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名著阅读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道德经》在线阅读 朱自清散文集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首頁 > 文言專題 > 詩詞欣賞

徐昌圖《臨江仙》原詩、注釋、翻譯、賞析、閱讀訓練附答案

[移動版] 1216584714

徐昌圖《臨江仙》原詩、注釋、翻譯、賞析、閱讀訓練附答案

原文】:

臨江仙  

徐昌圖

飲散離亭西去,浮生常恨飄蓬�;仡^煙柳漸重重。淡云孤雁遠,寒日暮天紅。

今夜畫船何處?潮平淮月朦朧。酒醒人靜奈愁濃。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

【注釋】

①浮生:一生。古人謂“人生世上,虛浮無定”,故曰浮生。

②飄蓬:像蓬草一樣飄浮無定。

翻譯】:

在離亭那兒,我與友人痛飲送別酒之后,揮手乘船西去。我漂浮不定的人生啊,恰如那隨風飄蕩的蓬草,充滿了太多的遺憾與無奈。此時,我回首而望,只見岸邊如煙似霧的楊柳層層疊疊,遮擋了友人熟悉的身影。我放眼遠望,遠處云淡天闊,孤雁遠征,殘陽如血,一片凄寒。

今夜我的畫船將在何處停泊?縱然到了夜間,月色朦朧,潮平水落,泊舟淮水邊,但酒消人醒之后,萬籟俱寂之時,我怎能抵擋住那齊涌心頭濃如黑夜的無邊愁緒!那時唯有明滅的殘燈相伴身旁,孤枕難眠,耳邊傳來五更時晚風卷起的暗浪,輕輕拍打著畫船。

賞析】:

這首詞所寫的不過是前人作品中重復(fù)過千百次的熟悉別緒,并不新鮮;但就表現(xiàn)說,卻實在很新穎。那熟悉別緒通過新穎的表現(xiàn)構(gòu)成一系列情景交融、心物交感的意象。而抒情主人公的行蹤、神態(tài)、乃至心理活動,也隨之浮現(xiàn)于讀者眼前。全詞以“飲散離亭西去”發(fā)端,真可謂“截斷眾流”!“離亭”,是供人餞別的亭子。作者不寫離亭餞別,也不寫彼此惜別,卻從“飲散”、“西去”寫起,把這一切都拋在詞外,省卻多少筆墨!然而“截斷眾流”之后寫出的那句詞,卻包含著餞別的場所和過程,因而被“截斷”的“眾流”仍然不可阻擋地涌入抒情主人公的心靈,也涌入讀者的想象,行者與送行者走向“離亭”,到達“離亭”,開始飲宴,勸君更飲,依依不忍分手。這一切,都是離亭“飲散”之前連續(xù)發(fā)生的事,只要提到“離亭”,提到“飲散”,就不能不想。從“飲散”著筆的這個起句,的確起得好!正因為起得好,植根于這個起句的以下各句,才那樣富于魅力�!案∩L恨飄篷”,是直接由“飲散離亭西去”激發(fā)的深沉慨嘆。“生”即人生,乃抒情主人公自指�!吧倍案 保岩姷蔑h流無定;又“恨”其象斷“蓬”那樣隨風“飄”蕩,身不由己:則離亭飲散之后,雖說“西去”,實則前途茫茫!而于“恨”前又加一“長”字,自然使讀者想到:對于這位抒情主人公來說“飲散離亭”并非破題兒第一次,而是經(jīng)常重演的;第重演一次,就增加一分身世飄零之恨。這首詞,大約寫于徐昌圖入宋之前,它所反映的個人身世,飽和著五代亂離的時代投影。接著寫“西去”�!盎仡^煙柳重重”一句,將身去而意留的情景作了生動的、多層次的體現(xiàn)。上船西行,卻頻頻回頭東望:始而“回頭”,見送行者已隔一“重”“煙柳”,繼續(xù)“回頭”,則“煙柳”由一“重”而再“重”、三“重”、四“重”、五“重”,乃至無數(shù)“重”,送行者的身影,也就逐漸模糊,終于望而不見了。從行者方面說,情景如此;于送者而言,又何嘗不然�!盁熈蹦顺R娭~,一旦用作“回頭”的賓語,又用“漸重重”修飾,便場景迭現(xiàn),意象紛呈,人物栩栩欲活,其惜別之情與飄蓬之恨,亦隨之躍然紙上,動人心魄。頭等者既為重重煙柳所遮,“回頭”已屬徒然,這才沿著“西去”的方向朝前看。朝前看,可以看見的東西當然并不少,但由于特定心態(tài)的支配,攝入眼底的,只是“淡云孤雁遠,寒日暮天紅。”“淡云”、“寒日”、“暮天”,這都是情中景,倍感凄涼。而那“遠”去的“孤雁”,則分明是抒情主人公的象征。雁兒啊,天已寒,日已暮,你孤孤零零地飛啊飛,飛向何處呢?

