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初中語文 > 同步練習

《詩五首》關(guān)于練習

[移動版] 佚名

一 朗讀詩要注意節(jié)奏,正確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節(jié)奏可以按音節(jié)兼顧意義來劃分,例如“故人/具/雞黍”,“誰家/新燕/啄/春泥”。試準確劃分節(jié)奏,朗讀這五首詩。

誦讀是學習古詩的傳統(tǒng)作法,加強誦讀,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詩。
二 默寫這五首詩。

略。
三 體會這五首詩的意思,然后回答下列問題。
1.《歸園田居》中“但使愿無違”的“愿”指什么?

  這里的“愿”,除了可按課文注釋理解外,也可引導學生廣泛討論。教師不妨把《歸園田居》中另外四首詩告訴學生,特別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更可以看出作者當時的愿望?梢砸龑W生根據(jù)這些內(nèi)容進一步理解。
2.《過故人莊》中哪些詩句描繪了優(yōu)美寧靜的田園風光?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3.《錢塘湖春行》是通過哪些景物描繪西湖風光的?

通過“水面”“云腳”“早鶯”“暖樹”“新燕”“亂花”“淺草”“綠楊”“白沙堤”等等,描繪了西湖風光。
4.《書湖陰先生壁》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描寫自然景物?

擬人手法,將物擬作人:“一水護田”“兩山排闥送青來”,寫出了水和山的情態(tài)。
5.《游山西村》中哪兩句流傳最廣?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句詩的?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寫山西村山環(huán)水繞,柳暗花明,一派花團錦簇的景象,用來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時會生出許多希望。對這兩句詩的理解,只要意思對即可,不必絕對一致。

《詩五首》教學建議
一、教學古詩詞,要著重指點學生領(lǐng)會詩詞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對詩句含義適當講解,不宜作繁瑣、過細的分析。
二、要指導學生朗讀這五首詩,要求能正確背誦、默寫。
三、關(guān)于古代詩詞教學的建議。

性情的涵養(yǎng)和想象力的培植,在教育上是重要的項目……涵養(yǎng)和培植必須有所憑借,而最好的憑借便是詩歌!屗麄(指學生)與古人的所思所感接觸(那所思所感雖是古人的,可是歷久常新,仍然使后代人感到親切),涵養(yǎng)和培植的收效自當更多。

……

一些不易了解的詞語,當然要由教師先給講明;其余的最好讓學生自己去體會。詩歌的意義和情趣往往在字句之外;單就字面解釋,就同胡亂嚼橄欖一樣,沒有多大滋味;通過字句體會情趣,滋味才雋永。體會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兒:第一,在于透徹地了解字句;第二,在于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去推見詩人的經(jīng)驗。這兩層功夫,小學生當然未必能夠到家;但是必得讓他們試著去做。體會得確切,經(jīng)教師給他們評定,他們便有自己發(fā)現(xiàn)的愉快;體會得不對,經(jīng)教師給他們糾正,他們的印象就比隨意聽講深切得多。每首之后附有解說,是供給教師參考的。先讓學生自己體會,然后教師與他們討論,給他們指導,討論和指導的方法大致如解說。我們并不希望教師按照解說,全部講給學生聽。學生體會出來了的,當然不必講。他們說的話雖然與解說不同,意義卻彼此一致,教師也可以不講,不必拘泥于解說。詩歌的講授,重在陶冶性情,擴展想象力;如果抓住精要之點,指點一兩句話也許就足夠了,不一定需要繁復冗長的講說。

每首講授之后,最好讓學生熟讀。這與他們自己的體會和教師的指導有關(guān);二者都做到了家,他們便嘗到詩中的滋味,不待強迫,他們自然樂于熟讀。熟讀了的詩歌,在休閑時間復誦一回,像他們常常唱一回歌一樣,對于他們心靈上的補益是無限量的。

                       (葉圣陶《小學生詩選·序》)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