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Ⅰ中考古詩詞試題精編
(一)閱讀下面的詩,完成其后題目。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1.下列可以作為標題的一項是( )
A.晚春 B.初夏 C.晚秋 D.初冬
2.這首詩的語言有什么特點?請結(jié)合詩句進行分析。
(江西省中考試題)
(二)閱讀下面的元曲,回答1、2題。
【雙調(diào)】清江引·秋懷
張可久
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里。
1.曲中寫了哪些秋景?
2.作者描寫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
(山東濟寧市中考試題)
(三)閱讀下面宋詞,按要求答題。
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1.詞下片中“臥”字可謂一字千金,試簡析其妙在何處。
2.全詞充滿了一種什么樣的生活情趣?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感情?
(四川瀘州市中考試題)
(四)下列對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A.開頭四句以傳說落筆,巧借今昔變化,抒發(fā)了寂寞惆悵之感,氣勢雄渾,感情真摯。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時登樓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轉(zhuǎn)到晴川草樹的景象,文勢波瀾起伏。
C.尾聯(lián)緊承前三聯(lián),用煙波浩渺的長江烘托作者的歸思,與開頭意境相應,情融景中。
D.此詩起、承、轉(zhuǎn)、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變化,歷來被推崇為題黃鶴樓的絕唱。
(廣西柳州市中考試題)
(五)閱讀下面的古詩,回答問題。
登岳陽樓(其一)
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蒼波無限悲。
1.這首七言律詩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 和融于一體。
2.對這首詩品析有誤的一項是 ( )
A.首聯(lián)點明登臨位置,從“簾旌”到“夕陽”,寫景由遠及近。
B.頷聯(lián)思昔撫今,憶“吳蜀”融入厚重歷史感,說“徙倚”滲透個人悵惘情。
C.頸聯(lián)“萬里”與“三年”對舉,分別從空間和時間跨度上道出了亡國之臣的無盡憂憤。
D.尾聯(lián)“風霜”語意雙關(guān),“滄波”情景交融,于無限悲涼中收束全篇。
(湖北孝感市中考試題)
(六)欣賞下面一首古詩,回答問題。
觀書有感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1.請你將第一、二句所展現(xiàn)的畫面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來。
2.你從第三、四句詩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湖北恩施州中考試題)
(七)閱讀古詩詞,回答1、2題。
西江月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1.全詞描寫了江南農(nóng)村 (時令和時間)的景色,抒發(fā)了詞人 的心情。
2.詞中寫到“稻花香里說豐年”,你認為是誰在說豐年呢?(至少答出兩種說法)
(湖北仙桃等市中考試題)
(八)閱讀下面一首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九)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春 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和“深”字體現(xiàn)了詩人 的思想感情。
2.對“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一聯(lián)歷來有不同的解釋,你的理解是:
(山東濱州市中考試題)
(十)閱讀下面詩歌,完成題目。
漢江臨泛
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1.中間四句描繪出了怎樣的景色?
2.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山東濰坊市中考試題)
(十一)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題目。
新 柳
楊萬里
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
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
1.詩中的“新柳”有什么特點?
2.“水中柳影引他長”中的“引”字有什么妙處?
(山東德州市中考試題)
(十二)閱讀古詩,回答問題。
除夜
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zhuǎn)凄然?
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注釋】除夜:除夕之夜。
1.第一句中的“寒燈”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館中怎樣的氛圍?
2.作者心情“轉(zhuǎn)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請結(jié)合全詩,用自己的話回答。
(浙江溫州市中考試題)
(十三)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1、2題。
城 南
曾鞏
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
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注】路東西:分東西兩路奔流而去。
1.一、二句寫出了“雨”怎樣的特點?
2.詩的三、四兩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都寫小草,且有異曲同工之妙。請就此作比較賞析。
(浙江杭州市中考試題)
中考試題精編參考答案
(一)1.A 2.這首詩運用了擬人手法,語言活潑、生動、有趣。分析示例:草樹能“知”“解”“斗”,能以“才思”論高下。(二)1.西風、北雁、紅葉、黃花、芭蕉、秋雨 2.渲染出一種蕭瑟的氣氛。表達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有家難歸的思想感情。(三)1.“臥”字把小兒的天真、活潑、頑皮和盤托出,躍然紙上。(答出“天真”“活潑”“頑皮”任意兩詞即可) 2.第一問:全詞充滿了和諧閑適、其樂融融的農(nóng)村生活情趣。(意思基本相同即) 第二問:表現(xiàn)出詞人對和諧快樂、閑適恬淡的鄉(xiāng)村生活的喜愛贊賞之情。(答出“對鄉(xiāng)村生活的喜愛贊賞”即可)(四)B(后四句為實寫之景)(五)1.家國之恨 身世之悲(意近即可) 2.A(“簾旌”為近景,“夕陽”為遠景)(六)1.明凈的小方塘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xiàn)在眼前,飄動的天光云影清清楚楚地在“鏡子”中蕩漾。(說明:語言要生動、形象) 2.要使自己的知識越來越豐富,就要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或:要保持心靈境界的澄明,就要不斷接受新事物的洗禮。)(說明:大意正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