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一
語文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間的雙邊活動,它要求達到教師“主導”與學生“ 主體”的有效統一。
作為教師,在課前要對教材進行合理的加工和重新組織,以便將教材內容轉變成學生最易吸收的知識結構;課堂上,教師要進行系統的講授,力求做到“精講”,化抽象為形象,化復雜為簡明,力求體現“導” 字。然后,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練習,針對問題,主動地討論探究,力求做到“多練”,多練這個過程實質是學生參與、內化、運用的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允許學生們以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解決問題,而不刻意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和標準性。
這樣,“精講多練”就可以促使師生雙方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共振體”。
范例二
1、本課設計意在讓學生初步了解中國戲曲,所以沒有過多涉及川劇表演藝術,包括“變臉”絕技,而是將學生引向文本,通過閱讀體會戲曲劇本的特點�!白兡槨钡暮x在本課中主要是水上漂的思想感情由喜到怒再到哀的變化,這樣就使學生的探究更有針對性,更貼近文本。
2、有意識地讓學生將本課與《威尼斯商人》進行對比,體會英國經典詩劇與中國戲曲的異同,從中了解劇本的多樣化。
3、恰當地將當地戲曲代表作引入課堂,學生對家鄉(xiāng)戲曲的興趣超乎教師的預期效果,有效地加深了學生對家鄉(xiāng)特色文化的感情。
范例三
本課是同學們初次接觸戲曲,立足于劇本閱讀教學,教同學學會看戲曲劇本,并了解川劇中“變臉”這一絕活。在快速默讀后概述劇情,引導同學熟悉劇情,在此基礎上,研討水上漂和狗娃之間的矛盾,從而掌握劇情和戲劇抵觸。并能結合戲曲的特點,引導同學欣賞戲曲語言,體會它們所表達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范例四
《變臉》是我國新時期文學中一部優(yōu)秀的戲曲作品。課文節(jié)選的是其中的第二場。這場戲描寫了水上漂發(fā)現狗娃是女孩,要將她拋棄而最終又將她收留的一段曲折。這場戲,情節(jié)起伏跌宕,矛盾抵觸尖銳,動人心魄,扣人心弦;人物形象鮮明,注重細節(jié)刻畫、心理刻畫,展示人物的精神狀態(tài)和感情抵觸,給人以強烈的情感震蕩和精神沖擊;戲曲語言既高度個性化,又高度生活化,唱詞真切動人,對白自然流暢;思想上注重破除重男輕女的世俗觀念,引發(fā)人們對造成劇中人物悲劇命運根源的深層考慮。以上這些都體現了作者戲曲創(chuàng)作的深邃的人文思想和深厚的藝術功力。
教學本文,我注意引導同學在熟悉劇情的基礎上,掌握人物之間的矛盾抵觸;欣賞戲曲語言,體會它們所表達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悉心體會劇中的細節(jié)刻畫,心理刻畫,學習戲曲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通過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導同學欣賞《變臉》的情節(jié)美、形象美、語言美、手法美;深層探究,正確理解水上漂的重男輕女的世俗觀念。
課堂教學我采用了文獻法、演讀法、討論法、鑒賞法,充沛提高同學的參與意識,初步培養(yǎng)同學欣賞戲劇文學的審美情趣。
范例五
1、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借助工具書,讓學生完成生字詞的自學;動筆墨讀書,用圈點批注法完成對內容的自學;用討論交流法,實現對自學內容的反饋與糾正。
2、鼓 勵學生大膽質疑問難,培養(yǎng)學生探究學習能力。創(chuàng)設平等民主的自學氛圍,讓學生在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中敢于質疑問難;利用信息資源進行探究學習,學會在主動探索實踐中獲取知識。
3.在學生自學中,實現教師角色的轉換。
范例六
第一、整節(jié)課緊緊抓住戲劇的特點──矛盾沖突,有序安排教學程序。尤其值得我們學習的是,整節(jié)課巧妙地活用了“變臉”這一題目,根據情節(jié)的發(fā)展給人物畫“臉譜”,從而透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緊緊“圍繞文本”,“解讀文本”、“ 分析文本”、“揣摩文本”,思路清晰,這是處理教材的絕好的方法,給學生留下了很大的思維空間。
第二、體現了本節(jié)課的有效性,具體表現在剔除了“花里胡哨”的所謂的細枝末節(jié),而是緊緊抓住閱讀的要素,給學生及時地技巧點撥:如標題的作用,用一兩個詞語概括,揣摩文中主人公的情感變化,概述故事情節(jié)等,都給學生作了很好的指導和點撥作用,這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充分挖掘生活素材,如劉德華學變臉不成的原因,自然引出課文,還有那位高素質的學生,學川話朗讀,都讓師生們大開眼界。生活,是一本無字的書,這樣做,能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自然,增強他們“大語文” 的意識,真正成為語文的改革者。
如果讓我“花”里找“刺”的話,我想說點不成熟的看法:雖然學川話朗讀的學生讀得有聲有色,但我認為一堂好課,教師應該允許學生失敗,嘗試讓其他的學生讀,不一定用川話,用普通話也行,只要讀出個性,讀出語境未嘗不可,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