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初中語文 > 中考試卷

2019年郴州市初中畢業(yè)學業(yè)考試語文試卷及答案

[移動版] 佚名

(1)《昆蟲記》探究專題示例:探究法布爾的觀察方法。
你設(shè)計的專題:                                                     。(2分)
(2)《水滸傳》探究專題示例:探究《水滸傳》中的情節(jié)。
你設(shè)計的專題:                                                   。(2分)
(二)古詩鑒賞(4分)
水調(diào)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0.請用自己的話概括詞的上下片內(nèi)容。(2分)
上片:                                                                         
下片:                                                                         
11.宋代胡仔《若溪漁隱叢話》評價本詞:“中秋詞自東坡《水調(diào)歌頭》一出,余詞盡廢。”
請從本詞蘊含的人生哲理或作者表現(xiàn)的情懷作出分析。(2分)
 
(二)文言文比較閱讀(12分)
【甲】初、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quán)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jié)友而別。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
【乙】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錢行于郊衢,撫節(jié)悲歡聲震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選自《列子·湯問》,有刪節(jié))
12.解釋文中加點的字。(2分)
(1)及魯肅過尋陽(      )       (2)未窮青之技(     )
13.文中畫波浪線處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      B.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
C.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      D.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
14.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4分)
(1)但當涉獵,見往事耳。(2分)
 
(2)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2分)
 
15.讀了甲乙兩文,你認為孫權(quán)和秦青在勸說藝術(shù)上有哪些高妙之處?呂蒙和薛譚的變化對你有什么啟示?(4分)
 
(四)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8分)
材料一
應該承認,好讀書這個習慣的養(yǎng)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讀書或者不喜歡讀書,那么,無論說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無意義了。因為不讀書就不了解什么知識,不喜歡讀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書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讀書,這才有起碼的發(fā)言權(quán).真正把書讀進去了,越讀越有興趣,自然就會慢慢了解書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讀懂所有的書,特別是完全讀懂重要的經(jīng)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誰也不敢這樣自信。而讀書的要訣,全在于會意.對于這一點,陶淵明尤其有獨到的見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會意的時候,就高興得連飯都忘記吃了。
這樣說來,陶淵明主張讀書要會意,而真正的會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說不求甚解了,可見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義,有兩層:一是表示虛心,目的在于勸誡學者不要驕做自負,以為什么書一讀就懂,實際上不一定真正體會得了書中的真意,還是老老實實承認自己只是不求甚解為好;二是說明讀書的方法,不要固執(zhí)一點,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貫通,了解大意。這兩層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們好好體會。
(節(jié)選自馬南邨《不求甚解》)
材料二
如果把閱讀分開來說,一般科學的教科書應該偏重于閱,語言文字的教科書應該偏重在讀。一般科學的教科書雖也用了文字寫著,但我們學習的目標并不在文字上,譬如說,我們學地理、學化學,所當注意的是地理、化學上所記著的事項本身,這些事項除圖表外還用文宇記著,但我們不必專從文字上記憶揣摩,只要從文字去求得內(nèi)容就夠了。至于語言文字的學科就不同,我們在國文教科書里讀到一篇文章——假定是韓愈的《畫記》,這時我們不但該知道韓愈這個人,理解這篇《畫記》的內(nèi)容,還該有別的目標,如文章的結(jié)構(gòu)、句式的式樣、描寫表現(xiàn)的方法等,都得加以研究。如果讀韓愈的《畫記》,只知道當時曾有過這樣的畫,韓愈曾寫過這樣的一篇文章,那就等于不曾把這篇文章當作國文功課學習過。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