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初中語文 > 中考試卷

宜賓市2018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語文試卷及答案

[移動版] 佚名

2.D(A.驚駭    B.即使      C.略勝一籌)

3.A

4.B(A項主語殘缺,刪掉“隨著”;C項成分贅余,刪掉“逾”或“以上”;D項語序不當,應為“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D(運用的是擬人手法。)

6.C(考中者稱為“舉人”,從《范進中舉》中可知。)

7.A(A“醉打蔣門神”是武松的故事。)

8.B(B均為通假字,通“披”,穿;A前通“無”,后為“逃亡”;C前為“使……聽到”,后為“聽說”;D前為“名詞作動詞,親近”,后為名詞“親戚”。)

9.A(A項均為“比”;B前為“把”,后為“因為”;C前為“將近”,后為“況且”;D前為“竟然”,后為“才”。)

10.C(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第Ⅱ卷  非選擇題(100分)

二、古代詩文(20分)

(一)(5分)

11.刑法政令雖然嚴厲,但人們卻沒有怨恨,是因為他用心公平而勸誡明確清楚。(“以”“明”各1分,句意1分)

12.(1)廣開言路;“開誠心,布公道”。(1分)(2)賞罰公正分明;“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善無微不賞,惡無纖不貶”(1分,兩句任答一句均可)。 

(二)(5分)

13.(1)飄飛的蓬草,(1分)比喻詩人自己(答“比喻漂泊的旅人,又泛指遠行之人”也可)。(1分)

(2)《使至塞上》抒發(fā)的是詩人只身出塞的飄零落寞、抑郁激憤之情。《從軍行》抒發(fā)的是從戎書生保邊衛(wèi)國的壯志豪情。(答出一點1分,兩點3分。)

(三)(10分)

14.默寫。

(1)夜闌臥聽風吹雨

(2)贏得生前身后名

(3)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4)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5)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6)參考示例: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三、現(xiàn)代文(30分)

(一)(18分)

15.(4分)

(1)關(guān)愛學生,甘于奉獻:每天放學送學生離校;為學生爭取過冬的衣物;為保護學生以致腿瘸;怕學生們上學不便堅持不撤點到最后。

(2)堅守崗位,熱愛教育:即使生活艱難也愿留在山區(qū)繼續(xù)教書;即使學校破敗、自己年老力衰,仍激情澎湃地教孩子們讀書。

(3)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生活簡樸,甘于清貧;一輩子當一位鄉(xiāng)村代課老師,不圖名不圖利,為了學生默默地堅守到最后。

(每概括出一點,并準確寫出理由得2分,答出兩點即滿分。若學生先綜合概括老師形象,再具體分析也可。)

16.(4分)

(1)環(huán)境描寫,交待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寫出山村學校的破敗與師生學習環(huán)境的艱辛。(2分)

(2)渲染出孤寂、無奈和悲涼的氛圍,奠定情感基調(diào),為下文教學點可能被撤銷埋下伏筆,也為學生“她”勸他離開作了鋪墊。(2分)

17.(6分)

(1)表達了對在艱苦環(huán)境中默默堅守和奉獻的老師的贊美與歌頌。

(2)提醒反思:決策部門決策時要充分考慮群眾實際需求,不搞 “一刀切”。

(3)提出了社會生活中諸多愿景與現(xiàn)實沖突時的矛盾現(xiàn)狀,啟人思考。

(1點3分,答出2點滿分。)

18.(4分)

認為最后一所學校被撤銷。理由可從以下角度思考:山區(qū)的學校環(huán)境確實不利于學生學習和成長;“她”認為自己的做法是希望為曾經(jīng)生活過的學校里的孩子和恩師謀福利:讓孩子們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讓恩師生活得更好;作為教育局長的“她”要落實縣委的相關(guān)政策決定等。

認為最后一所學校沒有被撤銷。理由可從以下角度思考:“她”感受到恩師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和執(zhí)著;“她”住在山區(qū)時,在與恩師、鄉(xiāng)親的交流中感知到她的做法并不符合當?shù)厝罕姷膶嶋H需要;“她”為自己只是一廂情愿“整合教育資源”而不能為鄉(xiāng)親父老和恩師帶去福利感到愧疚等。

(只答結(jié)果,沒有理由,不得分。如果兩方面都答,則選擇第一個答案給分。注意: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華語網(wǎng)說明:網(wǎng)頁為TXT文檔,無任何格式,僅供預覽,如果你需要二次校對過的doc試卷及答案請點此下載

⑩表達有一定個性特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