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文言專題 > 詩詞欣賞

阮籍《詠懷八十二首(其一)》原文、注釋、翻譯與賞析

[移動版] 作者:飄零書生604

阮籍《詠懷八十二首(其一)》原文、注釋、翻譯、在線朗讀與賞析

說明:本文為華語網[thn21.com]飄零書生604老師整理的阮籍《詠懷八十二首(其一)》資料,僅供學習參考之用。

【原詩】:

詠懷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夜中不能寐, 起坐彈鳴琴。 

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 

孤鴻號外野, 翔鳥鳴北林。

徘徊將何見? 憂思獨傷心。

【注釋】:

1、薄。褐复昂煟部芍复册。

2、鑒:照。這是個倒裝句,意思是說月光照在薄帷上。

3、號:鳴叫。

4、翔鳥:飛翔盤旋的鳥;鳥在夜里飛翔,正因為月明。

5、“徘徊”句:這里指人也兼指鳥,孤鴻、翔鳥也和人一樣,中夜不寐而徘徊,好像心中有些不安和感傷。

【作者簡介】:

阮籍(210~263),三國詩人。字嗣宗。陳留尉氏(今屬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崇奉老莊之學,政治上則采謹慎避禍的態(tài)度。與嵇康、劉伶等七人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暢,世稱竹林七賢。

【朗讀節(jié)奏劃分】:

詠懷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夜中/不能寐, 起坐/彈鳴琴。 

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 

孤鴻/號外野, 翔鳥/鳴北林。

徘徊/將何見? 憂思/獨傷心。

【寫作背景】:

曹魏后期,政局混亂,曹芳、曹髦等皇帝既荒淫無度又昏庸無能,司馬懿父子掌握朝政,廢曹芳、弒曹髦大肆誅殺異己。此時文人的命運與建安時大不相同。擁曹的何晏、夏侯玄等人被殺。嵇康拒絕與司馬氏合作,亦慘遭殺害。阮籍本有濟世志,但不滿于司馬氏的統治,故以酣飲和故作曠達來逃避迫害,最后郁郁以終。

公元249年,司馬懿殺曹爽,專國政。死后其子司馬師、司馬昭相繼專權。公元254年,司馬師廢魏帝曹芳,立曹髦。公元260年,司馬昭殺曹髦,立曹奐。死后,由其子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晉朝。阮籍就是處在司馬氏與曹氏激烈斗爭的政治漩渦之中。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小心翼翼,虛與周旋。生于亂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當時復雜的政治斗爭中保全自己。

【翻譯】:

夜里睡不著覺,起床坐著彈琴。

月光照在薄薄的帷簾上,清風吹拂我的衣襟。

孤鴻在野外哀鳴,鳥兒在北邊樹林的上空盤旋鳴叫。

這時徘徊會看到些什么呢?暗淡的景象叫人獨升起無限的憂思。

【翻譯二】:

已經夜深了,我卻依舊不能入眠(到底為什么呢),也罷,既然不能入眠索性就起來吧,彈首曲子來傾瀉一下自己的心思(阮籍善琴)。那薄薄的帷幕怎么能擋得了那一輪明月的青輝!唉,只是夜風淡淡的吹動我的衣襟(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一點惆悵)。在那廣袤的原野傳來孤單的鴻雁的鳴叫(作者此刻一定很孤單),驚起的飛鳥在北邊樹林里驚叫。(一個人)在庭院里徘徊了良久似乎看到了什么卻什么也沒有看見,原來,不過是我自己的孤獨讓我一個人一些淡淡的傷感罷了。

【簡析】:

究竟是什么使詩人憂愁傷心,夜不能寐,詩中并沒有明白說出,只是通過這個月下彈琴人坐臥不安的舉動,和他所處的孤獨凄涼的環(huán)境,使讀者感到這個人的內心充滿了痛苦!肮馒櫋倍,好象是比喻,但是,是自比,還是比人,詩人也沒有明確的暗示。這一切都讓讀者去體會,去聯想。這種表現方法,是由于詩人身處魏晉易代之際,眼看著統治集團內部殘酷的政治斗爭,使許多仁人志士受到了牽連和殺害,弄得朝野上下憂民忡忡,惶惶不可終日。為此,詩人感到極席的苦悶、彷徨、不滿,但是又不敢明白地表露自己的民跡,因而在詩中采用比興、寄托、象征手法,使詩中的形象含蓄雋永,而人尋味。

【賞析】: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他的《詠懷》82首是十分有名的抒情組詩。其中有些詩反映了詩人在險惡的政治環(huán)境中,在種種醉態(tài)、狂態(tài)掩蓋下的內心的無限孤獨寂寞、痛苦憂憤。有些詩表現了詩人害怕政治風險,希冀避世遠禍的思想面貌;有些詩借古諷今,寄托了對時政的抨擊或感慨,表現了詩人對國事的關切;還有些詩嘲諷了矯揉造作的虛偽的禮法之士?偟膩碚f,阮籍的《詠懷》詩以“憂思獨傷心”為主要基調,具有強烈的抒情色彩。在藝術上多采用比興、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種“悲憤哀怨,隱晦曲折”的詩風。

