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xué)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閱讀世界 > 現(xiàn)代文閱讀 > 散文隨筆

梅蘭竹菊賦

[移動版] 作者:佚名

梅蘭竹菊賦

贊梅

梅,在梅蘭竹菊“四君子”中梅被排在最前,這大概與她在一年四季中趕在東風(fēng)之前向人們傳遞春的消息,被譽為“東風(fēng)第一枝”不無相關(guān)。

梅向來也是被歌詠得最多的花兒之一。有名的就有陸游的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fēng)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在陸游的詞里,梅倒是寂寞得很,是寄托了文人的一種孤芳自賞,有文人清高的含義。與陸游詞相比,我還是更欣賞毛澤東的《詠梅》,“它在叢中笑”、“猶有花枝俏”,奔放、燦爛、熱烈,充滿活力。

我以為,梅之本性,還是情趣盎然得好,如果有大雪相交輝映,紅白相間,猶如一位清亮女子立于眼前,算得是人間妙景。“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想象著人花相映的美麗,實在是在于言說之外的一種意境。

去年春節(jié)期間,友人看我在醫(yī)院里呆久了有些郁悶,于是就駕上了高速,帶我去游“靈峰探梅”。位于杭州西湖之西,靈峰山下的青芝塢,為西湖著名賞梅勝地的靈峰,于后晉開運年間建有靈峰寺,并有翠微閣、眠云堂、妙高臺、洗缽池等組成一組人文景觀。萬歷初年,寺敗僧散,僅存殿宇。清嘉慶年間,浙江都衛(wèi)蓮溪重修靈峰寺,四周植梅百余株。宣統(tǒng)元年周夢坡又植梅三百株,此處便成為賞梅佳地,故名“靈峰探梅”。

踏進(jìn)梅園,疏花點點,清香遠(yuǎn)溢的梅花,令人心曠神怡。梅花不畏嚴(yán)寒,迎風(fēng)傲雪,獨步早春,幽香獨韻,濃而不艷、冷而不淡,那疏影橫斜的神韻和清雅宜人的馨香,是其他花卉所無法相比的,她于冰寒風(fēng)雪中顯出的不屈精神和頑強意志,歷來被人們當(dāng)以崇高品格和高潔氣質(zhì)來歌頌,她于凌寒留香的品性令我深深鐘愛與敬佩。

探梅回來,我好像是精神了許多,信心實足,這多是梅花的高潔、典雅、冷峭、堅貞感染了我,是她的冷不畏寒凍、迎雪傲展、堅忍不拔的頑強意志給了我深深地啟迪。

我之所以贊梅,就贊她錚錚鐵骨、浩然正氣、斗雪傲霜、獨步早春的精神。

賞蘭

在我出嫁后,沒再精心養(yǎng)過蘭花,蘭花是我生活中最少的一種植物了。最近,知我喜愛蘭花的好友,不知從哪里給我弄來了一盆金邊蘭,讓我好一陣激動。

我養(yǎng)蘭花,并不是因為蘭花的名貴,養(yǎng)成一盆好蘭花,到市場出手那可觀的價值,而是因為蘭花有那淡淡的幽香,是我心之喜愛。有那么一盆蘭花擺在室中,看一眼總能讓我想到,一個人就該像蘭花那樣,不管地位高低,能力大小,富裕貧寒,都該靜靜地釋放自己的原味,哪怕這種味道淡得別人根本都聞不到。

先不說蘭花有“吹氣如蘭”、“空谷幽蘭”之類的外形比喻,光是對蘭花的品格之喻,文人墨客們喜歡將蘭花比作謙謙君子,說它是“終年不凋,幽香清遠(yuǎn),神靜韻高”,對它可算是推崇備至。宋代畫蘭花的人多,據(jù)說蘇軾就曾畫過蘭花,而且花中還夾雜有荊棘,寓意君子能容小人。南宋初期,人們常以畫蘭花來表示一種宋邦淪覆之后,不隨世浮沉的氣節(jié),當(dāng)時的趙孟堅和鄭思肖,被同稱為墨蘭大家。蘭花名列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確也實不為過,蘭的形態(tài)賢淑,花香幽遠(yuǎn),被譽為“香祖”。

