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游人去而禽鳥樂去 過中不至,太丘舍去
D. 醒能述以文者 皆披發(fā)文身
17.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A. 太守與客來飲于此 皆以美于徐公
B. 雜然而前陳者 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C. 醉能同其樂 其如土石何
D. 射者中,弈者勝 陳勝者,陽城人也
18.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xiàng)是
A.第①段介紹醉翁亭所在,由面而點(diǎn),先 “環(huán)滁”,后“西南”,望“瑯琊”,聞“水聲”,用聽覺置換視覺,一“回”一“轉(zhuǎn)”,方見亭子。
B.第③段太守頹然與眾賓喧嘩相映襯,既照應(yīng)首段太守“飲少輒醉”,又暗含眾人不知太守
優(yōu)樂之意,凸顯了作者被貶滁州后的愁苦和憤懣。
C.本文語言精美,運(yùn)用大量的駢偶句,增添了語言的韻律美;“而”和“也”字的巧妙運(yùn)用
把整齊的句子斷開,讓它帶上散文的韻味。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是點(diǎn)睛之筆,“醉翁”之 “醉”,不僅因太守酒量淺,更有沉醉于山水美、滁人和、吏政清等多重含義。
19.把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
(2)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
五、(2016·南寧二)
(二)刻舟求劍
楚人有涉①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②契③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 選自《呂氏春秋·察今》)
【注釋】①涉:渡。 ②遽(jù):急忙。 ③契:用刀刻。
20.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2分)
⑴其劍自舟中墜于水 自:___
⑵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止:_____
21.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
22.這個(gè)故事啟示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初中階段所學(xué)文言故事“________”也說明類似道理。(2分)
六、(2016·梧州)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9分)
三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shí)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shí),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23.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xiàng)是( )
A.略無闕處(闕,通“缺”) B.雖乘奔御風(fēng)(奔,這里指飛奔的馬)
C.其間千二百里(間,間隔,相距)D.哀轉(zhuǎn)久絕(絕,極)
24.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
A.不以疾也。 皆以美于徐公。
B.其間千二百里。 安陵君其許寡人也。
C.至于夏水襄陵。 賢于材人遠(yuǎn)矣。
D.春冬之時(shí)。 輟耕之壟上。
25.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文章先寫三峽的山的特征,再寫三峽不同季節(jié)的水的特點(diǎn),布局自然。
B.文章第三段以“春冬之時(shí)”領(lǐng)起,時(shí)易則景異,先揚(yáng)后抑,動靜相生,搖曳多姿。
C.文章語言精練,表現(xiàn)力強(qiáng),充滿生氣,如“清榮峻茂”,以極為凝練的語言狀寫了四種各具特色的景物。
D.文章采用了對偶句式,如“重巖疊嶂,隱天蔽日。”“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等。
26.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七、(2016·梧州)課外文言文閱讀(7分)
忽見層崖之上,有洞東向,余竟仰攀而上。上甚削①,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指攀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堅(jiān),踐之輒隕,攀之亦隕②,間得一稍粘者,繃足掛指,如平貼于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無援欲下亦無地生平所歷危境無逾此者。久之,先試得其兩手兩足四處不摧③石,然后懸空移一手,隨懸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懸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墜;又手足無力欲自墜,久之,幸攀而上。 選自《徐霞客游記》)
【注釋】①[削]陡峭 ②[隕]墜落 ③[摧]崩裂
2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意思。(2分)
⑴有洞東向( ) ⑵無逾此者( )
28.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