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份不錯的導學案,方便、實用、難易適度。 " />

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教案 > 教育資源 > 九年級語文教案

《星星變奏曲》導學案

[移動版] 龍的故鄉(xiāng)

 

詩歌的基本輪廓是什么樣的?又是怎樣變奏的?  

提示學生,這些反復的詩句就是結構標志,就是詩的基本輪廓。并引導學生思考這些詩句之間是否有不同之處! 

明確:“如果……誰不需要………誰還會……誰不愿意……誰不愿意……”和“如果……誰還需要……誰還會……誰愿意……誰愿意”! 

分析:“如果……誰不需要………誰還會……誰不愿意……誰不愿意……”和“如果……誰還需要……誰還會……誰愿意……誰愿意”! 

明確:“如果……誰不需要……誰還會……誰不愿意……誰不愿意……”是肯定句,而“如果……誰還需要……誰還會……誰愿意……誰愿意”是否定句。前一詩節(jié)是肯定結構,而后一詩節(jié)是否定結構! 

3.品一品  

指名學生朗讀“誰不愿意……”至“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體會詩中描寫的情境,探究下列問題:  

(1)詩人用“柔軟得像一片湖”來形容夜晚。這給你怎樣的感受?  

明確:“柔軟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寧,平靜、柔和、溫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語言表達出來。給人以溫柔如夢的美好感覺! 

(2)“鳥落滿枝頭”與“星星落滿天空”的聯(lián)想與類比,表現(xiàn)了怎樣的意境?  

明確:“鳥落滿枝頭”,點綴在繁密的樹林間,周圍的環(huán)境一定是無人攪擾,十分寧靜的;“星星落滿天空”的情境必定出現(xiàn)在晴朗的夜間,雖然星星視覺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熱鬧,反而襯托出心情的寧靜、閑適、自在。這兩種情境在形態(tài)上有相似之處,都只有在心境寧靜時才能觀察體會得到,因此勾起詩人的聯(lián)想與類比。而春天“鳥落滿枝頭”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滿天的情形更顯生機,更富有直觀的動感和美感。“鳥落滿枝頭”與“星星落滿天空”的聯(lián)想與類比,更生動地表現(xiàn)了“光明”的美好! 

(3)“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來”與“—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這兩句詩在語意上存在著怎樣的關系?詩人為什么用“閃閃爍爍”來形容聲音?  

明確:“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來”與“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這兩句詩,分別從聽覺上和視覺上描寫聲音的隱約、白丁香的朦朧,將人們帶入一種令人陶醉的朦朧迷離的美好意蘊。表現(xiàn)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詩人用“閃閃爍爍”來形容聲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因為聲音—會兒入耳,一會兒消失,一會兒清晰,—會兒模糊的感覺與視覺上“閃閃爍爍”的感覺是相通的。這是以形容視覺的詞語來表現(xiàn)聽覺,以視覺感來突出對聲音的時斷時續(xù)、隱隱約約的真切感覺。  

四、結合目標,有效訓練  

1.寫一寫  

試仿照這首詩的“如果……如果……”或“誰不愿意……誰不愿意……”的句式寫幾句話,表達一種期盼或愿望! 

示例:如果我是一座高山,就讓我矗立在祖國的最邊緣,幫助戰(zhàn)士們守衛(wèi)著祖國的大門。如果我是一條小河,就讓我流淌在母親的心底里,幫助孩子們撫慰著母親的心靈……  

2.亮一亮  

亮出自己的仿寫成果,共同提高  

【拓展檢測案】  

(一)課內閱讀  

閱讀下列文字,回答文后問題! 

星星變奏曲  

如果大地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光明  

誰還需要星星,誰還會  

在夜里凝望  

尋找遙遠的安慰  

誰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詩  

每個字都是一顆星  

像蜜蜂在心頭顫動  

誰不愿意,有一個柔軟的晚上  

柔軟得像一片湖  

螢火蟲和星星在睡蓮叢中游動  

誰不喜歡春天,鳥落滿枝頭  

像星星落滿天空  

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來  

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  

如果大地每個角落都充滿了光明  

誰還需要星星,誰還會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燒  

尋找星星點點的希望  

誰愿意  

一年又一年  

總寫苦難的詩  

每一首是一群顫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蓋心頭  

誰愿意,看著夜晚凍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風吹落一顆又一顆瘦小的星  

誰不喜歡飄動的旗子,喜歡火  

涌出金黃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時候——升起  

去照亮太陽照不到的地方  

1.你認為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__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的追求、對自由幸福生活的渴盼,也流露出淡淡的無奈之情。   

2.詩人用“柔軟得像一片湖”來形容夜晚,這給你怎樣的感受?  

既表現(xiàn)出夜晚的寧靜與溫馨,月光的柔和與淡雅,更能把一個靜夜中心靈的不平靜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3.作者把“鳥落滿枝頭”比作“星星落滿天空”,你認為二者有哪些相似之處?  

都有數(shù)目眾多、紛繁復雜、變化多端、引人注目之感  

4“誰不喜歡飄動的旗子,喜歡火/涌出金黃的星星”中的“涌出”改換成“冒出”或“跳出”,好不好?為什么?  

不好!坝砍觥币辉~能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星星”出現(xiàn)的多、快,而“冒出”和“跳出”就沒有這種效果。  

(二)課外閱讀  

七子之歌  

聞一多  

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真姓?  

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  

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我的生母!  

請教我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1. 本詩中詩人將祖國和澳門比作什么?這樣比喻有怎樣的深意?  

母親和兒子;這樣的比喻形象深刻的揭示了兩者之間的親密關系。  

2. 詩中“我”和“你”分別比喻什么?以第一人稱“我”作為抒情主體,以第二人稱“你”作為抒情客體,這樣安排有什么抒情效果?  

“我”代指祖國,“你”代指澳門。這樣寫詩抒情效果真切、誠摯而強烈。  

3. 你如何理解詩中劃橫線句子的含義?  

表達了澳門人民對被侵略的痛恨和對祖國母親的無限愛戀、忠誠! 

4. 全詩最后一句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表達澳門人民渴望回歸祖國懷抱的迫切心情! 

欄目熱點
熱評資源
最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