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嶺 譯注
【說明與解析】
本篇是“戰(zhàn)國四公子”之一、趙國平原君趙勝和同時期趙國上卿虞卿的合傳。
平原君以善養(yǎng)“士”著稱,有賓客數千人,曾三任趙相。司馬遷認為平原君是個“翩翩亂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體”的人。這的確是深中肯綮的斷語。平原君于秦國邯鄲的危急時刻,在毛遂的鼎力協(xié)助下與楚訂立盟約,求得救兵,又能接受李同的意見散金勵士,從而取得抗秦存趙的勝利,可算是亂世之中的倜儻公子。但是,他不識大體,在許多問題上表現了一個紈绔子弟的昏聵和無能。他利令智昏,為了貪圖馮亭獻城的小便宜而招致長平之戰(zhàn)趙軍覆沒的大禍;他有眼無珠,不識賢才,雖招徠賓客數千卻不過是顯豪富、擺樣子而已,對真正賢才竟一無所知,他矯情殺妾以討好賓客更顯出無能和殘忍。這篇傳記膾炙人口的主要原因,是作者以動情的筆調記寫了兩位愛國志士的事跡:一位是門客毛遂,他在趙國危難之時挺身而出,自薦隨同平原君出使楚國,在同楚王訂立盟約的過程中表現出大智大勇,超群不凡的才能,從而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毛遂自薦”的故事流傳至今。另一位是舍吏子李同(談),當趙國處于危在旦夕的嚴重時刻,他不僅向平原君提出得力的應急措施,而且親身冒死赴敵,最后壯烈犧牲,表現了舍生取義的高尚愛國精神。
虞卿原是游說之士,因諫說趙王被任為上卿。他長于戰(zhàn)略謀劃,在長平之戰(zhàn)前主張聯(lián)合楚魏迫秦媾和;邯鄲解圍后,力斥趙郝、樓緩的媚秦政策,堅持主張以趙為主聯(lián)合齊魏抵抗秦國。后因拯救魏相魏齊的緣故,拋棄高官厚祿離開趙國,終困于梁,遂發(fā)憤著書。司馬遷肯定虞卿謀略精細周密,贊揚他發(fā)憤著書的精神,指出“虞卿非窮愁,亦不能著書以自見于后世云”。這里,顯然寄托著司馬遷自己的身世之慨,同時也反映了司馬遷關于作家創(chuàng)作的動因在于怨憤的文學觀點。
由于平原君與虞卿的生平事跡不同,作者采取的寫法也各異!镀皆齻鳌芬跃唧w事件的描述為主,特別是毛遂自薦和毛遂折服楚王兩件事寫得富有戲劇性,十分精采。作者描述毛遂自薦前往楚國時,抓住毛遂與平原君的沖突,巧妙地安排對話場面,將二人不同的神態(tài)狀貌,心理氣質展示出來;而寫毛遂折服楚王時,則通過描繪毛遂“按劍而前”的動作、理直氣壯的說辭和楚王連聲稱“諾”的狀貌,把毛遂居高臨下的氣勢,有膽有識的性格和快刀斬亂麻的作風刻畫得形神畢肖,活靈活現。《虞卿傳》主要是引述虞卿與樓緩、趙郝的論辯說辭,從中也可看出虞卿眼光敏銳,思想深細,對趙負責的思想性格。
平原君趙勝,是趙國的一位公子。在諸多公子中趙勝最為賢德有才,好客養(yǎng)士,賓客投奔到他的門下大約有幾千人。平原君擔任過趙惠文王和孝成王的宰相,曾經三次離開宰相職位,又三次官復原職,封地在東武城。
平原君家有座高樓面對著下邊的民宅。民宅中有個跛子,總是一瘸一拐地出外打水。平原君的一位美麗的妾住在樓上,有一天她往下看到跛子打水的樣子,就哈哈大笑起來。第二天,這位跛子找上平原君的家門來,請求道:“我聽說您喜愛士人,士人所以不怕路途遙遠千里迢迢歸附您的門下,就是因為您看重士人而卑視姬妾啊。我遭到不幸得病致殘,可是您的姬妾卻在高樓上恥笑我,我希望得到恥笑我的那個人的頭!逼皆χ鴳鹫f:“好吧!钡饶莻跛子離開后,平原君又笑著說:“看這小子,竟因一笑的緣故要殺我的愛妾,不也太過分了嗎?”終歸沒殺那個人。過了一年多,賓客以及有差使的食客陸陸續(xù)續(xù)地離開了一多半。平原君對這種情況感到很奇怪,說:“我趙勝對待各位先生的方方面面不曾敢有失禮的地方,可是離開我的人為什么這么多呢?”一個門客走上前去回答說:“因為您不殺恥笑跛子的那個妾,大家認為您喜好美色而輕視士人,所以士人就紛紛離去了!庇谑瞧皆蛿叵聬u笑跛子的那個愛妾的頭。親自登門獻給跛子,并借機向他道歉。從此以后,原來門下的客人就又陸陸續(xù)續(xù)地回來。當時,齊國有孟嘗君,魏國有信陵君,楚國有春申君,他們都好客養(yǎng)士,因此爭相超過別人的禮遇士人,以便使自己招徠更多的人才。
秦國圍攻邯鄲時,趙王曾派平原君去求援,當時擬推楚國為盟主,訂立合縱盟約聯(lián)兵抗秦,平原君約定跟門下有勇有謀文武兼?zhèn)涞氖晨投艘煌巴䥽。平原君說:“假使能通過客氣的談判取得成功,那就最好了。如果談判不能取得成功,那么也要挾制楚王在大庭廣眾之下把盟約確定下來,一定要確定了合縱盟約才回國。同去的文武之士不必到外面去尋找,從我門下的食客中選取就足夠了!苯Y果選得十九人,剩下的人沒有可再挑選的了,竟沒辦法湊滿二十人。這時門下食客中有個叫毛遂的人,徑自走到前面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我聽說您要到楚國去,讓楚國作盟主訂下合縱盟約,并且約定與門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去,人員不到外面尋找,F在還少一個人,希望您就拿我充個數一起去吧!逼皆龁柕溃骸跋壬母皆谖业拈T下到現在有幾年啦?”毛遂回答道:“到現在整整三年了!逼皆f:“有才能的賢士生活在世上,就如同錐子放在口袋里,它的鋒尖立即就會顯露出來。如今先生寄附在我的門下到現在已三年了,我的左右近臣們從沒有稱贊推薦過你,我也從來沒聽說過你,這是先生沒有什么專長啊。先生不能去,先生留下來!泵煺f:“我就算是今天請求放在口袋里吧。假使我早就被放在口袋里,是會整個錐鋒都脫露出來的,不只是露出一點鋒尖就罷了的。”平原君終于同意讓毛遂一同去。那十九個人互相使眼色示意,暗暗嘲笑毛遂,只是沒有發(fā)出聲音來。
