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初中語文 > 中考試卷

2024年福建省初中階段學業(yè)水平測試語文試題及答案

[移動版] 佚名

2024年福建省初中階段學業(yè)水平測試

語文試題

以下文檔僅供預覽,請點此下載精校Doc文檔及答案(下載頁還有近8年福建中考語文試卷)

(考試時間:120分鐘;滿分:150分;考試形式:閉卷)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須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答在試卷上一律無效。
一、積累與運用(23分)
1.根據(jù)語境,補寫出古代詩文名句。(8分)
(1)《〈論語〉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意是說“時光像流水一樣,日夜不停”。
(2)酈道元《三峽》中描寫山勢起伏、綿延不斷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崔顥《黃鶴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直接抒發(fā)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4)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借史事寫自身,發(fā)議論,抒感慨。
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
科技創(chuàng)新是生產(chǎn)力,文化創(chuàng)意也是生產(chǎn)力。尤其是進入信息時代之后,人們的文化需求越來越復雜多元。而文化創(chuàng)意幾乎可以改變一切,可以(    ),“文化+”也就(    )了。當然,文化是需要用創(chuàng)意的方式   ①   (zuò)加法的,與科技創(chuàng)新有著不盡相同的規(guī)律和要求。更重要的是,今天的文化創(chuàng)意和科技創(chuàng)新有著無法割裂、(    )的關(guān)系,一旦實現(xiàn)真正的融合發(fā)展,將會爆發(fā)出巨大的威力,   ②   (shèn)至成為顛覆性的創(chuàng)新力量,改變我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方式。
科技創(chuàng)新和文化創(chuàng)意要成為發(fā)展新動能的雙引   ③   (qíng),科技和文化要真正融合發(fā)展,最大的挑戰(zhàn)和最關(guān)鍵的瓶頸還是人的問題。這一問題的解決,需要在全社會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加強科學普及、文化普及和藝術(shù)普及的工作力度,還需要提高全社會尊重科技創(chuàng)新、熱愛文化創(chuàng)意的意識。這樣雙管齊下,才是養(yǎng)護人才和市場的兩全之策。
(1)根據(jù)拼音,依次寫出①②③處相應的漢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2)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成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   )(3分)
A.無所不知    水到渠成    相輔相成 B.無所不在    水落石出    相反相成
C.無所不在    水到渠成    相輔相成 D.無所不知    水落石出    相反相成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某個動詞和賓語搭配不當,請寫出這個動詞并修改,但不得改變句子原意。(3分)
 
 
3.名著閱讀交流。(6分)
圈點批注法用于閱讀傳統(tǒng)文學名著很有效,但名著還有紀實類、科普類等其他多種類型,只會這一種方法,不能“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閱讀整本書”,很難實現(xiàn)“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的學習目標。
你是否贊同這個看法?為什么?請寫一段話,分享你的閱讀經(jīng)驗,體現(xiàn)你的思考和認識。
 
二、閱讀(67分)
(一)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4~5題。(7分)
發(fā)渝州卻寄韋判官
司空曙
紅燭津亭夜見君,繁弦急管兩紛紛。
平明分手空江轉(zhuǎn),惟有猿聲滿水云。
4.這是一首贈別詩,請寫出分別的時間、地點和贈別的對象。(3分)
 
5.分別前后詩人的情感有明顯變化,請簡要概括。(4分)
 
(二)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6~9題。(16分)
材料一:
慎東美字伯筠秋夜待潮于錢塘江沙上露坐設大酒樽及一杯對月獨飲,意象傲逸,吟嘯自若。顧子敦適遇之,亦懷一杯,就其樽對酌。伯筠不問,子敦亦不與之語。酒盡,各散去。
(節(jié)選自陸游《老學庵筆記》)
材料二: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節(jié)選自張岱《湖心亭看雪》)
6.下列對材料一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3分)
A.慎東美字伯筠/秋夜/待潮于錢塘江沙上/露坐/設大酒樽及一杯/
B.慎東美字伯筠/秋夜待潮于錢塘江/沙上露坐/設大酒樽及一杯/
C.慎東美字伯筠/秋夜待潮/于錢塘江沙上/露坐/設大酒樽及一杯/
D.慎東美字伯筠/秋夜/待潮于錢塘江沙上露坐/設大酒樽及一杯/
7.根據(jù)“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加點字詞。(3分)

加點字詞 方法提示 釋義
吟嘯自若 聯(lián)系成語解釋詞義。
神色自若
(1)自若:______
顧子敦適遇之 查閱詞典選擇義項。
適:①適合;②滿足;③正好。(《漢語大詞典》)
(2)適:______
亦懷一杯 根據(jù)形旁推斷字義。
從心,褱聲。(《說文解字》)
(3)懷:______
8.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酒盡,各散去。(3分)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3分)
 
