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問題探究
1、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一段?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繼喟嘆之后,進入對作者奉為楷模的“古仁人之心”的解說!昂卧铡钡脑O(shè)問,引起下文!安灰晕锵玻灰约罕,表示了與上兩類人不同的處世方略,不因環(huán)境的變化而更易心志,不以個人的得失而喜怒哀樂。入朝做官,則關(guān)心黎民百姓,一朝下野,就關(guān)心至尊君王,“身處江湖,心存魏闕”。得志與否,都更變不了素志。一席話中連續(xù)四處出現(xiàn)“憂”,可見他的憂患之深!叭粍t何時而樂耶?”再用“然則”轉(zhuǎn)折,提出自己的憂樂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睉n在天下人之先,樂在天下人之后。末尾,用排斥性的條件復(fù)句,表示一定引此類人為同道,在詰問中表達其志向的堅定不移,語意豐富,語氣懇切。這段文字多次出現(xiàn)語氣詞“嗟夫”“耶”“噫”等,于一唱三嘆之中,顯示出作者感情的波瀾起伏和對信念的執(zhí)著追求。
2、說說“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和“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兩句中的“異”字,分別指什么內(nèi)容。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異”,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發(fā)出的“遷客騷人”不同的感觸,即“悲”與“喜”兩種不同的心境!肮湃嗜酥模虍惗咧疄椤钡摹爱悺,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遷客騷人”,能不受自然風物好壞的影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如何看待《范仲淹》在文章中體現(xiàn)出的思想進步性和局限性?
第一段寫道:“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后,“政通人和、百廢具興!本驼f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然奮發(fā)有為地治理政事!爸匦拊狸枠恰保M一步肯定了他的成績。作者對這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加以肯定和贊揚,表明了作者思想的進步性。最能突出表現(xiàn)這種進步性的是文章的最后一段。此段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只是贊揚古人,也表明了作者的豁達胸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又充分表達了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這是本文進步性的集中體現(xiàn)。但是,由于時代和社會的局限性,本文也反映出了作者的忠君思想。如“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就反映了這一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