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高中語文閱讀訓練 > 現(xiàn)代文閱讀 > 高三語文閱讀試題

《不言之美,不是以沉默的方式去休物》高三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

[移動版] 作者:飄零書生604
《不言之美,不是以沉默的方式去休物》高三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

不言之美,不是以沉默的方式去休物。不言不足不說話,而是放棄“人之言”,達到“天之言”的境界!疤熘浴蹦耸遣灰匀说闹R去言說,而以生命的本相去呈現(xiàn)。

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边@句話是傳統(tǒng)美學不言之美的一個代表性觀點。這句話有三個理論層次:其一,不言之美作為一種“大美”,不與“小美”相對,它是根本的美,是美的本體:其二,天地以“不言”為美的根本特點,美的創(chuàng)造就是復歸自然之道,故以“不言”之美為美的最高準則:其三,天地之美并非與人的世界無關,在中國哲學中,天地不是純然外在的物質世界,它是人的生命所映照的世界。

《莊子》一書共使用“美”52次,其中多處含有哲學意義。它將美分成兩種類型:一是一般的美,這是相對的美:一是道之美,這是絕對的美。前者稱為小美,后者稱為大美,或者至美。前者屬于人的理性的視界,是人的語言可以表達的。而后者不涉人的理性,是人類語言所不可分別的渾然之美,是不言之美。前者是人為之美,后者為造化之美。在莊子看來,美是一個自然呈現(xiàn)的世界,美是不可說的,可說則非美。有言的世界是語言可以描述的世界,語言的有限性決定它無法真實反映這個世界。所以莊子認為有言之美一定是有限的、相對的,不完全的、片面的。而不言之美中,沒有外在的審美。

有外在的審美,就是認識,是觀照者對對象的認識,不言之美排除這樣的對象存在的可能性。這樣的美只能通過體驗妙悟而獲得。在莊子看來,一般美是知識的判分,是有分別的美:而大美則是超越知識,是無分別的美。一般美不脫主觀性,而主觀視界下的美則不是真美。一般美受制于主體知識的局限,那位因大雨高興而跳躍的河伯,“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這樣的美的結論帶有虛幻不實性。一般美是一種局部的、片面的美而不能達到“共美”。一般美都有標準,而無言之大美是沒有具體標準的。

從根本上說,莊子以為不言之美為絕對之美,為美的本體。以知識去解說天下,到底是“小識”;而無知無識,心中混茫,葆純全之志,這就是大識。大識就有大得,大得有大美。大美便只在不言中。顯然,莊子承認有一個絕對的美的本體,而美的創(chuàng)造應該循此為道。一切自然顯現(xiàn)的都是美,而這美都根源于“不言”的美的本體。

      (選自朱良志《中國美學十五講,有刪改)

1.與“不言之美”有關的內容,下列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項是(3分)

A.不言之美既是根本的美、絕對的美,又是美的本體。

B.不言之美是人類語言所刁;可分別的渾然、造化之美。

C.不言之美是可以部分通過知識體驗妙悟而獲得的。

D.不言之美是排除外在審美的、沒有具體標準的美。

2.下列對原文相關段落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第—段從否定對“不言之美”中“不言”的錯誤理解入手,提出“天之言”的正確呈現(xiàn)方式,即以生命的本相去呈現(xiàn)。

B.第二段指出“不言之美”的三個理論層次,即確立它的本體的地位,它是美的最高標準,天地之美與人的世界相關。

C.第三段指出莊子將“不言之美”和—般的美分別稱為“大美”和“小美”,并從不同角度對它們進行了區(qū)分。

D.第四段從根本上對莊子的“不言之美”再做闡述,指出不言之美是美的本體,無知無識,就是大識,就是大美。

3.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項是(3分)

A.有具體標準的美,是知識之美,是有言之美,不是真美、大美。

B.美的創(chuàng)造就是復歸自然之道,故不言之美也可通過人的努力而實現(xiàn)。

C.莊子認為絕對的美帶有虛幻不實性,一般美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

D.知識是人達到“不言之美”境界的最大障礙,去除知識,則可到達。

1.【答案】C【解析】原文的表述為“這樣的美只能通過體驗妙悟而獲得”,“而大美則是超越知識”,由此可以判斷是無法通過知識體驗妙悟獲得的。)

2.【答案】D【解析】判斷有誤:無知無識,葆純全之志,方是大識;有大識方有大美,并非“就是大美”。)

3.【答案】A【解析】B“美的創(chuàng)造就是復歸自然之道”中的“美”指的是“不言之美”,而“可通過人的努力而實現(xiàn)”的是人為之美,由此可見說法錯誤。C莊子認為一般的美帶有虛幻不實性,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D結論過于武斷。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