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教案 > 教育資源 > 高一教案

《最后的常春藤葉》教案

[移動版] 佚名

《最后的常春藤葉》教案

教學目標:

1.品味小說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shù)魅力,發(fā)展想象能力和審美能力;

2.能認識建立精神的支點對人生的重要性;

3.反復(fù)閱讀重點段落,掌握小說刻畫人物的手法,分析小說的人物形象。

4.培養(yǎng)學生珍愛生命的意識和面臨逆境勇于自救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感悟人間真情,認識信念對人生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史鐵生有篇小說叫《命若琴弦》,寫的是一個瞎子樂師,他的師傅在臨死前告訴他:你只有彈斷一千根琴弦以后才可以打開琴槽里的藥方,然后可以看見世界。當一千根琴弦彈斷時,他已經(jīng)老了,他打開琴槽,別人卻告訴他,那紙上什么都沒寫。他的師傅騙了他。后來,他又去騙他的瞎子徒弟:我記錯了,師傅跟我說是1200根,我已經(jīng)不行了,你還年輕,你只要彈斷1200根琴弦,你就可以用這藥方去買藥,然后就可以看見這個世界。

命若琴弦,善意的謊言播種希望,希望支撐生命。那么當一個人命若藤葉時又將怎樣呢?

一起來學習美國作家歐·亨利的短篇小說《最后的常春藤葉》。

二、概括故事情節(jié),落實小說三要素

大家都預(yù)習過小說了,下面請同學們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在表達中要提及主要人物以及小說的標題“最后的常春藤葉”。

請一二生簡述,師生共同點評。

明確:女畫家瓊珊得了肺炎生命垂危,她把生命維系在最后的常春藤葉上,老畫家貝爾曼在風雨交加的夜晚畫了最后的常春藤葉,給了瓊珊的生命的希望,最后瓊珊在好友蘇艾的照顧下活了下來,而貝爾曼卻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三、分析人物形象,探討文本內(nèi)涵

1、故事的開頭寫道,瓊珊得了肺炎生命垂危,那么瓊珊能活下來嗎?

(1)醫(yī)生是怎么說的?  (希望只有一成)

(2)她自己覺得呢?   (自己快要死了)

文中哪些語句寫出了瓊珊的這種感受?找出來,讀一讀。

①“葉子。常春藤上的葉子。等最后一片掉下來,我也得去了!

②“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后的藤葉飄落下來。那時候我也該走了!

③“我等得不耐煩了,也想得不耐煩了。我想擺脫一切,像一片可憐的、厭倦的藤葉,悠悠地往下飄,往下飄!

瓊珊覺得自己的生命就像那隨風飄零的藤葉,當最后一片常春藤葉掉落時,自己也就要死了。

瓊珊把自己的生與死交給了最后的常春藤葉,此刻的她,已經(jīng)放棄了主觀上求生的努力。我想瓊珊可能真的活不下去了。

2、討論、交流:是誰挽救了瓊珊?

最后瓊珊活下來了嗎?(是的)

在她幾乎要放棄自己的生命的時候,在她以為自己已經(jīng)走到了人生的盡頭的時候,到底是誰挽救了瓊珊?

小組討論3分鐘。

(1) 貝爾曼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在墻上畫了最后的常春藤葉,給瓊珊帶來生命的希望,鼓舞她活下去。

(2) 蘇艾

無微不至地照顧瓊珊,鼓勵她,用她的友誼溫暖瓊珊。

(3) 醫(yī)生

盡力醫(yī)治瓊珊的病。

(4) 瓊珊自己

在瓊珊得肺炎病危的時刻,醫(yī)生說“她的病只有一成希望”“那一成希望在于她自己要不要活下去”。雖然最后一片常春藤葉的鼓舞作用很大,但是瓊珊再見如果真的不想活下去的話,即使有這片葉子也無濟于事。瓊珊的康復(fù)僅有最后一片葉子是不夠的,還需要瓊珊自己的力量來戰(zhàn)勝病魔。因為在生與死、抗爭與屈服之間,需要自己樹立信心,作出努力,才能得勝。

小結(jié):

瓊珊病愈需要她自己堅定的信念,需要醫(yī)生精湛的醫(yī)術(shù),也需要蘇艾的精心呵護,還需要老貝爾曼以生命為代價畫出的藤葉的精神支持。

貝爾曼、蘇艾、醫(yī)生,這些人都不是瓊珊的親人,那么是一種什么樣的感情使得他們走到一起來,共同挽救了瓊珊呢?(用一個字概括)

是愛,是一種對他人無私的關(guān)愛之情,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至愛真情。

3、瓊珊的精神支柱?