等到毛遂到達楚國,跟那十九個人談論、爭議天下局勢,十九個人個個佩服他。平原君與楚王談判訂立合縱盟約的事,再三陳述利害關系,從早晨就談判,直到中午還沒決定下來,那十九個人就鼓動毛遂說:“先生登堂!庇谑敲炀o握劍柄,一路小跑地登階到了殿堂上,便對平原君說:“談合縱不是‘利’就是‘害’,只兩句話罷了,F在從早晨就談合縱,到了中午還決定不下來,是什么緣故?”楚王見毛遂登上堂來就對平原君說:“這個人是干什么的?”平原君回答說:“這是我的隨從家臣!背鯀柭暫沁车溃骸霸趺催不給我下去!我是跟你的主人談判,你來干什么!”毛遂緊握劍柄走向前去說:“大王敢呵叱我,不過是依仗楚國人多勢眾,F在我與你相距只有十步,十步之內大王是依仗不了楚國的人多勢眾的,大王的性命控制在我手中。我的主人就在面前,當著他的面你為什么這樣呵叱我?況且我聽說商湯曾憑著七十里方圓的地方統(tǒng)治了天下,周文王憑著百里大小的土地使天下諸侯臣服,難道是因為他們的士兵多嗎,實際上是由于他們善于掌握形勢而奮力發(fā)揚自己的威力。如今楚國領土縱橫五千里,士兵百萬,這是爭王稱霸所憑借的資本。憑著楚國如此強大,天下誰也不能擋住它的威勢。秦國的白起,不過是個毛孩子罷了,他帶著幾萬人的部隊,發(fā)兵與楚國交戰(zhàn),第一戰(zhàn)就攻克了鄢城郢都,第二戰(zhàn)燒毀了夷陵,第三戰(zhàn)便使大王的先祖受到極大凌辱。這是楚國百世不解的怨仇,連趙王都感羞恥,可是大王卻不覺得羞愧。合縱盟約是為了楚國,不是為了趙國。我的主人就在面前,你為什么這樣呵叱我?”聽了毛遂這番數說,楚王立即改變了態(tài)度說:“是,是,的確像先生所說的那樣,我一定竭盡全國的力量履行合縱盟約!泵爝M一步逼問道:“合縱盟約算是確定了嗎?”楚王回答說:“確定了!庇谑敲煊脦е钍降目谖菍Τ醯淖笥医颊f:“把雞、狗、馬的血取來。”毛遂雙手捧著銅盤跪下把它進獻到楚王面前說:“大王應先吮血以表示確定合縱盟約的誠意,下一個是我的主人,再下一個是我。”就這樣,在楚國的殿堂上確定了合縱盟約。這時毛遂左手托起一盤血,右手招呼那十九個人說:“各位在堂下也一塊兒吮盤中的血,各位雖然平庸,可也算完成了任務,這就是所說的依賴別人的力量來完成自己的任務吧!
平原君確定了合縱盟約便返回趙國,回到趙國后,說:“我不敢再觀察識別人才了。我觀察識別人才多說上千,少說幾百,自認為不會遺漏天下的賢能之士,現在竟然把毛先生給漏下了。毛先生一次到楚國,就使趙國的地位比九鼎大呂的傳國之寶還尊貴。毛先生憑著他那一張能言善辯的嘴,竟比百萬大軍的威力還要強大。我不敢再觀察識別人才了。”于是把毛遂尊為上等賓客。
平原君回到趙國后,楚國派春申君帶兵趕赴救援趙國,魏國的信陵君也假托君命奪了晉鄙軍權帶兵前去救援趙國,可是都還沒有趕到。這時秦國急速地圍攻邯鄲,邯鄲告急,將要投降,平原君極為焦慮。邯鄲賓館吏員的兒子李同勸說平原君道:“您不擔憂趙國滅亡嗎?”平原君說:“趙國滅亡那我就要作俘虜,為什么不擔憂呢?”李同說:“邯鄲的百姓,拿人骨當柴燒,交換孩子當飯吃,可以說危急至極了,可是您的后宮姬妾侍女數以百計,侍女穿著絲綢繡衣,精美飯菜吃不了,而百姓卻粗布短衣難以遮體,酒渣谷皮吃不飽。百姓困乏,兵器用盡,有的人削尖木頭當長矛箭矢,而您的珍寶玩器銅鐘玉罄照舊無損。假使秦軍攻破趙國,您怎么能有這些東西?假若趙國得以保全,您又何愁沒有這些東西?現在您果真能命令夫人以下的全體成員編到士兵隊伍中,分別承擔守城勞役,把家里所有的東西全都分發(fā)下去供士兵享用,士兵正當危急困苦的時候,是很容易感恩戴德的!庇谑瞧皆杉{了李同的意見,得到敢于冒死的士兵三千人。李同就加入了三千人的隊伍奔赴秦軍決一死戰(zhàn),秦軍因此被擊退了三十里。這時也湊巧楚、魏兩國的救兵到達,秦軍便撤走了,邯鄲得以保存下來。李同在同秦軍作戰(zhàn)時陣亡,賜封他的父親為李侯。
虞卿想要以信陵君出兵救趙保存了邯鄲為理由替平原君請求增加封邑。公孫龍得知這個消息,就連夜乘車去見平原君說:“我聽說虞卿想要以信陵君出兵救趙保存了邯鄲為理由替您請求增加封邑,有這回事嗎?”平原君回答說:“有的!惫珜O龍說:“這是很不合適的。說來國君任用您擔任趙國宰相,并不是因為您的智慧才能是趙國獨一無二別人沒有的。劃出東武城封賜給您,也不是因為您做出了有功勞的事情,只是由于您是國君近親的緣故啊。您接受相印并不因自己無能而推辭,取得封邑也不說自己沒有功勞而不接受,也是由于您自己認為是國君的近親的緣故啊。如今信陵君出兵保存了邯鄲而您要求增加封邑,這是無功時作為近親接受了封邑,而有功時又要求按照普通人來論功計賞啊。這顯然是很不合適的。況且虞卿掌握著辦事成功與不成功的兩頭主動權。事情成功了,就要像拿著索債的契券一樣來索取報償;事情不成功,又要拿著為您爭功求封的虛名來讓您感激他。您一定不要聽從他的主張。”平原君于是拒絕了虞卿的建議。
平原君在趙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去世。平原君的子孫世代承襲他的封爵,他的后嗣終于在趙國滅亡的同時斷絕了。
平原君對待公孫龍很是優(yōu)厚。公孫龍善于進行“離堅白”命題的論辯,到了鄒衍訪問趙國時,縱論至高無尚的正大道理,駁斥公孫龍的名辯命題,此后平原君便辭退了公孫龍。
虞卿,是個善于游說的有才之士,他腳穿草鞋,肩搭雨傘,遠道而來游說趙孝成王。第一次拜見趙王,趙王便賜給他黃金百鎰,白璧一對;第二次拜見趙王,就當上了趙國的上卿,所以稱他為虞卿。
