  人  無  敢  嘩  者

鍏ㄥ浗涓€冭鏂囪瘯鍗�鍒嗙被姹囩紪
鍗庤缃戜笓娉ㄨ鏂�19骞达紒璇锋敹钘忔垜浠互鍏嶅け鑱旓紒
最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