《家語》中說:“孔子曰與人善交,如入藏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俱化!本褪钦f與正人君子在一起,如在養(yǎng)蘭花的房間里,被香氣所化。蘭花不驕不媚,氣質(zhì)超凡脫俗,深受人們的鐘愛,在人們心中,蘭花是真誠、美好的象征,有君子之風(fēng)。不過,我認(rèn)為,在今天看來中華民族的美德應(yīng)在銳意進(jìn)取,而不在于清幽獨雅人人皆是飄逸君子,君子之行多是刻意做出來的,而蘭花之香卻是自然抒發(fā),細(xì)思起來,君子這稱呼不太切意,似有抹殺了蘭的自然美感。對于蘭,我寧愿將之當(dāng)作一個優(yōu)雅的女人,那種氣質(zhì)高雅,閃爍著智慧,懂得自愛的美人,亭亭玉立,芳心可可,親睹芳容,令人心曠神怡。

喜竹

竹在我們江南,是最常見的了。所以我對竹,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好奇。我曾也養(yǎng)過文竹,也說不清因它不能與竹筍成長的自然竹的氣節(jié)相比,還是因為客觀上的種種造成,終于還是放棄了它,在我的辦公桌上,再也見不到我養(yǎng)了幾年的那盆文竹了,但也不以為憾,我總感到文竹不是我心中真正的竹。

我喜歡真正的竹,倒不全是因為竹的氣節(jié),而是因為竹身上無一不是寶,可謂是功能齊全,妙用多多,人們可以根據(jù)各自實際需要對竹資源充分開發(fā)利用。你可以選一根細(xì)嫩堅韌的小竹,做成簡易的魚桿;你可以選一根粗細(xì)適中的竹子,在自家的涼臺上隨意那么一擱,它就成了涼衣服曬被子的好幫手;你可以將一些老竹根洗凈自然吹干,然后按照自己的喜好制成實用的竹根飾品;你可選一段竹做成筆筒點綴自己的書桌;竹制家具、竹制農(nóng)具、竹制文具、竹制飾品……,竹制品的種類也實在是太多了。

從務(wù)實的角度看,竹子的實用價值在“四君子”中可是無可相比的。從浪漫的角度看,竹子也是最婀娜多姿的,一片細(xì)竹植于房前房后,便使整個院舍多了幾分秀氣。至于那漫山遍野的竹林,只要你往林中一站,那清涼的綠意,伴著淡淡的竹香,能沁入心里。

歷代文人騷客,詠竹的詩文不計其數(shù),賞竹、詠竹、畫竹、慕竹,竹的高清堅貞,總是被人歌頌,或以竹比喻品質(zhì)氣節(jié),或者以竹喻事明理,或以竹抒情言志。宋代文豪蘇東坡喜竹成癖,留下“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的名句。對于畫竹,據(jù)說畫竹畫得最好的是鄭板橋,鄭板橋大概也是以竹自比的典型人物了,寥寥數(shù)筆,其筆下的竹,更為神韻,所以畫師爭相效仿。鄭板橋曾寫下了自己的這樣的體會:“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于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傊庠诠P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此機也。獨畫云乎哉!”因此,從竹子千姿百態(tài)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啟示,激發(fā)情感,經(jīng)過“眼中之竹”,轉(zhuǎn)化為“胸中之竹”,借助于筆墨,揮灑成“手中之竹”即“畫中之竹”。這也成就了“胸有成竹”的一段美談。

郁悶時,我就會想到去竹林轉(zhuǎn)轉(zhuǎn),吸引我去竹林的,與竹子的務(wù)實并沒有太大的聯(lián)系,那才是因為竹本身的氣節(jié)。凝視著柔韌細(xì)竹,任憑大自然的狂風(fēng)暴雨,照樣堅忍不拔,自生自長,我行我素,笑對自然。竹,夏不畏酷暑,冬不屈霜雪,生不避貧壤,伐后可復(fù)生的頑強特點,對于以物明志的中華民族來說,人們可從竹得到多方面的思想啟迪,我也便是其中之一。

愛菊 

菊在花卉中算不上名貴,但在梅蘭竹菊四君子中,梅蘭雖也是我所愛,竹也是我喜歡,但我還是偏愛秋菊多點。除了我生在秋天的因素之外,更多的乃是菊花本身的品行,既是金色的,但又是蕭瑟的,這似乎交接著無奈與希望。深秋,這陣陣秋風(fēng)襲來,細(xì)細(xì)秋雨灑來,寒意濃濃地罩人,而秋菊卻依然在秋風(fēng)中昂首挺胸,迎風(fēng)爭艷……