秦、趙兩國在長平交戰(zhàn),趙國初戰(zhàn)不利,損失一員都尉。趙王召來樓昌和虞卿計議說:“我軍初戰(zhàn)不利,都尉戰(zhàn)死,我要卷甲赴敵與秦軍決戰(zhàn),你們看怎么樣?”樓昌說:“沒有好處,不如派重要使臣去求和!庇萸湔f:“樓昌主張求和的原因,是認為不求和我軍必敗?墒强刂坪驼勚鲃訖嘣谇貒环健6掖笸跄烙嬕幌虑貒淖鲬(zhàn)意圖,是要擊敗趙國軍隊呢,還是不要呢?”趙王回答說:“秦國已經竭盡全力毫不保留了,必定將要擊敗趙軍。”虞卿接著說:“大王聽從我的話,派出使臣拿上貴重的珍寶去聯(lián)合楚、魏兩國,楚、魏兩國想得到大王的貴重珍寶,一定接納我們的使臣。趙國使臣進入楚、魏兩國,秦國必定懷疑天下諸侯聯(lián)合抗秦,而且必定恐慌。這樣,和談才能進行。”趙王沒有聽從虞卿的意見,與平陽君趙豹議妥求和,就派出鄭朱先到秦國聯(lián)系。秦國接納了鄭朱。趙王又召見虞卿說:“我派平陽君到秦國求和,秦國已經接納鄭朱了,您認為怎么樣?”虞卿回答說:“大王的和談不能成功,趙軍必定被擊敗。天下諸侯祝賀秦國獲勝的使臣都在秦國了。鄭朱是個顯貴之人,他進入秦國,秦王和應侯一定把鄭朱來到秦國這件事大加宣揚而給天下諸侯看。楚、魏兩國認為趙國到秦國求和,必定不會救援大王。秦國知道天下諸侯不救援大王,那么和談是不可能得到成功的!睉罟话燕嵵靵淼角貒@件事大加宣揚而給天下諸侯祝賀秦國獲勝的使臣們看,終究不肯和談。趙軍在長平大敗,于是邯鄲被圍困,被天下人恥笑。
秦國解除了邯鄲的包圍之后,而趙王卻準備到秦國拜訪秦王,就派趙郝到秦國去訂約結交,割出六個縣而講和。虞卿對趙王說:“大王您看,秦國進攻大王,是因為打得疲頓了才撤回呢?還是它能夠進攻,由于憐惜大王而不再進攻呢?”趙王回答說:“秦國進攻我,是毫不保留竭盡全力了,一定是因為打得疲憊了才撤回的!庇萸湔f:“秦國用它的全部力量進攻它所不能奪取的土地,結果打得疲頓而回,可是大王又把秦國兵力所不能奪取的土地白白送給秦國,這等于幫助秦國進攻自己啊。明年秦國再進攻大王,大王就無法自救了!壁w王把虞卿的話告訴了趙郝。趙郝說:“虞卿真能摸清秦國兵力的底細嗎?果真知道秦國兵力今年不能進攻了,這么一塊彈丸之地不給它,讓秦國明年再來進攻大王,那時大王豈不是要割讓腹地給它來求和嗎?”趙王說:“我聽從你的意見割讓六縣了,你能一定讓秦國明年不再進攻我嗎?”趙郝回答說:“這個可不是我所敢承擔的事情。過去韓、趙、魏三國與秦國交往,互相親善,F在秦國對韓、魏兩國親善而進攻大王,看來大王事奉秦國的心意一定是不如韓、魏兩國了。現在我替您解除因背棄與秦國親善關系而招致的進攻,開啟關卡,互通貿易,與秦國的交好程度同韓、魏兩國一樣,若到了明年大王獨自招來秦國的進攻,這一定是大王事奉秦國的心意又落在韓、魏兩國的后面了。所以說,這不是我所敢承擔的事情。”
趙王把趙郝的話告訴了虞卿。虞卿回答說:“趙郝說‘不講和,明年秦國再來進攻大王,大王豈不是要割讓腹地給它來求和嗎’,F在講和,趙郝又認為不能保證秦國不再進攻。那么現在即使割讓六個城邑,又有什么好處!明年再來進攻,又把它的兵力所不能奪取的土地割讓給它來求和。這是自取滅亡的辦法,所以不如不講和。秦國即使善于進攻,也不能輕易地奪取六個縣;趙國即使不能防守,終歸也不會喪失六座城。秦國疲頓而撤兵,軍隊必然疲軟。我用六座城來收攏天下諸侯去進攻疲軟的秦軍,這是我在天下諸侯那里失去六座城而在秦國那里得到補償。我國還可得到好處,這與白白地割讓土地,使自己削弱而使秦國強大相比,哪樣好呢?現在趙郝說‘秦國與韓、魏兩國親善而進攻趙國的原因,一定是大王事奉秦國的心意不如韓、魏兩國’,這是讓大王每年拿出六座城來事奉秦國,也就是白白地把城邑送光。明年秦國又要求割地,大王將給它嗎?不給,這是拋棄了原來割讓土地所換取的成果而挑起秦國進攻的兵禍;給它,也就無地可給了。俗話說:‘強大的善于進攻,弱小的不能防守’,F在平白地聽任秦國擺布,秦國軍隊毫不費力便可多得土地,這是使秦國更加強大而使趙國更加削弱啊。讓越來越強大的秦國來割取越來越弱小的趙國,秦國年年謀取趙國土地的打算因而就不會停止了。況且大王的土地有限而秦國的要求無限,拿有限的趙國土地去應付無限的秦國要求,那勢必不會再有趙國了。”
趙王的想法還沒確定下來,樓緩從秦國回到趙國,趙王與樓緩商議這個問題,說:“給秦國土地與不給,哪種作法好?”樓緩推讓說:“這不是我所能知道的。”趙王說:“雖然這么說,也不妨試著談談你個人的意見。”樓緩便回答說:“大王也聽說過那個公甫文伯母親的事嗎?公甫文伯在魯國做官,病死了,妻妾中為他在臥房中自殺的有兩個人。他的母親聽到這件事,居然不哭一聲。公甫文伯家的保姆說:‘哪里有兒子死了而母親不哭的呢?’他的母親說:‘孔子是個大賢人,被魯國驅逐了,可是他這個人卻不跟隨孔子了,F在他死了而妻妾為他自殺的有兩人,像這樣的情況一定是他對尊長的人情義淡薄而對妻妾的情義深厚!杂赡赣H說出這樣的話,這是個賢良的母親,若由妻子說出這樣的話,這一定免不了是個嫉妒的妻子。所以說的話雖然都一樣,但由于說話人的立場不同,人的用意也就跟著變化了,F在我剛剛從秦國來,如果說不給,那不是上策;如果說給它,恐怕大王會認為我是替秦國幫忙:所以我不敢回答。假使我能夠替大王考慮,不如給它好!壁w王聽后說:“嗯”。
虞卿聽到這件事,入宮拜見趙王說:“這是虛偽的辯說,大王切切不要給秦國六個縣!”樓緩聽說了,就去拜見趙王。趙王把虞卿的話告訴了樓緩。樓緩說:“不對,虞卿知其一,不知其二。秦、趙兩國結下怨仇引起兵禍而天下諸侯都很高興,這是為什么?說‘我們將借強國來欺弱國’。如今趙國軍隊被秦國圍困,天下諸侯祝賀獲勝的人必定都在秦國了。所以不如趕快割讓土地講和,來使天下諸侯懷疑秦、趙已經交好而又能撫慰秦國。不然的話,天下諸侯將借著秦國的怨怒,趁著趙國的疲困,瓜分趙國。趙國將要滅亡,還圖謀什么秦國呢?所以說虞卿知其一,不知其二。希望大王從這些方面考慮決定給它吧,不要再盤算了!
