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宜相與致死以守其邑( ) (4)侃率之以乘城( )
18.下列句中“為”的用法與其他三項(xiàng)不同的一項(xiàng)是(2分)
A.項(xiàng)城為叛軍困 B.縣令李侃,不知所為
C.吾從板外相為應(yīng)答 D.為君翻作《琵琶行》
19.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力不足,死焉,職也。
(2)雖然,歲滿則罷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20.楊氏對(duì)胥吏百姓的一番陳詞使得“眾皆泣”,原因是 。(2分)
21.聯(lián)系全文,概括楊氏的性格特點(diǎn)。(2分)
(六)閱讀下文.完成第22—26題。(13分)
①子赴友人孟誕先之約,以有此尋也。是時(shí)秋也,故曰“秋尋”。
②夫秋也,草木疏而不積,山川澹而不媚。比之春,如舍佳人而逢高僧于浣衣洗缽也;比之夏,如辭貴游①而侶韻士干清泉白石也;比之冬又如恥孤寒②而露英雄于夜雨疏燈也。天以此時(shí)新其位置,洗其煩穢,待游人之至,而游人者不能自清其胸中以求秋之所在,而動(dòng)曰“悲秋”。予嘗言宋玉有悲,是以悲秋。后人未嘗有悲而悲之。不信胸中而信紙上,于悲夫悲秋者也。
③天下山水多矣,余不足以了其半,而輒于耳目步履中得一石一湫,徘徊難去。入雷山恍然,入洪山恍然,入九峰山恍然,何恍然之多耶?然則予胸中或本有一恍然,以來而山山若遇也。予乘秋而出,先秋而歸。家有五弟,冠者四矣,皆能以至性奇情佐予之所不及,花棚草徑,柳堤瓜架之間,亦可樂也。
④曰“秋尋”者,又以見秋而外皆家居也。誕先日:“子家居詩少,秋尋詩多,吾為子刻《秋尋草》。”
[注]①貴游:無官職的王公貴族。②孤寒:貧寒無依靠的人。
22.第②段畫線句用不同的形象對(duì)應(yīng)一年四季,好在哪里?(2分)
23.對(duì)“予悲夫悲秋者也”理解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A.我對(duì)悲秋者的因秋而悲感到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