愛上秋菊,有些年頭了。雖然,我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精心培植護(hù)理它,但每年秋天,在我的辦公案上、我家的涼臺上、我的書房里,照例有不少品種不一的菊花盛開著。有的是家里養(yǎng)的,有的是在花市里買的,有的是朋友們送的。我除了日常工作忙,還有點懶,對花花草草的管理極少,好在菊花本性不嬌貴,天生高潔,故而總是長得還好,它便應(yīng)時而開,菊花開時,光華亮麗,心情之花也好像隨之開了,菊,總給我?guī)硪环N希望。碩大的花團,好像是先前未開時受了壓抑似的,忽然解放,便盡情釋放一種情感,菊花雖是花,但開得很有骨感。也見過其它花開,不過大多開得嬌艷有余,力度不足,有些當(dāng)不起“怒放”一詞。想想古人形容花開用怒放,實在是很有意思,對于形容菊花的開放倒很貼切。不知道為什么,菊花非要經(jīng)過嚴(yán)霜后,才能等到花開,這大概也是其被稱為傲骨的由來。我倒想,菊花其實是應(yīng)該值得驕傲的,嚴(yán)霜之下,還可以將花開得這樣漂亮,實在是值得自傲一下。古詩有云,“菊殘猶有傲霜枝”,大概是想將菊的傲骨上升到某種境界,可惜我家的菊花開過后,很快枝葉便顯得有些病懨懨的,這是可以預(yù)料的,努力的綻放了一回,大概不會有太多的精力來傲霜頭了。詩畢竟是詩,文人的想象也無法替代自然的法則。菊不是詩,菊就是菊。

在鄉(xiāng)村田園,常常開著一叢叢金黃的小菊花,獨看一朵,實在不顯出眾,但它們喜歡聚在一起開,漫山遍野地開,規(guī)模效應(yīng)立刻顯現(xiàn),形成了花陣,令人不看都不行。那散發(fā)著清淡高雅的帶有一點藥味的香氣,實是讓人感到菊香的獨特。菊花沒有梅花那樣暗香疏影,也沒有蘭花那樣幽香襲人,只有它那淡淡的藥味香,那香氣很輕,但又似乎很沉,直沁肺腑。若是菊花開放在秋風(fēng)秋雨的日子里,我總是感覺那菊花有一種渴望在胸膛張揚,故而秋菊歷代被文人雅客所欣賞,稱之為“冷香”、“冷艷”。秋天因有秋菊,淡去了我的蕭瑟與寂寞;秋天因有秋菊,給我?guī)砹饲逅c美好。

記得那年生日,爸爸給我16枚一套的菊花圖紀(jì)念郵票,爸爸也真可謂是“望女成鳳”了,希望出生在秋菊盛開季節(jié)中的我,品格也能如同笑迎我到世的秋菊那樣純潔,那樣高尚,16枚郵票16株品種的菊花,株株招人喜愛,其中那花朵碩大飽滿的“獅子”菊和細(xì)細(xì)長長,秀秀氣氣的“金絲菊”,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最美……。

古代女詞人李清照,也常以菊花賦詞,尤其是面對國破家亡的境況,竟以“人比黃花瘦”感懷身世與時世。但菊花常讓我想到寧靜,在眾花凋落時,而它卻傲霜相迎,不屈不撓,透露著英氣與靈杰。我的一位知己,聰明英俊的他,出生在秦嶺腳下偏僻貧窮的西北農(nóng)村,年幼喪父,家境貧寒,后來經(jīng)商,于商場上經(jīng)歷多次失敗,那時的他真可謂是饑寒交迫,彼有“懷才不遇”之意。然而,他沒有被寒流所沒,如同秋菊一樣,迎寒而展,百折不撓。他身上的秋菊品性應(yīng)驗了“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之說,歷經(jīng)失敗之后,又無聲無息地站起來,現(xiàn)已是一位事業(yè)成功人士。不久前的一天,我們一同來到黃河邊上鼓鐘樓,那里秋菊盛開,我們在菊花叢里,心境是那樣的寧靜那樣的透明祥和,往昔的煩惱和疲憊慢慢地化去,沒有了喧嘩不寧,沒有了酸楚傷痛,沒有了煩躁不安,惟有團團秋菊擁著我們,是菊在笑?是人在笑?一陣菊香撲鼻,整個人恍惚如醉在菊花叢中。

那天,我們借賞菊之興,借菊花百折不撓之精神,倆人近似瘋瘋顛顛,從未碰過馬的我,竟敢獨人騎馬奔馳在黃河邊上……

我真的好愛秋菊,我愛它的艷麗,但更愛它傲霜凌風(fēng)的品格和不折不撓的精神。(文/峻毅)

閱讀本文的讀者還讀了
查看更多梅蘭竹菊資料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