虞卿聽到這番議論后,去拜見趙王說:“危險了,樓緩就是為秦國幫忙的,這只是越發(fā)讓天下諸侯懷疑我們了,又怎么能撫慰秦國呢?他為什么偏偏不說這么做就是向天下諸侯昭示趙國軟弱可欺呢?再說我所主張不給秦國土地,并不是堅決不給土地就算了。秦國向大王索取六個城邑,而大王則把這六個城邑送給齊國。齊國,是秦國的死對頭,得到大王的六個城邑,就可以與我們合力攻打秦國,齊王傾聽大王的計謀,不用等話說完,就會同意。這就是大王雖然在齊國方面失去六個城邑卻在秦國方面得到補償。這樣做,齊國、趙國的深仇大恨都可以報復了,而且又向天下諸侯顯示趙王是有作為的。大王把齊、趙兩國結盟的事聲揚出去,我們的軍隊不必到邊境偵察,我就會看到秦國的貴重財禮送到趙國來而反過來向大王求和了。一旦跟秦王講和,韓、魏兩國聽到消息,必定盡力敬重大王;既要敬重大王,就必定拿出珍貴的寶物爭先向大王致意。這樣大王的一個舉動可以與韓、魏、齊三國結交親善,從而與秦國改換了處事的位置。”趙王聽后說:“好極了!本团捎萸湎驏|去拜見齊王,與齊王商議攻打秦國的問題。虞卿還沒返回齊國,秦國的使臣已經在趙國了。樓緩得知這個消息,立即逃跑了。趙王于是把一座城邑封給了虞卿。
過了不久,魏國請求與趙國合縱盟約。趙孝成王就召虞卿來商議這件事。虞卿先去拜訪平原君,平原君說:“希望聽您論述一下合縱之道。”虞卿入宮拜見趙王。趙王說:“魏國請求合縱盟約!庇萸湔f:“魏國錯了。”趙王說:“我本來也沒答應它!庇萸湔f:“大王錯了!壁w王說:“魏國請求合縱,您說魏國錯了;我沒有答應它,您又說我錯了。既然這樣,那么合縱盟約是終歸不可以了嗎?”虞卿回答說:“我聽說小國跟大國一起辦事,有好處就由大國享用成果,有壞處就由小國承擔災禍,F在的情況是魏國以小國的地位情愿擔當災禍,而您是以大國的地位辭卻享用成果。我所以說大王錯了,魏國也錯了。我私下認為合縱盟約有利。”趙王說:“好!庇谑蔷屯簢峡v盟約。
虞卿因為魏國宰相魏齊的緣故,寧愿拋棄萬戶侯的爵位和卿相大印,與魏齊一起從小路逃走,最后離開趙國,在魏國大梁遭到困厄。魏齊死后,虞卿更加不得意,就著書立說,采集《春秋》的史實,觀察近代的世情,寫了《節(jié)義》、《稱號》、《揣摩》、《政謀》共八篇。用來批評國家政治的成功與失敗,世上流傳,稱為《虞氏春秋》。
太史公說:平原君,是個亂世之中風采翩翩有才氣的公子,但是不能識大局。俗話說:“貪圖私利便喪失理智”,平原君相信馮亭的邪說,貪圖他獻出的上黨,致使趙國兵敗長平,趙軍四十多萬人被坑殺,趙國幾乎滅亡。虞卿分析事理推測情勢,為趙國出謀劃策,是多么周密巧妙。〉胶髞聿蝗绦目粗糊R被人追殺,終于在大梁遭到困厄,平常人尚且知道不能這么做,何況賢能的人呢?但是虞卿若不是窮困憂愁,也就不能著書立說而使自己的名聲表露于世,流傳后代了。
平原君趙勝者,趙之諸公子也①。諸子中勝最賢,喜賓客,賓客蓋至者數千人②。平原君相趙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復位,封于東武城。
平原君家樓臨民家③。民家有躄者④,槃散行汲⑤。平原君美人居樓上,臨見,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門,請曰:“臣聞君之喜士,士不遠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貴士而賤妾也。臣不幸有罷癃之、,而君之后宮臨而笑臣⑦,臣愿得笑臣者頭!逼皆唬骸爸Z!避L者去,平原君笑曰:“觀此豎子⑧,乃欲以一笑之故殺吾美人,不亦甚乎!”終不殺。居歲余,賓客門下舍人稍稍引去者過半⑨。平原君怪之,曰:“勝所以待諸君者未嘗敢失禮,而去者何多也?”門下一人前對曰:“以君之不殺笑躄者,以君為愛色而賤士,士即去耳!庇谑瞧皆藬匦L者美人頭,自造門進躄者⑩,因謝焉。其后門下乃復稍稍來。是時齊有孟嘗,魏有信陵⒀,楚有春申⒁,故爭相傾以待士⒂。
①諸公子:眾公子。這里指在眾公子之列。公子,古時稱諸侯國君的兒女或兄弟叫“公子”,趙勝是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之弟,故稱之。②蓋:大概,大約。③臨:居于高處朝向低處。④躄者:兩腿瘸的人,即跛子。⑤槃散:行走時一瘸一拐的樣子。也作“蹣跚”。行汲:出外取水。⑥罷癃:身體殘疾。罷,通“!,廢置;癃,體弱多病。⑦后宮:宮中妃嬪居處,借指姬妾。⑧豎子:如今之蔑稱“小子”、“家伙”。⑨門下舍人:指寄食門下派有一定差役的食客。稍稍:逐漸地。引去:離去。⑩造門:登門。進:獻。謝:謝罪,道歉。孟嘗:指孟嘗君田文。⒀信陵:指信陵君魏無忌。⒁春申:指春申君黃歇。⒂傾:超越。待:款待,禮遇。
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于楚①,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②。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③,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于華屋之下④,必得定從而還⑤。士不外索⑥,取于食客門下足矣!钡檬湃,余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⑦,自贊于平原君曰⑧:“遂聞君將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⑨!逼皆唬骸跋壬巹僦T下幾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逼皆唬骸胺蛸t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⑩,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zhí)幠抑卸。使遂蚤得處囊中⒀,乃穎脫而出⒁,非特其末見而已⒂!逼皆古c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廢也⒃。
