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勸學》課堂實錄為轉(zhuǎn)貼,作者為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新寨高級中學 劉黎靜,在此謹表誠摯的謝意. " />

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教育資源 > 教學實錄

《勸學》教學實錄

[移動版] 劉黎靜

導入新課:大家認真品讀這段文字,注意它表達上的特點。

投影顯示:

平淡是一枚青橄欖,初嘗時,似沒什么滋味,細細咀嚼,卻回味悠長。

平淡是一本冗長卻富含哲理的大百科全書,每天翻閱它,都會有新的收獲,而用心讀它越多,心靈的幽潭就越是充盈多彩。

這段文字讀起來感覺如何?

生1:很形象,生動。

生2:意味深長。

師:說得很好。但是,平淡是一種感覺或者說是一種境界,應該是比較抽象難以表述的,但這兩段話卻沒有這個感覺。原因何在?注意表達上的特點。

生3:用了比喻修辭。把平淡比成青橄欖,比成一本大百科全書。

師:非常正確。意義因比喻而精警,文段因比喻而連貫有勢,可謂文采煥發(fā)。假如,用比喻來證明不易理解的事物或深奧的道理會有什么效果呢?好,我們言歸正傳。

大家考慮:《勸學》是一篇什么性質(zhì)的文字?

生4:說理性散文。

師:好。這類文駕馭不好很容易流于枯燥單調(diào),但這篇文卻形象清晰,膾炙人口,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傳誦不衰。比喻的論證方法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今天,我們就把比喻論證作為解讀此問的一把鑰匙。

板書:

學習重點:

1、理解思想內(nèi)容。

2、學習論證方法,突破比喻論證。

大家先齊讀課文。注意節(jié)奏。比如:學/不可以已。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齊讀課文。)

師:這篇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生:(大聲齊答)學不可以已。

師:是作者直接提出的嗎?

生5:不是,是借“君子”之口提出的。

師:有什么好處呢?

生5:(遲疑地)好象更有點說服力吧。

師:不是“好象”,而是“就是”,君子是指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那么這樣的人說出來的話是不是更有權威性,更有說服力呢?當然如此。

師:同學們再考慮,“學不可以已”,這句話包含哪些意思呢?

(一分鐘考慮,找一個中等學生回答。)

生6:學習很重要。

生7:學習應該有的態(tài)度和方法。

師:這兩位同學談的都對,如果把他們的回答結(jié)合起來就更完整了。這個觀點里包含著這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學習意義很大,所以不可以已,一是學習的態(tài)度和方法就是不可以已。

師:再考慮,課文有幾個分論點?

生:(齊答)三個。一是學習的意義,一是學習的作用,一是學習應有的態(tài)度和方法。

教師同時板書:

意義;作用;態(tài)度和方法。

師:下面我們就具體討論課文是如何運用比喻論證來證明這些分論點的。找同學背誦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學習的意義”。

(生大聲背誦。)

師:大家說她背的好不好?

生:(很高興地)好!

師:字正腔圓,聲音洪亮。熟讀成誦對我們培養(yǎng)語感提高閱讀能力大有好處,希望同學們都能養(yǎng)成背誦名篇的習慣。下面我們看這段都用了哪些比喻?是從哪些方面來論證的?

生9:青,冰,輪,木,金等五個比喻。

師:這五個比喻是不是從同一個方面論證的?這些比喻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生9:青和冰的比喻之間用了分號,它們兩個之間是并列關系,說的是一個方面。

師:(鼓勵地)好,那你看看講的是什么問題?

生9:青和冰經(jīng)過一定的變化都比原來有了提高。

生10:也就是說,客觀事物經(jīng)過一定的變化之后,比原來有了提高,有了發(fā)展。

師:說的非常正確。那么,它比喻學習中的哪個問題呢?

生6:人經(jīng)過學習可以提高自己。

師:講中要害。(板書:提高自己)輪、木、金的比喻又說明什么問題呢?注意它們前后的變化。

生11:(急不可待地)客觀事物經(jīng)過人工改造可以改變原來狀況。人通過學習可以改變自己。

師:(高興地)很好,這個同學由前一個推論的得出馬上就能聯(lián)系到這個推論的得出,觸類旁通,很不錯。對,這三個比喻談的就是這個道理(板書:輪、木、金──改變自己)下面結(jié)論的得出就是水到渠成了。大家齊讀。

生: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師:荀子認為人的知識品德才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斷改造獲得的。表現(xiàn)了他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

同學們齊背第三自然段,看看學習有什么作用呢?

“吾嘗終日而思矣”預備起──

(生齊背,教師巡視,并和學生一起背誦。)

師:看來同學們都下了一番功夫。背得不錯。不過個別同學明顯地信心不足,課下還要下功夫。

同學們看,這段文字句子形式有何特點?

生12:結(jié)構差不多相同,(有點猶豫),兩兩相對。老師,你看──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其他生皆笑了。)

師:你看,有理有據(jù),答得很好,大家鼓勵一下。

(生齊鼓掌。)

我們句子形式著手,看看,此段用了幾個比喻,這些比喻有什么關系,是不是論證了同一個觀點?

(給一分鐘時間。)

生6:五個比喻。“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見”“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者”“假舟楫者”談的是同一個問題──“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生3:我覺得第一個比喻好象與其它四個不太相同。和它對稱的句子不是比喻句。

師:這個同學觀察得很細致。其它四個比喻兩兩相對,只有這個與眾不同。這個比喻是和前句話聯(lián)系緊密的。

生5:是比喻證明第一句的吧?

師:非常正確。“望不如登高,終日思不如須臾學”,從形式上就可以推斷出來。

下面我問大家一個問題:寫“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者”“假舟楫者”這四個比喻為什么強調(diào)“臂非加長”“聲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生沉默,思考。)

師:(提示)這四種做法取得了什么效果?

欄目熱點
熱評資源
最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