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的結果:______
二、閱讀與賞析(共42分)
(一)古詩文閱讀(9~14小題,共16分)
【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柳宗元《小石潭記》
【乙】洽與松泉作四鄰,煮茗聽雨好留賓。新桃滿徑為家業(yè),風月一簾任我吟。
9.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4 分)
(1)水尤清冽:( )
(2)心樂之:( 。
(3)乃記之而去:( 。
(4)煮茗聽雨:( 。
10.將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皆若空游無所依
(2)卷石底以出
11.用“/”劃出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各劃一處)(2分)
(1)其岸勢犬牙差互
(2)煮茗聽雨好留賓
12.下列選項中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2分)
例:見漁人,乃大驚。
A.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B.環(huán)滁皆山也。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天子為動,改容式車。
13.對以上詩文材料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甲文第二段字字寫魚,對水的描寫不著一字。然而其名寫魚,其實寫水,運用了側面描寫的手法,描繪出一幅水清魚歡的優(yōu)美畫面。
B.乙詩的“新桃滿徑”可以讓人聯(lián)想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點明了作者的身份和職業(yè)。C.甲文“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寫出了小石潭環(huán)境的凄清、
寂寥;乙詩“洽與松泉作四鄰”也同樣寫出了詩人居住環(huán)境的清幽、雅致。
D.甲文通過描寫小石潭的獨特風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地抒發(fā)了作者被貶后依然灑脫自如、無欲無求的思想感情;乙詩借具體的意象,寄托了詩人自命不凡,卻懷才不遇的失落之情。
14.“風月一簾任我吟”的“任”字用得好,請作簡要分析。(2分)
答:______
(二)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15~19小題,共10分)
材料一: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經濟座談會期間表示:“現(xiàn)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問‘有沒有Wifi’,就是因為我們的流量費太高了!”他對有關部門負責人說,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費降下來,“薄利多銷”,在網絡上引發(fā)了如潮點贊。在某種程度上,李克強總理是在代表千千萬萬的網民發(fā)聲,是在為面臨網絡服務質量不佳與資費過高的用戶“維權”。李克強總理敦促“提網速降網費”,不僅關系到普通用戶的體驗與感受,更可能影響“互聯(lián)網+”時代的發(fā)展進程與誰能搶得有關領域的制高點。
材料二:如今,手機款式不斷翻新,功能不斷增多。中國城市學生幾乎人手一機。農村學生使用手機也逐漸多了起來,一年前只有10%,現(xiàn)在已達到40%以上。手機進校園,不僅浪費了學生許多學習的寶貴時間,影響聽課效率;容易滋生事端,學風渙散,還嚴重敗壞考風,各種事故防不勝防。目前美國大部分學校不允許學生使用手機;意大利2007年起就在全國范圍內禁止學生在教室使用手機,芬蘭禁止無線通訊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銷手機入網等移動通信服務,否則將被處以10萬歐元的罰款;2009年1月,日本文部科學省要求禁止學生攜帶手機上學,并要求制定高中學生“禁止學生在校內使用手機”等規(guī)定;同年8月,印度教育中央委員會要求中學將手機禁用范圍從教室擴展至整個校園;2009年10月9 日,法國參院通過法案,在幼兒園、小學和中學,禁止學生使用手機。在中國,中學生能否帶手機進校園,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相關規(guī)定。
材料三
中國中小學生網絡使用情況統(tǒng)計圖表
15.根據(jù)對材料內容的理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2 分)
A.材料一的主要內容是:總理敦促網絡提速降費。
B.國內外都認為,手機進校園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會帶來不利的影響。C.手機的使用如此普遍,說明現(xiàn)代信息技術發(fā)展之快,國民經濟越來越活躍。
D.我國對中學生能否帶手機進校園,還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
16.你從材料三的調查圖表中得出了什么結論?(2分)
17.“中國城市學生幾乎人手一機”一句中“幾乎”一詞能否刪去?為什么?(2分)
18.以上材料中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請任舉一例并分析其作用。(2分)
19.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對中學生使用手機的看法和建議。(2分)
(三)議論文閱讀(20—23小題,共8分)
閱讀危機是心靈缺氧
①培根曾經說,閱讀是一種消遣。從大眾文化的層面上理解,以前大部分普通中國人也是為了消遣才讀書。在被稱為“文化熱”的上世紀80年代,人們印象最深的就是門庭若市的新華書店和各類書攤,閱讀是那個相對匱乏同時也相對悠閑時代的精神消遣。但這種熱情并不專屬于閱讀,而是一種對精神生活豐富性的渴求,隨后以《渴望》為代表的電視連續(xù)劇就以新的形式搶占了人們晚飯后的時光。
②因此,信息時代所謂的閱讀危機多少被夸大了,只不過是新的文化形式和消遣方式取代了傳統(tǒng)的讀書而已。從整體上看,人們的精神生活更豐富了而不是更貧瘠了,獲取知識的渠道更方便了而不是更封閉了。100 多年前,尼采也曾對報紙的出現(xiàn)憂心忡忡,認為這種快速折損的消耗品將會干擾人們對經典閱讀的興趣,后來證明他多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