①合從于楚:指擬推楚為盟主,訂合縱盟約以聯(lián)兵抗秦。從,同“縱”。②約:約定。食客:指投靠強宗貴族并為其服務以謀取食衣的人。偕:一起去。③使:假使。文:指客氣地談判。勝:成功。④歃血:古代舉行盟會時,以口微吸盤中牲畜之血,以表示誠意。一說,以指蘸血,涂于口旁。華屋:豪華的廳堂。指盟會、議事的地方。⑤定從:確定合縱盟約。⑥士不外索:(這些)文武之士不必到外面去找。索,求取。⑦前:徑自走到前面。⑧自贊:自我推薦。⑨備員:湊數,充數。⑩錐之處囊中:錐子放在口袋中。其末立見:錐子的鋒尖立即會露出來。末,錐尖;見,同“現”,顯露。以上兩句比喻有才能的人終會顯露頭角,不會長久被埋沒。稱誦:稱贊薦舉。稱,稱贊;誦,述說、宣揚。⒀蚤:通“早”。⒁穎脫而出:指整個錐鋒都脫露出來。穎,原指禾穗的芒,這里指錐鋒。⒂這一句的意思是說:不僅僅露出一點錐尖就罷了。⒃目笑之:用眼光示意,暗笑毛遂。廢:當作“發(fā)”,發(fā)聲。張衍田《史記正義佚文輯!芬墩x》:“‘發(fā)’字或作‘廢’者非也。毛遂不由十九人而得廢棄也。”
毛遂比至楚①,與十九人論議,十九人皆服。平原君與楚合從,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決。十九人謂毛遂曰:“先生上②!泵彀磩v階而上③,謂平原君曰:“從之利害,兩言而決耳。今日出而言從,日中不決,何也?”楚王謂平原君曰:“客何為者也?”平原君曰:“是勝之舍人也④。”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與而君言⑤,汝何為者也!”毛遂按劍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國之眾也。今十步之內,王不得恃楚國之眾也⑥,王之命縣于遂手⑦。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聞湯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⑧,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諸侯⑨,豈其士卒眾多哉,誠能據其勢而奮其威⑩。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⒀。以楚之強,天下弗能當⒁。白起,小豎子耳,率數萬之眾,興師以與楚戰(zhàn),一戰(zhàn)而舉鄢、郢⒂,再戰(zhàn)而燒夷陵⒃,三戰(zhàn)而辱王之先人⒄。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而王弗知惡焉⒅。合從者為楚,非為趙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⒆,誠若先生之言,謹奉社稷而以從⒇!泵煸唬骸皬亩ê?”楚王曰:“定矣!泵熘^楚王之左右曰:“取雞狗馬之血來(21)!泵旆钽~槃而跪進之楚王曰(22):“王當歃血而定從(23),次者吾君(24),次者遂(25)。”遂定從于殿上。毛遂左手持槃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與歃此血于堂下。公等錄錄(26)。所謂因人成事者也(27)!
平原君已定從而歸,歸至于趙,曰:“勝不敢復相士(28)。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29)。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彼煲詾樯峡停30)。
①比:及,等到。②上:指登堂。③按劍:握緊劍柄,作刺殺之勢。歷階:不停足地連續(xù)登階,形容急速。④舍人:家臣。古時王公貴官的親近侍從。⑤而:你的。⑥恃:依仗。⑦縣:同“懸”,系縛,控制。⑧王天下:統(tǒng)治天下。⑨臣諸侯:使諸侯稱臣而賓服。⑩據:依據。奮:振作,發(fā)揚。方:指縱橫長度相等的面積。持戟:指武裝的士兵。戟,古代的一種兵器。⒀霸王之資:爭霸稱王所憑借的資本。資,憑借。⒁當:擋住,抵擋。⒂一戰(zhàn)而舉鄢、郢:指前279年秦將白起攻下楚國鄢、鄧五城及前278年攻取郢都。⒃夷陵:楚國先王的墓地。⒄辱王之先人:侮辱您的祖先。指楚屢為秦所敗,祖先陵廟被毀,又被迫遷都等。⒅惡:羞愧。⒆唯唯:表示應答的聲音。相當于“嗯嗯”,“是是”。⒇謹奉社稷而以從:一定盡全國之力來履行合縱盟約。謹,嚴;奉,獻出,傾盡全力。(21)雞狗馬之血:古代舉行盟會歃血所用的牲畜之血!端麟[》:“盟之所用牲貴賤不同,天子用牛及馬,諸侯用犬及豭,大夫以下用雞。今此總言盟之用血,故云‘取雞狗馬之血來’耳!保22)奉:雙手捧著。槃:通‘盤’。(23)這一句的意思是說:楚王您應先歃血(用馬血)以示合縱的誠意。(24)次者吾君:其次是我的主人平原君(用狗血)。(25)次者遂:再其次是我毛遂(用雞血)。(26)錄錄:通“碌碌”。平庸,無特殊能力。(27)因人成事:依賴他人的力量來完成任務。(28)相士:觀察、識別人才。(29)九鼎大呂:極貴重的寶物。九鼎,相傳為禹所鑄,象征九州,商、周把它作為傳國之寶;大呂,《正義》謂:“周廟大鐘。”(30)上客:上等賓客。
