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2003年:《吊屈原賦》
作者:不詳,2003年陜西考生。
尚記兩千年前,賈公過長沙,自慨命運之不濟,悒郁思索,而做斯賦。竟有同命相似之感嘆,其悲嘆人才之不為用,而忠言不被納之意,蓋與君之所行謬矣。命吾于考場之上,端午佳節(jié),重做斯賦,以吊先生之靈
嗚呼,君雖為楚王之同姓,其血緣之親.可謂近矣,君累世為官,與楚王之忠心,可謂昭然也,然竟為世人所不容,被君王黜免,終于郁郁而沉于汩羅矣。雖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有日月齊輝之才,一旦被疏,不復被用,雖心系楚國,胸懷天下,豈不枉然。
余嘆其感情之無用焉,君臨天下,當以理為重,奈何信奸讒之語,而疏遠信臣忠義之士也,懷王不用汝擊,終招患禍,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推,而竟以感情之草草行事也。
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自制于情也,人情莫不好悅己者,而惡直言者也,故莊宗雖有天下而終自戮于伶人之手,其沉溺于私情使然也。夫奸讒當?shù),以美色誘之,絲竹樂之,財物亂之,使其遠正直而近讒邪,雖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于禍已至矣,乃有悔色,豈不晚哉?
人情有遠近.而緣有親疏,而公理無遠近,正道無偏邪,君于九天之上,可憶及昔日否,子蘭之流,力勸懷王之秦求和,終使懷王之魂留他鄉(xiāng),子蘭豈不為楚王之親近哉,有骨肉之親,卻不能遠謀,有遠謀之臣,未有骨肉之親,情理相較,于情于理,競何如哉,懷王屈理從情,終至斯地,雖有天地為其悲惜,然流留笑柄子青史矣。
君沉汩羅,去今兩干余載矣,夫兩千余載之中,屈理而從情者,不可盡數(shù),今日光華閃耀大地,然此事仍無有斷絕之時,余作此文,畢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華,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從理,如此,則官不貪,如此,則民不奸,如此則百姓直田享用不盡矣。
懷王于冥冥之中,定當后悔不迭,特以為情乃理之末,而理為情之始也,理從情而家不立,則國不治,則天下難平,情從理,則行路之人,可為骨肉之親,邂逅之人,可助成大事,豈不如此哉?
【點評】立意切題,分析政治與感情的關系精辟;全篇用文言文寫就,且文筆流暢,標點準確,顯示出雄厚的古漢語基礎知識;熟悉中國歷史,把古代人物與現(xiàn)代人物結合起來對比,提升了主題;將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自然結合進文章,生動感人,乃歷年來很好的文章!史記》里,司馬遷為屈原和賈誼合寫一傳,可見這兩位歷史人物相似之處頗多,此文作者即以“賈公”開頭,貼切而自然;而“我”的作賦,則順理成章。主體部分緊緊圍繞“以感情親疏作為用人的標準,必將造成歷史悲劇”這一中心,縱論歷史,深入剖析,很具說服力。嫻熟的文言筆法,讀來韻味十足。文中可見《屈原列傳》《諫太宗十思疏》《伶官傳序》等課文的影子,足見考生對語文課本是熟悉的,文言基礎知識掌握牢固,運用靈活,相關歷史知識掌握也很不錯。從對“賦”這種文體的要求來說,且不說漢賦,就是唐宋的賦,句式和聲韻都應該“合律”——即多用駢句并講究平仄。而這首賦在形式上還不大像,因為作賦太難,考生在考場上能作到這個程度就難能可貴了。不過后來者的借鑒宜審慎一些。
4、2004年:《戍婦歌》
作者:不詳
作者自述:這是2004年高考全國卷Ⅱ的考試作文,作文要求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為話題,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我在貴州省織金縣參加了這一屆的高考,以這篇“古詩體”的詩歌《戍婦歌》獲得滿分。本人從小就對舊體詩詞有著濃厚的興趣,一直以來堅持學習并且嘗試著進行創(chuàng)作,至今寫過百余首不同體裁、風格的舊體詩詞作品。鑒于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且希冀與志同道合的人把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繼承和發(fā)揚下去,在此,謹把這首有幸獲得高考滿分的“古詩體”作品《戍婦歌》錄下來與大家分享。(注:這首《戍婦歌》采用了五言古詩的風格,類似于《孔雀東南飛》的敘事形式,以一個丈夫被征召從軍的“戍婦”的口吻,講述了一段被封建戰(zhàn)爭摧殘的愛情悲劇。