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破自有時》閱讀原文 注釋 翻譯 練習 答案
【原文】
物破自有時
韓魏公知北都①,有中外親②獻玉盞一只,云耕者入冢而得,表里無纖瑕可指,蓋絕寶也!公以百金答之,尤為寶愛。乃開燕③,召漕使顯官,特設一桌,覆以恿衣,致玉盞其上,且將用之酌酒,遍勸坐客。俄為吏將誤觸臺倒,玉盞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將④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動,笑謂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時�!敝^吏將曰:“汝誤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量,寬大厚重如此。
【注釋】
①知北都:在北都做知州。
②中外親:中表親。
③開燕:開設宴席。
④吏將:差役中的統(tǒng)領,相當于現(xiàn)在的領班。
【翻譯】
韓琦在擔任北都的知州期間,他的中表親戚曾獻給他一只玉盞,說是由農人從墳墓中得到的,那玉盞的內外,找不出絲毫瑕疵,真是絕世之寶,為此他答謝了表親一百兩銀子,也就格外珍愛這只玉盞。有次他在家中擺宴,請來了負責漕運的大官們,并特別設置了一桌,上面鋪蓋著錦緞,將那玉盞放在桌子上,準備用來為座上的嘉賓酌酒。誰知在忽然之間,一個差役領班不小心碰倒了桌子,玉盞全被摔碎了,在坐的來賓無不驚愕,那領班也趕忙趴在地上等候發(fā)落。這時韓琦不動神色地,先笑著對座上的客人說:“東西也總會有破的時候�!彪S即再對那領班說:“你是因為不小心才打破玉盞,又不是故意的,這有什么罪呢?”韓琦的度量,就是如此般的寬大厚重。
【練習】
1.解釋文中畫線的詞語
(1)云耕者入冢而得 ( )
(2)玉盞俱碎 ( )
2.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文中的畫線句。
汝誤也,非故也,何罪之有?
3.這則故事運用對比的方法來刻畫韓魏公的,如“公神色不動”與“____________”對比,“物破亦自有時”與“____________”對比。
4、這則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
【答案】
1、(1)說 (2)全
2、你是因為不小心才打破玉盞,又不是故意的,這有什么罪呢
3、坐客皆愕然 尤為寶愛
4、待人要寬容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