平原君既返趙,楚使春申君將兵赴救趙①,魏信陵君亦矯奪晉鄙軍往救趙②,皆未至。秦急圍邯鄲,邯鄲急,且降③,平原君甚患之。邯鄲傳舍吏子李同說平原君曰④:“君不憂趙亡邪?”平原君曰:“趙亡則勝為虜,何為不憂乎?”李同曰:“邯鄲之民,炊骨易子而食⑤,可謂急矣,而君之后宮以百數,婢妾被綺縠⑥,余粱肉⑦,而民褐衣不完⑧,糟糠不厭⑨。民困兵盡⑩,或剡木為矛矢,而君器物鐘磬自若。使秦破趙⒀,君安得有此?使趙得全,君何患無有?今君誠能令夫人以下編于士卒之間,分功而作⒁,家之所有盡散以饗士⒂,士方其危苦之時,易德耳⒃。”于是平原君從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李同遂與三千人赴秦軍,秦軍為之卻三十里。亦會楚、魏救至,秦兵遂罷,邯鄲復存。李同戰(zhàn)死,封其父為李侯。
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鄲為平原君請封⒄。公孫龍聞之,夜駕見平原君曰⒅:“龍聞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鄲為君請封,有之乎?”平原君曰:“然。”龍曰:“此甚不可。且王舉君而相趙者,非以君之智能為趙國無有也⒆。割東武城而封君者,非以君為有功也,而以國人無勛⒇,乃以君為親戚故也。君受相印不辭無能(21),割地不言無功者(22),亦自以為親戚故也。今信陵君存邯鄲而請封,是親戚受城而國人計功也(23)。此甚不可。且虞卿操其兩權(24),事成,操右券以責(25);事不成,以虛名德君(26)。君必勿聽也。”平原君遂不聽虞卿。
平原君以趙孝成王十五年卒(27)。子孫代(28),后竟與趙俱亡。
平原君厚待公孫龍。公孫龍善為堅白之辯(29),及鄒衍過趙言至道(30),乃絀公孫龍(31)。
①將:率領,統(tǒng)率。②矯奪晉鄙軍:指信陵君假借魏王的命令取代魏將晉鄙來統(tǒng)率軍隊,晉鄙視破其計,破朱亥擊殺。矯:假借,假稱。③且:將要④傳舍吏子:賓客住所的吏員的兒子。傳舍,古代供來往行人居住的旅舍,這里指一般賓客的居所。⑤炊骨:用死人枯骨作柴燒飯。易子而食:指人們不忍吃自己孩子的肉而互相交換當飯吃。⑥婢妾:侍女。被:同“披”。穿在身上。綺:織有花紋的素地絲織物。縠:縐紋紗。⑦粱:指飯食。⑧褐衣:粗布短衣。不完:不能遮體。⑨厭:同“饜”。吃飽。⑩兵:兵器。剡(yǎn,眼)削尖。鐘:古代青銅制敲擊樂器。磬:古代石或玉制敲擊樂器。自若:照舊。⒀使:假使。⒁分功:分別承擔工作。功,工作、事情。⒂饗士:給士卒享用。⒃易:容易。德:感激。⒄這一句的意思是說:虞卿想要以信陵君出兵救趙保存了邯鄲為由替平原君向趙王請求增加封邑。按:平原君系信陵君的姊丈,憑親戚關系曾力請信陵君出兵救趙,邯鄲解圍當有平原君之功,故虞卿為其請封。⒅夜駕:連夜駕車前往。⒆這一句的意思是說:并非因為您的智慧才能是趙國所沒有的。⒇勛:特殊的功勞。(21)這一句的意思是說:您接受相印并不以自己無能而推辭。(22)割地:即指劃出東武城封給平原君。(23)這一句的意思是說:這是(無功時)作為親戚接受了封邑,而(有功時)又要求按照普通人來論功計賞。(24)操其兩權:掌握著事情兩頭的主動權。(25)操右券以責:拿著索債的契券來索取報償。右券,古代借債契券分左右兩半,雙方各執(zhí)一半作為憑證,左半叫左券,左半叫右券。右券為債權人所執(zhí)。責,索取。(26)德:施恩德,使感激。(27)趙孝成王十五年:即前251年。《索隱》:“《六國年表》及世家并云十四年卒,與此不同!保28)代:世代。這里是世代相襲的意思。(29)堅白之辯:指公孫龍關于“離堅白”命題的論辯。公孫龍的《堅白論》認為,眼看不到石頭的堅度,只能看到石頭的白色;手摸不著石頭的白色,只能觸及其堅度,因而得出結論:“堅”和“白”是互相分離,各自獨立的。這種觀點夸大了感官對事物感受方式的特殊性,而割裂了人的認識作用的統(tǒng)一性,最終導致而上學的詭辯。(30)鄒衍過趙言至道:鄒衍訪問趙國時談論正大道理。據《集解》引劉向《別錄》載:齊國派鄒衍出訪趙國,平原君曾就公孫龍與其門徒談論“白馬非馬”的名辯命題而詢問鄒衍。鄒衍認為名辯者的高談闊論使人迷惑,有害于正大的道理。他說:“煩文以相假,飾辭以相惇(dūn,敦),巧譬以相移,引人聲使不得及其意。如此,害大道。”過,訪;至道,大道理;一說“至道”當為鄒衍著作《主運》之誤。(31)絀:通“黜”,辭退。
虞卿者,游說之士也①,躡檐簦說趙孝成王②。一見,賜黃金百鎰③,白璧一雙;再見,為趙上卿,故號為虞卿。
秦、趙戰(zhàn)于長平,趙不勝,亡一都尉。趙王召樓昌與虞卿曰:“軍戰(zhàn)不勝,尉復死,寡人使束甲而趨之④,何如?”樓昌曰:“無益也,不如發(fā)重使為媾⑤!庇萸湓唬骸安枣耪撸詾椴绘跑姳仄埔病6奇耪咴谇丌。且王之論秦也⑦,欲破趙之軍乎,不邪⑧?”王曰:“秦不遺余力矣⑨,必且欲破趙軍⑩!庇萸湓唬骸巴趼牫迹l(fā)使出重寶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寶,必內吾使。趙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之合從,且必恐。如此,則媾乃可為也。”趙王不聽,與平陽君為媾⒀,發(fā)鄭朱入秦。秦內之。趙王召虞卿曰:“寡人使平陽君為媾于秦,秦已內鄭朱矣,卿以為奚如?”虞卿對曰:“王不得媾,軍必破矣。天下賀戰(zhàn)勝者皆在秦矣。鄭朱,貴人也⒁,入秦,秦王與應侯必顯重以示天下⒂。楚、魏以趙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則媾不可得成也!睉罟@鄭朱以示天下賀戰(zhàn)勝者,終不肯媾。長平大敗,遂圍邯鄲,為天下笑。