9.兩則材料在內(nèi)容上多有相同之處,請列舉。(4分)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題。(20分)
松花江上
王統(tǒng)照
兩條名字異常美麗,且富有詩意的江水,偏在東北。我們想起鴨綠就會聯(lián)想到日人的耀武,想起松花就有俄人的暗影。風景的幽清,自來是戰(zhàn)血洗滌成的。人類原不容易有真正的愛美的思想,那只是超乎是非利害無關(guān)心的一時的興趣的沖發(fā),及至將他們的獸性盡情發(fā)散的時候,哪里還管什么風景、文化?人類的全歷史呢,物與物相競,說是利用弱肉強食的公例,人并不能比物類超出多少,人們在不自知中用此公例彼此相斫,所以到處是血洗的山河!
偶然來到這北方之上海東方之莫斯科的濱江;偶然在這四月中的晴和天氣在松花江畔流連,看著那一江粼粼的春水與橫亙江面的三千二百尺的鐵橋,水上拍浮著的小木筏子,以及江岸上的煙突人語。我同王張兩君立在幾個洗衣婦女的旁邊,岸上的短衣沾土的中國苦力,破襤,無聊,仿佛到處尋覓什么似的白俄,與偶爾經(jīng)過的日本人,摻雜的言語與奇異的行動,點綴著這江面的繁華。我們幾次想乘小火輪到江對面的太陽島去看看那邊的海水浴場,與俄人的生活,江流迅急,當中有一段漩流,雖然坐了小木筏也一樣過得去。大家卻都不肯冒險。問了幾次小火輪又沒有過江去的。末后我們只好雇了一只木筏放乎中流。究竟沒有渡過江去。在江邊停著許多中國的小輪都是往松江下游各縣去的,正如長江邊的揚州班、蕪湖班一樣。其實松花江的水比著名的揚子清麗得多,或者兩岸小沙土的緣故,也許是船行較少不挾著很多的泥沙。當此初春,四望微見嫩黃的柳枝與淡碧的小草,在這“北國”中點綴出不少的生趣。
這條鐵橋雖沒有黃河鐵橋長,然而背景太好,不是茫茫的土岸、童山,這里是繁盛街市之一角的突影。由許多雄偉建筑物迤邐著下攏來的清江,像一段碧玉橫臥在深灰淡紅色的舊時的綺羅層中,古雅中不失其鮮艷。而且因為地帶上富有國際趣味的關(guān)系,容易使人聯(lián)想到舊的殘滅與新的發(fā)展。從這邊溯上或沿流而下可以瀏覽這“北國”最美麗的沿岸的風物。
以這里特有的氣候與特有的自然風物,以及近代的都市文化之發(fā)展,與俄羅斯的氣氛之濃重,形成一種異常的氛圍。我在江中的筏子上感到輕盈也感到雄壯,比起在柔麗的西子湖邊蕩舟的心情來迥然不同。人所可貴的是聯(lián)想,而聯(lián)想乃由環(huán)境的不同刺激而成,為各別的異樣。是在“北國”的松花江上,這里沒有黃河兩岸的風沙、童山、土室,也不像揚子江兩岸的碧草雜樹與菜圃、農(nóng)家。然而近代生活的顯映在岸上的建筑物與人民的服裝中可以看得出。再往遠處去,塞外的居民,雄奇的山嶺,浩蕩與奇突雄壯的景象,是有它自己的面目的。
初暖的春陽,微吻著北國的晴波,
黧面筏手高唱著北滿的歌相和。
遠來,遠來,浮動著現(xiàn)代都市的噪音,
飄過,在活舞著雙臂的勞人心中起落。
包頭跣足彳亍著過去異國的流亡者,
他是憤怒,慚悔,希冀對望著舊的山河!
詩的趣味,畫的搜求,在這里一切付于寥廓,
沉著——烘露出,吟嘯出這鐵的力量的鏈索。
(有刪改)
[注]①王統(tǒng)照(1897—1957),山東諸城人,作家、詩人。作品主要表現(xiàn)“美”與“愛”的理想。本文創(chuàng)作背景:“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淪陷,民族危機日益嚴重,抗日救亡運動興起。②迤邐:曲折連綿。③彳。盒〔阶,走走停停的樣子。
10.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第二段描繪了松花江岸上中國苦力形象,短衣破爛,貧窮無依。
B.文中將松花江與黃河、揚子江進行類比,贊美東北的自然風光。
C.這是一篇游記散文,聯(lián)想豐富,寫法自由,讀來能增廣見聞。
D.文章匠心獨運,風物與人物、現(xiàn)實與歷史交織,富有哲思與詩意。
11.文章第一段多處運用間接抒情的方式,把感情滲透在議論中,耐人尋味。請舉一例簡要分析。(3分)
 
12.聯(lián)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回答括號中的問題。(8分)
(1)當此初春,四望微見嫩黃的柳枝與淡碧的小草,在這“北國”中點綴出不少的生趣。(這里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4分)
 
(2)由許多雄偉建筑物迤邐著下攏來的清江,像一段碧玉橫臥在深灰淡紅色的舊時的綺羅層中,古雅中不失其鮮艷。
(句中喻體“深灰淡紅色的舊時的綺羅層”,生動新穎。請寫出其本體,并分析兩者的相似性。)(4分)
 
13.文章以新詩作結(jié),形式獨特,意蘊豐厚。請簡要分析。(6分)
 
(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題。(12分)
五月,為勞動者喝彩
侯為標
高爾基說:勞動是一切歡樂和美好的源泉。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雙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每天我們都會看到很多忙碌的身影,他們用勤勞的雙手、辛勤的勞動為社會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和服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一份平凡的工作背后,都是一種責任與堅守,每一個汗水中的微笑,都令人心生敬意。
人類通過勞動征服自然、改造世界,歷史上流傳著很多關(guān)于勞動的傳說與美麗的贊歌。遠古“愚公移山”的故事,生動詮釋了勞動能夠創(chuàng)造奇跡,告訴后人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和鍥而不舍的精神,就沒有什么不能實現(xiàn)。在社會生活中勞動與文學也密不可分,誕生了很多以勞動為主題的杰出作品,如唐詩《憫農(nóng)》:“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以沉浸式寫法,把勞動者的形象、勞作的場景、勞動的艱苦濃縮在詩歌中,告誡人們一粥一飯來之不易,要愛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