女主人公“戍婦”與丈夫從小青梅竹馬,結為連理之后夫妻更是恩愛甚篤,然而好景不長,無情的戰(zhàn)火打破了家庭幸福與寧靜,丈夫被朝廷的“一紙詔書”征召從軍,從此“一去無消息”,妻子對丈夫的思念之苦在十三年的守候中被不斷放大。全詩通過對戍婦形象的塑造和戍婦對丈夫思念的描寫,控訴了封建戰(zhàn)爭對平民百姓的摧殘,謳歌了戍婦堅貞不渝的愛情。全詩共154句,770余字。)妾對隆中坐,思君盼歸顏。唧唧槐上雀,飛上五銖錢。深秋十三載,經(jīng)冬夏歷年。年年望鄉(xiāng)關,日暮孤棹邊。塢城埋青草,青冢塞上寒。自幼同連理,兩小無猜疑。青梅傍竹植,竹馬兩相依。① 山西共植樹,山東采菊歸。郎言不效古,但此常年期。至今東籬下,人面對菊花。
菊花猶未改,陶潛歸何處。② 十六入君門,妾自君家人。朝耕南山陲,夜伴讀書聲。不求官侯達,不求門楣盈。只愿長此往,攜手不分離。自為君家婦,出入守門庭。為曉三重制,度化四德遺。居家理機務,出家念家居。尊貴亦尊貴,貧賤不能移。君夸婦賢德,雖苦亦有余。只求家和氣,上下無相欺。③ 草堂三秋葉,深閣四時春;释ヒ患垥魇借鏖T。門前凄凄草,門外犬吠聲。官吏苦無何,老母跪致詞:“家中無男子,獨此不幸人。若為從戍去,一去無消息”④ 官吏苦無何,賤妾前致詞。妾至夫君前,臨未無嗚咽:“君婦自此別,相期更何年。臨別無甚言,數(shù)語君須記。一言征戍苦,朝晚自相顧。無妾侍君身,衣食亦間疏。二言塞上寒,不似在家園。行軍車馬后,煙火戍城前。三言男兒堅,勿以家為念。男兒須自強,效古作前賢。自此別離后,天海各一邊。天海雖相距,亦有心相連。何年秋雁過,足雁系平安。⑤君行復遲遲,妾懷惟君知。三步一回首,步步歩相思。⑥行行復頓足,頓足復行行。疾趨至君前,凝噎已無音。⑦執(zhí)手看淚眼,一語謂夫君:“愿做湘神女,伴君塞上征”⑧日暮鳴鴉晚,人歸頤草深。自此一別后,音書無通往。妾在嶺南住,年年登高處。望穿湘江水,望斷嶺南路。雜草蓬叢生,荒骨遺野路。君戍守邊疆,夜夜盡望鄉(xiāng)。一聲茄笛怨,痛斷幾人腸。夫君愁腸斷,妾亦斷愁腸。此時南山下,處處遍菊花;ㄩ_人不在,花萎人自傷。對話人憔悴,對人花凄涼。人花兩相映,迷惘共彷徨。一載盼君歸,對鏡容顏失。鸞鳳已飛去,空留題鏡詩。⑨二載盼君歸,旦暮念君癡。獨坐樓臺夜,黎衣俱已濕。三載盼君歸,妝臨淚又垂。 湘妃竹下逸,斷腸花上飛。⑩四載盼君歸,兩鬢漸依稀。依稀鬢發(fā)里,依稀闌夢中。五載盼君歸,西山橫翠微。本是妾婦淚,洗卻山色嵬。六載盼君歸,燕雀也無聲。冥冥枝上雀,黯黯隔年期。七載盼君歸,流水更無音。無情悲花落,多情度傷悲。別來十三載,載載念君歸。雁落添殘影,水流著江清。人歸人散后,月下月痕深。與君歌戍婦,憑古可堪今。一曲歌未盡,自看古今人。注釋:①李白《長干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②典出陶潛:“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③“無”通“勿”,不要、別的意思。④南朝齊寶月《估客樂》詩之二:“莫作瓶落井,一去無消息。”⑤蘇武牧羊,十九載,后系書與雁足,漢人見之,乃迎返。見《漢書·李廣蘇建傳》。⑥前兩個“步”字作名詞,意“腳步”;第三個“步”字作動詞,意“生,出”。⑦柳永《雨霖鈴》:“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⑧宋玉《高唐賦》:楚襄王與宋玉游云夢之臺,望高唐之觀。其上有云氣變化無窮。玉謂此氣為朝云,并對王說,過去先王曾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自稱是巫山之女,愿侍王枕席,王因幸之。巫山之女臨去時說:“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⑨傳楚王得一明鏡,紋有鸞鳳,一日鳳離鏡飛升,繞梁三日而去。李商隱《鸞鳳》:“舊鏡鸞何處,衰桐鳳不棲。”鸞鏡:裝飾有鸞鳥圖案的銅鏡。鸞鳥是古代傳說的神鳥。據(jù)《異苑》載“鸞睹鏡中影則悲。”后人在詩中多以鸞鏡表示臨鏡而生悲。⑩湘妃竹:即斑竹,亦稱“淚竹”,竿部生黑色斑點。這種竹子生長在湖南九嶷山中!蛾囄镏尽罚“堯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汨揮,竹盡斑。”斷腸花:花名,其上多紅色血斑,相傳昔有一婦人,懷人不見,恒灑淚于北墻之下,后灑處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婦面,其葉正綠反紅,名曰斷腸花。李白《古風》之十八:“天津三月時,千門桃與李,朝為斷腸花,暮逐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