①游說之士:戰(zhàn)國時,周游列國,憑口才勸說君主接受其治國主張以取得官祿的策士。②躡(jué,撅)檐簦:腳踏草鞋,肩搭雨傘。指遠行。,通“”,草鞋;檐,通“擔”,肩荷;簦,古代有柄的笠。③鎰:古代重量單位,二十兩為一鎰。一說二十四兩為一鎰。④束甲:卷甲,以示決戰(zhàn)。⑤重使:重要使臣。媾:求和,講和。⑥制媾者:指掌握講和與否的主動權的一方。⑦論:推論,估計。⑧不:相當于“否”。⑨不遺余力:竭盡全力,毫不保留。⑩且:將。附:依附。指聯(lián)合。內:同“納”,接納。⒀平陽君:即趙豹。⒁貴人:顯貴之人。⒂應侯:即范雎。必顯重以示天下:一定把趙國重臣在秦國這件事大加宣揚而給天下諸侯看。顯,顯揚。
秦既解邯鄲圍①,而趙王入朝②,使趙郝約事于秦③,割六縣而媾④。虞卿謂趙王曰:“秦之攻王也,倦而歸乎⑤?王以其力尚能進,愛王而弗攻乎?”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遺余力矣,必以倦而歸也!庇萸湓唬骸扒匾云淞テ渌荒苋。攵鴼w,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⑥。來年秦復攻王,王無救矣!蓖跻杂萸渲愿孚w郝。趙郝曰:“虞卿誠能盡秦力之所至乎⑦?誠知秦力之所不能進,此彈丸之地弗予,令秦來年復攻王,王得無割其內而媾乎⑧?”王曰:“請聽子割矣,子能必使來年秦之不復攻我乎?”趙郝對曰:“此非臣之所敢任也⑨。他日三晉之交于秦⑩,相善也。今秦善韓、魏而攻王,王之所以事秦必不如韓、魏也。今臣為足下解負親之攻,開關通幣⒀,齊交韓、魏⒁,至來年而王獨取攻于秦,此王之所以事秦必在韓、魏之后也。此非臣之所敢任也!
王以告虞卿。虞卿對曰:“郝言‘不媾,來年秦復攻王,王得無割其內而媾乎’。今媾,郝又以不能必秦之不復攻也。今雖割六城,何益!來年復攻,又割其力之所不能取而媾,此自盡之術也⒂,不如無媾。秦雖善攻,不能取六縣;趙雖不能守,終不失六城。秦倦而歸,兵必罷⒃。我以六城收天下以攻罷秦,是我失之于天下而取償于秦也。吾國尚利,孰與坐而割地⒄,自弱以強秦哉?今郝曰‘秦善韓、魏而攻趙者,必(以為韓魏不救趙也而王之軍必孤有以)王之事秦不如韓、魏也’⒅,是使王歲以六城事秦也⒆, 即坐而城盡。來年秦復求割地,王將與之乎?弗與,是棄前功而挑秦禍也;與之,則無地而給之。語曰‘強者善攻,弱者不能守’。今坐而聽秦,秦兵不而多得地[20],是強秦而弱趙也。以益強之秦而割愈弱之趙,其計故不止矣[21]。且王之地有盡而秦之求無已[22],以有盡之地而給無已之求,其勢必無趙矣!
①秦既解邯鄲圍:指秦兵進圍趙國都邯鄲久攻不下,于前257年在趙軍的頑強抵抗和魏、楚兩國援軍的夾擊下大敗,秦將鄭安平率卒二萬降趙,遂解圍而去。②趙王入朝:指趙王懼怕強秦而去拜訪秦王。入朝,拜訪。③約事于秦:到秦國訂約結交。④割六縣而媾:梁玉繩《史記志疑》認為“《趙策》謂‘秦破趙長平歸,使人索六城于趙而講’……邯鄲之圍,非秦德趙而解,趙賴魏之力耳。何事朝秦而講以六城?《策》以長平破,懼而賂之,是也!变浺詡淇。⑤倦:疲頓。⑥助秦自攻:幫助秦國進攻自己。⑦這一句的意思是說:虞卿真的能全部搞清秦國兵力的底細嗎?⑧內:內地,腹地。⑨任:擔當,承擔。⑩他日:往昔。三晉:指韓、趙、魏三國。春秋末,晉被韓、趙、魏三家瓜分,各立為國,故稱“三晉”。事:奉事。解負親之攻:解除因背棄與秦的親善關系而招致的進攻。事見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前262年秦伐韓之野王,韓之上黨道絕,其守馮亭率民歸趙,趙受之,后招致長平之禍。[13]開關通幣:開啟關卡,互通貿易。幣,財物、貨幣。[14]齊:相等。[15]自盡之術:自取滅亡的辦法。[16]罷:通“!。疲憊。[17]孰與坐而割地:這與白白地割讓土地……相比,怎么樣?坐,空。[18](以為韓魏不救趙也……):張文虎《?酚浖馑麟[正義札記》引《雜志》云:“十六字衍!囤w策》及《新序·善謀篇》并無!保19]歲:每年。[20]:疲勞,疲困。[21]計:算計,謀劃。[22]無已:沒有止境。
趙王計未定,樓緩從秦來,趙王與樓緩計之,曰:“予秦地(何)如毋予①,孰吉②?”緩辭讓曰③:“此非臣之所能知也!蓖踉唬骸半m然,試言公之私④!睒蔷弻υ唬骸巴跻嗦劮蚬ξ牟负酡?公甫文伯仕于魯,病死,女子為自殺于房中者二人⑥。其母聞之,弗哭也。其相室曰⑦:‘焉有子死而弗哭者乎?’其母曰:‘孔子,賢人也,逐于魯,而是人不隨也⑧。今死而婦人為之自殺者二人,若是者必其于長者薄而于婦人厚也⑨!蕪哪秆灾猓菫橘t母;從妻言之,是必不免為妒妻。故其言一也,言者異則人心變矣。今臣新從秦來而言勿予,則非計也;言予之,恐王以臣為為秦也:故不敢對。使臣得為大王計,不如予之。”王曰:“諾。”
虞卿聞之,入見王曰:“此飾說也[13],王昚勿予[14]!”樓緩聞之,往見王。王又以虞卿之言告樓緩。樓緩對曰:“不然。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夫秦、趙構難而天下皆說[15],何也?曰‘吾且因強而乘弱矣’[16]。今趙兵困于秦,天下之賀戰(zhàn)勝者則必盡在于秦矣。故不如亟割地為和[17],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18]。不然,天下將因秦之(強)怒[19],乘趙之[20],瓜分之。趙且亡,何秦之圖乎[21]?故曰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愿王以此決之,勿復計也!
