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因此別人都愿意把書借給我,我于是就能廣泛閱讀各種各樣的書籍。
9、常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
常:曾經(jīng) 趨:奔向 先達:才學淵博的前輩 叩問:請教
譯:曾經(jīng)奔向百里以外,捧著書籍向當?shù)夭艑W淵博的前輩請教。
10、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
援:引,提出 質(zhì):詢問
譯: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著身子,側著耳朵請教。
11、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其:代太學生 精:精通 成:成器 非:不是 天質(zhì):天資 卑:低下 若:像 耳:罷了
譯:如果他們的學業(yè)有不精通的地方,德行有不成器的地方,不是天資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專一罷了,怎么是他人的過失呢?
12、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硯:硯池 堅:堅硬 屈伸:彎曲、伸直 之:代抄書 怠:放松、懈怠
譯:天氣寒冷,硯池中的水凍成了很堅硬的冰,手指凍得不能彎曲、伸直,也不放松抄書。
13、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
每:時常。假借:同義詞連用,可譯為“借”。 于:向 手:親手 筆:用筆 錄:抄寫
譯:常常向有藏書的人家去借書,親自用手動筆抄寫。
14、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
之: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篋:箱子,這里指書箱。曳:拖。屣:鞋子。 從:求 負:背著。
譯:在我當年從師求學時,背著書箱,拖著鞋子。
15、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畢:完畢 走:跑 之:代書 稍:稍微 逾約:超過約定的時間
譯:抄錄完畢,趕快跑著去送書,不敢稍微超過約定的時間。
16、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
德隆望尊:道德高、名聲重 填:擠滿 室:房間
譯:那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