這是阮籍八十二首五言《詠懷詩》中的第一首。詩歌表達了詩人內心憤懣、悲涼、落寞、憂慮等復雜的感情。不過,盡管詩人發(fā)出“憂思獨傷心”的長嘆,卻始終沒有把“憂思”直接說破,而是“直舉情形色相以示人”,將內心的情緒含蘊在形象的描寫中。冷月清風、曠野孤鴻、深夜不眠的彈琴者,將無形的 “憂思”化為直觀的形象,猶如在人的眼前耳畔。讀者可從詩中所展示的“情形色相”中感受到詩人幽寂孤憤的心境。但是那股“憂思”僅僅是一種情緒、一種體驗、一種感受,人們可以領略到其中蘊涵的孤獨、悲苦之味,卻難以把握其具體的內容!把栽诙罩畠龋榧陌嘶闹狻,即是此詩顯著的特點。

這首詩的前四句是敘述劉向《列仙傳》中的一個神話故事:“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于江、漢之湄(水邊),逢鄭交甫!苯桓σ姸鴲傊抡埰,二女解與交甫。交甫悅受而懷揣之,“趨去數十步,視?,空懷無;顧二女,忽然不見!边@里借用此故事來發(fā)端起興:敘江妃二女游于江漢之濱,自由逍遙地順風飄舞,鄭交甫遇到了她們便一見鐘情,請她們解環(huán)?相贈以為信物,二女答應了他的請求。交甫把環(huán)藏在懷里。那兩位神女都年青美貌(婉孌),渾身飄散著香氣。以下八句則與《列仙傳》記載不合,乃是詩人借題發(fā)揮想象,寫雙方別后的纏綿相思,贊揚他們對愛情的忠貞不渝!扳⒚摇,婉曲纏綿之意。“傾城”和“迷下蔡”,皆形容女子的絕世美貌!稘h書. 外戚傳》載李延年歌曰:“絕代有佳人,遺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彼斡瘛兜峭阶雍蒙x》有“臣東家之子,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地名)。”這四句寫鄭交甫別后對二妃情致纏綿,衷心相愛,永世不忘;二妃那傾城傾國的美好容貌,已深深地印在交甫心中!案屑ぁ彼木鋭t寫二妃對交甫因相思而產生的離愁別恨!拜娌荨奔粗X草,據說見之可以忘記憂傷,故又名忘憂草!疤m房”,猶言香閨,即婦女居室!案嚆濉保糯鷭D女用的發(fā)油。這四句是從《詩.衛(wèi)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北堂階下)”,“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幾句蛻化而來,描寫的是二妃因感動于交甫的衷心愛慕而產生思念憂傷,不能自己,欲得萱草栽種到蘭房,隨時憑窗望見,借以忘憂!芭疄閻偧赫呷荨保涩F在對鄭交甫徒有相思而不得見,因而頭發(fā)散亂也懶施脂粉,倦于梳理;心中切盼交甫到來,可他偏偏不再來臨,就像亟盼下雨而天空卻偏偏出現太陽一樣,使人怨恨不盡。詩人在這個神話愛情故事的鍾事增華的描述中,自然寄寓了無限深長的感慨,所以結尾二句突轉發(fā)問:怎么當初像金石一般堅固的情誼,會在旦夕之間,便離異斷絕而令人悲傷呢?阮籍發(fā)言玄遠,文多隱避。這首詩的主旨亦復如此,以至千古之下,眾說紛紜,或言是諷剌愛情不專(如沈約),或言是比喻君臣遭際(如何焯)。而元人劉履解說最詳:“初,司馬昭以魏氏托任之重,亦自謂能盡忠于國;至是專權僭竊,欲行篡逆,故嗣宗婉其詞以諷之。言交甫能念二妃解?于一遇之頃,猶且情愛猗靡,久而不忘。佳人以容好結歡,猶能感激思望,專心靡他,甚而至于憂且怨。如何股肱大臣視同腹心者,一旦更變而有乖背之傷也。君臣朋友皆以義合,故借金石之交為喻。”(《選詩補注》)此說認為“金石交”是比喻曹魏皇帝和世為曹魏重臣的司馬氏,大致是正確的。所以,這首詩應該說是諷剌司馬氏之作。全詩通篇皆用比興寄托和反襯對比手法,詩意曲折隱微。本為諷剌現實君臣關系,卻借用遙遠的神話愛情故事,而又加以想像渲染,這已夠“玄遠”了;而結尾二句本是讀者尋繹其寄托的關鍵,但詩人又只通過用典發(fā)問微露端倪,并不明言;且詩中多用典故,使意旨愈益隱微迷離。此即所謂“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詩品》)。以男女情愛喻君臣離合,屈原《離騷》、曹植《七哀》等詩早已有之,但那是正比,而本詩卻是反喻。前十二句全是為反襯結尾二句的,以形成強烈的反差。至于其所以如比隱微曲折,自然是由于時代和處境使然。

查看更多阮籍 詠懷資料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