①予秦地(何)如毋予:給秦國土地與不給。張文虎《校刊史記集解索隱正義札記》引《雜志》云:“‘何’字衍。如者,與也!缎滦颉纷鳌枨氐嘏c無予孰吉’!雹谑爰耗姆N做法好。③辭讓:謹虛地推讓。④私:指個人的意見、看法。⑤公甫文伯母:指魯定公時大夫公甫文伯的母親!抖Y記·檀弓》:“文伯之喪,敬姜據其床而不哭,曰:‘昔者吾有斯子也,吾以將為賢人也,吾未嘗以就公室。今及其死也,朋友諸臣未有涕者,而內人皆行哭失聲。斯子也,必多曠于禮矣夫!’”樓緩所言公甫文伯母之事與《檀弓》所載有出入。⑥女子:指妻妾。⑦相室:古代保育貴族子女的老年人,如保姆之類。⑧是人:此人。指公甫文伯。因其母不把他看作是自己的兒子,故稱“是人”。⑨。褐盖榱x淡薄。厚:指情義深厚。⑩從母言之:由母親來說這樣的話。人心:指說話人的用心、用意。諾:答應的聲音。[13]飾說:虛偽、粉飾的言辭。[14]昚(shèn,慎):同“慎”。表示告誡,相當于“千萬”、“切切”。[15]構難:結下怨仇,引起兵禍。說:同“悅”。[16]且:將。因強而乘弱:借強國來欺弱國。乘:欺壓、侵凌。[17]亟:急,趕快。[18]這一句的意思是說:用割地來使天下諸侯懷疑秦、趙已交好而又能撫慰秦國。[19](強)怒:張文虎《?酚浖馑麟[正義札記》:“疑‘怒’字一作‘強’,旁注誤并!保21]乘:趁著。[21]何秦之圖:圖謀什么秦國。
虞卿聞之,往見王曰:“危哉,樓子之所以為秦者,是愈疑天下,而何慰秦之心哉?獨不言其示天下弱乎①?且臣言勿予者,非固勿予而已也②。秦索六城于王,而王以六城賂齊③。齊,秦之深讎也④,得王之六城,并力西擊秦,齊之聽王,不待辭之畢也⑤。則是王失之于齊而取償于秦也。而齊、趙之深讎可以報矣,而示天下有能為也⑥。王以此發(fā)聲⑦,兵未窺于境⑧,臣見秦之重賂至趙而反媾于王也⑨。從秦為媾⑩,韓、魏聞之,必盡重王;重王,必出重寶以先于王。則是王一舉而結三國之親[13],而與秦易道也[14]!壁w王曰:“善!眲t使虞卿東見齊王,與之謀秦。虞卿未返,秦使者已在趙矣。樓緩聞之,亡去。趙于是封虞卿以一城。
居頃之,而魏請為從[15]。趙孝成王召虞卿謀。過平原君[16],平原君曰:“愿卿之論從也[17]。”虞卿入見王。王曰:“魏請為從!睂υ唬骸拔哼^[18]。”王曰:“寡人固未之許[19]。”對曰:“王過!蓖踉唬骸拔赫垙模湓晃哼^,寡人未之許,又曰寡人過,然則從終不可乎?”對曰:“臣聞小國之與大國從事也[20],有利則大國受其福,有敗則小國受其禍。今魏以小國請其禍,而王以大國辭其福[21],臣故曰王過,魏亦過。竊以為從便[22]。”王曰:“善。”乃合魏為從。
虞卿既以魏齊之故[23],不重萬戶侯卿相之印,與魏齊間行[24],卒去趙,困于梁。魏齊已死,不得意,乃著書,上采《春秋》[25],下觀近世,曰《節(jié)義》、《稱號》、《揣摩》、《政謀》,凡八篇。以刺譏國家得失,世傳之曰《虞氏春秋》[26]。
①這一句的意思是說:偏偏不說這樣做就是拿趙國的軟弱給天下諸侯們看。②固:堅決。③賂:奉送。④讎:仇敵。⑤不待辭之畢:不等話說完。⑥有能為:有能力、有作為。⑦發(fā)聲:發(fā)表,聲揚。⑧窺:觀察,偵探。⑨反媾于王:反而向大王您求和。⑩從:順從,聽從。重:尊重,敬重。先:爭先致意。[13]結三國之親:指與韓、魏、齊三國結交親善。[14]易道:改換了處事的位置。[15]從:同“縱”,指“合縱”。[16]過:拜訪。[17]論從:論述合縱之道。[18]過:錯誤。[19]固:本來。未之許:沒有答應他的請求。[20]從事:辦事,處理事情。[21]辭:辭卻。[22]便:有利。[23]以魏齊之故:因魏相魏齊的緣故!端麟[》:“魏齊,魏相,與應侯(指秦相范。┯谐,秦求之急,乃抵虞卿。卿棄相印,乃與(魏)齊間行亡歸梁,以托信陵君。信陵君疑未決,(魏)齊自殺。”[24]間行:從小路走。[25]《春秋》:編年體史書,為儒家經典之一。相傳孔子據魯史修訂而成,起于魯隱公元年(前722),終于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凡二百四十二年。為后代編年史的濫觴。敘事極簡約,相傳寓有褒貶之意。[26]《虞氏春秋》:《漢書·藝文志》著錄《虞氏春秋》十五篇,今佚,有清馬國翰輯本。
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①,然未睹大體②。鄙語曰“利令智昏”③,平原君貪馮亭邪說④,使趙陷長平兵四十余萬眾,邯鄲幾亡⑤。虞卿料事揣情,為趙畫策⑥,何其工也⑦!及不忍魏齊,卒困于大梁,庸夫且知其不可⑧,況賢人乎?然虞卿非窮愁,亦不能著書以自見于后世云⑨。
①翩翩:形容舉止灑脫,風采美好。濁世:亂世。②大體:有關大局的道理。③鄙語:俗語。利令智昏:貪圖私利使頭腦發(fā)昏而喪失理智,不辨是非。④貪馮亭邪說:指前262年,秦伐韓之野王:韓上黨守馮亭因迫于上黨道絕,愿歸附趙。趙孝成王召平陽君、平原君計議,平陽君主張不受,平原君則謂:“無故得一郡,受之便!庇谑勤w受上黨,并封馮亭為華陽君。此后秦、趙交惡,前260年秦攻長平,趙軍大敗,四十余萬士卒被秦將白起坑殺。其事并見卷四十三《趙世家》、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⑤邯鄲幾亡:指趙國幾乎滅亡。⑥畫策:謀劃。⑦工:巧妙、周全。⑧庸夫:指能力低或能力平常的人。⑨見:同“現”。表露。
下一篇:史記·孟嘗君列傳原文、注釋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