下半片以一問開頭:“今夜畫船何處”?問誰呢?當然不是問船夫,而只是問自己。以下各句所寫,乃是想象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景,作為對問語的回答。船在淮水上行進,現(xiàn)在還未起風,“潮”該是“平”的;天空中“淡云”飄動,月光是“朦朧”的;離亭話別之際,為了麻醉自己,只管喝酒,但酒意終歸要消失,一旦“酒醒”,正當夜深“人靜”,又有什么辦法解愁;一個人躺在船里,“孤枕”、“殘燈”,思前想后,哪能入睡?熬到五更天,也許會有點兒睡意,恍惚間夢見親人;然而五更天往往有風,有風就起浪,即使是“輕浪”吧,也會把人從夢中驚醒;醒來之后,風聲、浪聲,更增愁煩,將何以解懷?這是多么細致入微的心理描寫!

這首詞從“飲散”寫起,截去餞行的場景,讓讀者去想象;一問之后展現(xiàn)的畫面轉(zhuǎn)換和心理變化,又完全出于想象。其藝術(shù)構(gòu)思,極富獨創(chuàng)性。

閱讀訓練】:

一、

1、把“回頭煙柳漸重重”中的“漸”字改為“卻”好不好?請簡要分析。(5分)

2、這首詞的下闋與柳永的《雨霖鈴》(寒蟬凄切)有異曲同工之妙,從全詞來看,所表達的情感是否完全相同?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3.上片“回頭煙柳漸重重”一句描繪出此人怎樣的情態(tài)?淡云孤雁遠,寒日暮天紅”一句傳達出詞人什么樣的情懷?(4分)

4.這首詞在寫法上的最主要特色是什么?請你結(jié)合內(nèi)容具體分析。(3分)

5.上闋“回頭煙柳漸重重。淡云孤雁遠,寒日暮天紅”通過哪些意象營造了怎樣的意境?(2分)

6.試結(jié)合全詞詩句,簡要分析作者所表達的情感。(2分)

二、

1.這首詞的上闋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回頭煙柳漸重重。淡云孤雁遠,寒日暮天紅�!比涫侨绾伪磉_這種情感的?請簡要分析。(6分)

2.有人說這首詞的下闋妙在“虛境實寫,化虛為實”,你同意這種說法嗎?請簡要說明。(5分)

【參考答案】

一、

1.不好�!皡s”字只是表現(xiàn)出被重重煙柳擋住視線,“漸”字則生動的表現(xiàn)出詞人離別時不斷回顧的情態(tài),然而越行越遠,柳色逐漸轉(zhuǎn)濃,突出詞人不忍離去的情懷,愈來愈深的離愁。

2.不完全相同,柳詞主要表現(xiàn)對戀人的眷戀和離別之愁,而徐詞中不僅表達了深深的離愁別緒,而且“浮生常恨飄蓬”和對未來旅途的想象,“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等句,還表現(xiàn)了孤寂凄涼、飽經(jīng)漂泊的羈旅之愁。

3.(4分)“回頭煙柳漸重重”一句描繪出詞人一步三回頭、不忍離去的情態(tài),船兒漸行慚遠,柳色愈來愈濃,離愁也逐漸加探。(2分)“淡云孤雁遠,寒日暮天紅”一句通過環(huán)境氣氛的渲染.傳達出詞人旅途落寞的情懷。(2分)

4.(3 分)情景交融的寫法。(1分)本詞是抒寫詞人羈旅行役的愁緒。為了傳達出這種心境,作者選取了煙柳、孤雁、寒日、淮月、殘燈、輕浪等意象,緣情布景,以景傳情,憑借對這些典型意象的描繪和氣氛的渲染寫旅愁,從而產(chǎn)生了感人至深的藝術(shù)效果。(2分)

5.作者通過煙柳、淡云、孤雁、寒日、暮天五個意象的描寫(1分),寫出了空落、孤單、凄涼的意境(1分)。?

6.“飲散離亭西去”“回頭煙柳漸重重”“ 殘燈孤枕夢”等表達了深深的離愁別緒及別后的孤寂凄涼之情( 1分),“浮生常恨飄蓬”包含著飽經(jīng)漂泊的羈旅之愁(1分)。

二、

1.表達了作者離別后的惆悵難舍之情和人生漂泊的孤苦無奈之感�!盎仡^煙柳漸重重”中作者不斷回望的動作顯示出內(nèi)心的依戀不舍,隔斷了望眼的重重煙柳象征了詞人心頭濃重的愁緒�!暗啤眱删淙谇橛诰埃暗啤�、“孤雁”是詞人別后孤單無依的漂泊境況的寫照,“寒日”一句渲染傍晚慘淡清冷的氛圍,透露出作者心頭的寒意。(共6分,回答情感2分,分析如何抒情4分)

2.同意。離別之情和別后的境況本為虛有,但在下闋中,淮畔夜泊,酒消人醒之后,殘燈明滅、孤枕難眠、五更風起、暗浪拍船這些羈旅情形被詞人描繪得真切感人,以景寫情,不言愁而愁自現(xiàn),確是“虛境實寫,化虛為實”的妙筆。(共5分,要分析出虛寫手法的運用和效果)

欄目熱點
熱評資源
最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