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高中語文閱讀訓練 > 現(xiàn)代文閱讀 > 高二語文閱讀試題

郭瑾《沈從文在北京》高二傳記閱讀題及答案

[移動版] 作者:飄零書生604
郭瑾《沈從文在北京》高二傳記閱讀題及答案

面對姐夫田真一的質(zhì)問,沈從文說:“在鄉(xiāng)下做老總有出息?可是我怎么做下去?六年中我除了對被殺的和殺人的留下個愚蠢殘忍的印象,什么都學不到!……我想讀點書,半工半讀,讀好書救救國家。這個國家這么下去實在要不得!”

聽了沈從文一番話,田真一不覺微笑著,極誠懇地對沈從文說:“好,憑你這點膽氣,就有資格來北京城住下?墒俏业酶嬖V你,既為信仰而來,千萬不要把信仰失去!”

沈從文住在酉西會館里,開始來北京后第一階段的自學。每天早上吃兩三個饅頭、一點泡咸菜,就一頭扎進京師圖書館。到了冬天,北京氣溫降到零下十幾度,沈從文仍然穿著薄薄的單衣。圖書館不開門的日子,他便呆在會館里,鉆進被窩,看隨身帶來的那本《史記》。

后來,在自己的“窄而霉小齋”里,沈從文開始無日無夜地伏案寫作。投出后的文章卻如石沉大海。

1923年12月,魯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發(fā)表了題為“娜拉走后怎樣”的演講。他說:“自由固不是錢所能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

魯迅所說的危機,其時正降臨到沈從文身上。

深秋的北京,刮起大風,塵沙遮天蔽日,昏黃的陽光在空中凄慘慘地閃爍,沈從文獨自彳亍街頭,又是一天沒有吃東西了。一支奇怪的隊伍從他身邊走過。最前面的是一個軍人模樣的人物,手里搖搖晃晃舉著一面小白旗,身后跟著七八個面黃肌瘦、衣衫襤褸的同胞。

拿旗的人打量著沈從文,無所謂地笑笑說:“跟我們走, 有飯吃!鄙驈奈谋愀疥犖楹竺。隊伍在一處停了下來,然后人們依次到一張桌子前面押按手印。快輪到沈從文時,他瞧見了放在桌子上供人畫押的表格,趕緊悄悄離開了隊伍,帶著失望轉(zhuǎn)回他的“窄而霉小齋”。

他明白,那個舉白旗的人物,是招兵的,跟在他身后的同胞正準備去賣身當兵。他暈乎乎地走著,心里涌起悲憤,同時纏夾著理不清的混亂。

1924年冬,沈從文于百般無奈中, 懷著一絲希望,寫信向郁達夫傾訴自己的處境。 11月13日 ,郁達夫來看望沈從文了。這一天,外面正紛紛揚揚下著大雪。郁達夫推開了那間“窄而霉小齋”的房門。沈從文身穿兩件夾衣,用棉被裹著兩腿,坐在桌前,正用凍得紅腫 的手提筆寫作。

郁達夫默默地聽了沈從文傾訴自己來北京的打算和目前的處境,瞧瞧沈從文的神色,郁達夫一切都明白了。 他站起身來,將脖子上的一條淡灰色羊毛圍巾摘下,撣去上面的雪花,披到沈從文身上。然后邀請沈從文一道出去,在附近一家小飯館吃了頓飯。結(jié)賬時,共花去一塊七毛多錢。郁達夫拿出五塊錢付了賬,將找回的三塊多錢全給了沈從文。一回到住處,沈從文禁不住伏在桌子上哭了起來。

半個世紀以后,郁達夫的侄女郁風拜訪沈從文時,兩人曾談及這件往事。郁風說:“沈先生對我說這話時已經(jīng)是70多歲的老人了,但他笑得那么天真,那么激動,他說那情境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三個月后,沈從文在《晨報副刊》上發(fā)表了散文《遙夜——五》。文章敘述了自己乘公共汽車的一段經(jīng)歷,在將自己與有錢人的對比中,訴說自己窘迫的處境和內(nèi)心感受到的人生痛苦和孤獨。這篇文章被北京大學教授林宰平看到了。他托人找到沈從文,邀他到自己家去談天。這陌路相逢的一老一少,談了整整一個下午。得林宰平介紹,沈從文終于得到了一份工作——去香山慈幼兒園圖書館做了一名辦事員。

1980年,美國一位學者金介甫在北京訪問沈從文時,曾這樣問他:

“您為什么1922年來北京?”

“我想獨立!

“我并不是為吃飯和做事來北京的!”

到1926年,他的作品已經(jīng)獲得了較多的發(fā)表機會,沈從文走完了最初階段的創(chuàng)作歷程。

(選自 《沈從文傳》有改動)

11.下列對傳記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囊豁棧?nbsp;  )(3分)

A.看到當時軍隊殺人成風的惡行,沈從文離開了湘西。他在北京開始求學和寫作,但不久生活的艱辛讓他開始對生活絕望。

B.由于饑餓、貧窮,有人為了有口飯吃,而選擇了賣身當兵。這與沈從文通過半工半讀的方式去救國的想法矛盾,所以他只好忍著饑餓,悄悄離開了。

C.“深秋的北京,刮起了大風……凄慘慘地閃爍”既交代了當時惡劣的氣候,又烘托出了沈從文在北京城追求奮斗時的孤獨無助和生活上的凄苦。

D.文章采取插敘的方式,真實再現(xiàn)了沈從文與郁達夫侄女的對話,以及美國學者對他的采訪,這對塑造沈從文的形象起到了很好的補充作用。

12.談到“魯迅所說的危機,其時正降臨到沈從文身上”,這里的“危機”指什么?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13.在談到與郁達夫的交往時,沈從文“笑得那么天真,那么激動,他說那情景一輩子也不會忘記”,請簡要分析其原因。(8分)

14.在湘西時,沈從文做的是“老總”,但他卻跑到北京忍饑挨凍,受凍受寒。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請結(jié)合全文回答。(8分)

參考答案:

11.C(要在整體把握文本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歸納。 A項,“生活的艱辛讓他開始對生活絕望”有誤。由全文看,沈從文生活窘迫,后來內(nèi)心有過黯淡,甚至悲憤,但未曾絕望。B項,對沈從文離開原因的分析有誤,他離開是因為看清了這是在畫押賣身當兵,這與他追求獨立、讀書救國的思想相矛盾。D項,“再現(xiàn)了沈從文與郁達夫侄女對話”錯誤。)

12.危機指經(jīng)濟上的危機。(2分)作用:表明當時沈從文生活上的極度窘迫;引出下文,沈從文在饑餓中幾乎要跟著招兵的人去賣身畫押。(4分)

13.①與郁達夫侄女的談話使沈從文想到了當年郁達夫?qū)λ膸椭臀拷。②那個時候是沈從文生活最窘迫,內(nèi)心最孤獨痛苦,最需要慰藉的時候。③事情雖然已經(jīng)過去很多年了,但依然讓沈從文滿懷感激。(每點2分,表達準確流暢1分)

14.贊成沈從文的做法。他這樣做,是有著高遠的理想基礎的,他是為了能夠讀好書,去救國家。這表現(xiàn)出他好學,銳意進取的一面。在舊部隊中學不到想學的東西,就毅然離開,即便吃苦,也堅持追求。這是一個有理想、有信仰的人的做法。一個人要獨立,不能只為吃飯著想,要為信仰而奮斗。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