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她沒有離開,依舊呆站在原地,行彎腰禮,目光掃過病房里的每個人,楚楚可憐的模樣里摻雜著一股不賣掉面包絕不離開的“黏人”勁兒,讓人甚是生厭。我躺在病床上暗自慶幸:幸虧老公不在,否則他定招架不住她這可憐見兒。病房里的人不再理會她,任她站在那里,也不會和她目光對接,五分鐘后,她提著袋子彎腰退出了病房。
⑥第二天,我能下地自己走動了,下午病房門被推開,那個賣面包的小女孩又來了,“幫幫我吧。”說完便立在原地,不待夠五分鐘她是不會離開的,但大家這次都懶得和她對話,把她當空氣是對她最大的冷遇。我看不下去了,走到她面前說:“大家不想買面包,你待多久也沒用。”她仿佛沒有聽見我的話,還呆立在那里,“好個倔丫頭,你越這樣,我們越不買。”她退出病房后,大家一致這樣決定。
⑦以后的每天下午,小女孩準時光顧病房,她一進病房,大家就假裝睡覺,連看都不看她,但也有病房里的人脾氣不好,會把她趕出病房,“嘭”的一聲把她關在病房門外。
⑧醫(yī)生給我做了各項檢查,說我手術恢復得不錯,過幾天就可以出院了。老公一早趕來,我和他說起賣面包的小女孩的事情,他勃然大怒,對我一頓數(shù)落,說我心理陰暗,沒同情心,小女孩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推銷面包而已,她沒有乞討,她的行為不是欺騙,三元一個面包不貴,她賣的面包味道也不錯,只是在病房里多待幾分鐘而已,不買也就罷了,你怎么能夠去諷刺她,趕她走……我不想跟他在這件事上無休止地爭辯,偷偷把他兜里的錢都沒收了,哼,等下午那個小女孩再來賣面包,我看他用什么買。
⑨整整一天,病房里都沒出現(xiàn)小女孩的身影,第二天,第三天,她一直都沒來,我心里有點兒牽掛了,是不是我那句話刺激或傷到她了?
⑩我悄悄問護士,賣面包的小女孩咋沒有來?護士告訴我,小女孩患有哮喘和先天性脊柱彎曲,冬天天冷風硬,極易引發(fā)她的哮喘病發(fā)作。她家里也不寬裕。醫(yī)院知道她的情況特許她在病房里賣面包,為了不影響到患者休息,規(guī)定她一個病房最多只能停留五分鐘。
⑪“那她這幾天怎么沒來?”我怯生生地問。
⑫“這幾天天冷,肯定是哮喘病犯了。”
⑬“那她應該進病房走一圈,沒人買就趕緊離開,也好早點回家呀。”
⑭“讓她最多停留五分鐘,她就停留五分鐘,不管人家買不買,或許她覺得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努力推銷她的面包,心里才坦然。”
⑮我走出護士站,老公幫我辦完出院手續(xù),收好行李坐在病床上等我,“我想給那個賣面包的小女孩留封信。”我的提議老公馬上贊同,我把信交給了護士,讓她轉交給小女孩,出了醫(yī)院,老公問我信里寫了啥,我說,什么都沒寫,就是把沒收你的零花錢都塞到了信封里。
(選自《讀者》2016年第2期)(1)請你依據(jù)文章內(nèi)容,用簡潔的語言把小說的情節(jié)補充完整。
①老公動員大家買小女孩的面包→② →③老公數(shù)落我,我沒收他的零花錢→④ →⑤
(2)醫(yī)院特許小女孩在病房賣面包的原因有哪些?
(3)結合文章內(nèi)容,概括“我”的形象特點。
(4)下面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⑥⑦段中寫大家懶得理小女孩,甚至會把她趕出病房,是因為她打擾了大家休息。
B.第⑧段中老公所說的“心理陰暗”,是指“我”不應該在背后議論別人的是非。
C.第⑨段寫小女孩第二天、第三天都沒來,“我”心里有點牽掛了,是因為“我”一直是同情她的,只是受了大家的不良影響。
D.本文告訴我們:善良是純潔的,不要因為沾染上世俗的灰塵而傷害他人。
(5)本文中老公對小女孩的態(tài)度和眾人截然不同,這是什么寫法?在全文中起什作用?
(6)文章結尾處“我”給小女孩的信“什么也沒寫”,請你替“我”寫幾句話送給小女孩。
10.(12分)(2016•十堰)閱讀下文,根據(jù)要求回答后面的問題。
鹽促進了華夏民族的形成
楊孝文
①據(jù)《史記•五帝本紀》記載,炎、黃兩個部落是在阪泉之戰(zhàn)后才整合到一起的。從此,中國大地上的大小部落走向聯(lián)合統(tǒng)一。史學家錢穆和張其昀談到炎黃血戰(zhàn)的原因時,都為這場戰(zhàn)爭實因食鹽這一極為重要的民生與占略物資而起。
②此后,鹽在中華文明的程中,一直占據(jù)著無可取代的地位。堯、舜、禹先后成為統(tǒng)一華夏的帝王后,不約而同地選擇在鹽池附近的平陽、蒲坂、安邑筑城,史稱“堯都”“舜都”“禹都”.堯、舜、禹為何要在這些地方筑城?正是出于保衛(wèi)鹽池的考慮。
③鹽給華夏民族帶來前行力量的同時,也帶來了豐厚的財富,所以堯、舜、禹三帝對鹽充滿了感恩之情。舜帝曾創(chuàng)作了一首《南風》,詩化了鹽對百姓和國家的重要性。
④春秋戰(zhàn)國長達550年的歷史進程中,鹽再一次成為國家與民族整合的無形推手。這一時期“鹽政”概念定型,“鹽業(yè)官營”這一日后的專營制度出現(xiàn)并被迅速推廣,產(chǎn)鹽各國因此而獲暴利,為日后的兼并積聚了雄厚的戰(zhàn)爭本錢,先秦各諸侯國因國力變化而重新洗牌。
⑤在鹽與稅收捆綁到一起后,鹽更成為左右諸侯國兼并戰(zhàn)爭走向的隱性力量。因鹽稅暴富而強大的,除了西部的晉國外,還有東方的齊國和燕國。這些重要的產(chǎn)鹽國,財富積聚,國力大增,很快在諸侯戰(zhàn)爭中占得上風。
⑥對鹽覬覦最迫切的是秦國。“商鞅變法”后,秦國迅速奪取了山西境內(nèi)的“安邑鹽池”,開始池鹽大生產(chǎn)。食鹽專營,開征鹽稅,為進一步征戰(zhàn)奠定了物質(zhì)基礎。有了鹽的秦國逐漸強大起來,最終滅了六國,統(tǒng)一華夏,真可謂“得鹽者得天下”。
⑦漢武帝時國力強盛,但長期對抗北方匈奴的邊境戰(zhàn)爭,耗空了國庫。于是,漢武帝下令施行鹽鐵專賣,將這兩種物資的買賣權收歸國有,以保證戰(zhàn)爭和國防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