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
(重耳)及楚,楚子饗①之,曰:“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谷②?”對曰:“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其波及晉國者,君之余也。其何以報君?”曰:“雖然,何以報我?”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注釋】①饗:用酒食款待。②不谷:古時君王的自稱。
20.解釋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重耳)及楚 ②其辟君三舍
2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楚子饗之(他,指代重耳) B 若以君之(的)靈
C 鹓鶵過之,仰而視之(它,指代鴟)曰 D 多助之(到)至,天下順之。
22.翻譯句子:曰:“雖然,何以報我?”(2分)
23.由上文演化而來的成語是____ 。從上述故事,你可以獲得為人處世的啟示是什么?(2分)
參考答案:
20.(2分)①及:到了 ②辟:通“避”,躲避
21.C
22.(2分)即使這樣,那么你用什么報答我呢?
23.(3分)退避三舍 啟示:知恩圖報,信守承諾
翻譯:
到了楚國,楚成王設(shè)宴款待重耳,并問道:‘如果公子返回晉國,拿什么來報答我呢?”重耳回答說:“美女。寶玉和絲綢您都有了;鳥羽、獸毛、象牙和皮革,都是貴國的特產(chǎn)。那些流散到晉國的,都是您剩下的。我拿什么來報答您呢?”楚成王說:“盡管如此,總得拿什么來報答我吧?”重耳回答說:“如果托您的福, 我能返回晉國,一旦晉國和楚國交戰(zhàn),雙方軍隊在中原碰上了,我就讓晉軍退避九十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