這些人中,誰起了關(guān)鍵的作用?為什么?

貝爾曼。因為貝爾曼以生命為代價畫出一片藤葉,給了瓊珊希望。

(1)最后的常春藤葉

這是一片什么樣的葉子?為什么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能夠挽救瓊珊的生命?

找出文中描寫最后的常春藤葉的語句,讀一讀。

第40節(jié):

“經(jīng)過了漫漫長夜的風吹雨打,仍舊有一片常春藤的葉子貼在墻上。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葉子?拷~柄的顏色還是深綠的,但是鋸齒形的邊緣已染上了枯敗的黃色,它傲然掛在離地面二十來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第44節(jié):

“那一天總算熬了過去。黃昏時,她們看到墻上那片孤零零的藤葉依舊附在莖上。隨著夜晚同來的是北風的怒號,雨點不住地打在窗上,從荷蘭式的屋檐上傾瀉下來!

第46節(jié):

“那片常春藤葉仍在墻上。”

生齊聲朗讀

這樣一片葉子為什么能挽救瓊珊的生命呢?

“最后的常春藤葉”竟能戰(zhàn)勝“秋風掃落葉”的命運,歷經(jīng)了幾天幾夜秋風秋雨的侵襲依然是深綠的、傲然地掛在枝頭!頑強的生命力給瓊珊帶來生命的啟示,生的希望。

在朗讀的時候,大家覺得那些字詞需要用重音來強調(diào),從而突出最后的常春藤葉頑強的生命力?

仍舊、深綠、傲然、依舊、仍在。

再齊聲朗讀。

小結(jié):

最后的常春藤葉喚醒了瓊珊對生的渴望,給了她生命的勇氣。而這片葉子正是貝爾曼以生命為代價畫上去的。

(2)貝爾曼

可見,貝爾曼在挽救瓊珊的過程中起了決定性作用,文章著力表現(xiàn)的人物也是貝爾曼。

那么,貝爾曼是一個怎樣的人?

請大家從文中找出相關(guān)的句子,前后左右合作分析討論一下。

文章總共幾次寫到貝爾曼?(三次)

①第一次描寫出現(xiàn)在哪一節(jié)?

請一生讀第30節(jié)。

第一次見面你對這老頭的印象怎樣?

這是一個相貌丑陋、酗酒成性、性格暴躁的老頭。

②貝爾曼的第二次出場主要是跟蘇艾的對話,我們請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看看這第二次出場同學們對他的印象十分有所改觀?

學生推薦男女兩位學生分角色朗讀。

第二次見面,大家對貝爾曼是不是有了一個深入的了解呢?

貝爾曼關(guān)愛他人、善良、富有同情心。第二次見面讓我們覺得這個老頭還是有那那么一點可愛的地方的。

③貝爾曼的第三次出場是通過蘇艾之口,我們一起來讀最后一段。

生齊聲朗讀最后一段。

最后一次見面,貝爾曼又給你帶來什么樣的感覺?

心靈的震撼,這是一個為了他人而犧牲自我的,平凡而有偉大的人。

小結(jié):

貝爾曼是一個外表平凡甚至還有點令人討厭卻有一顆火熱的愛心的人。

在預(yù)習時有同學提出貝爾曼老是說要“畫一幅杰作”,他的杰作到底是什么?(最后的常春藤葉)

為什么你認為那是杰作?

逼真,連兩個畫家都沒有看出那是假的;

這片葉子給予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現(xiàn)了普通人之間的無私情誼,閃爍著人性的光輝。

的確,正是凝聚著貝爾曼的愛心的最后的常春藤葉讓瓊珊重新燃起生的希望,給了瓊珊巨大的精神鼓舞,支撐著她活下去?梢哉f,最后的常春藤葉是瓊珊的精神支柱。但是,我們該不該把如此寶貴的生命交給一片小小的葉子?生或死該不該由一片葉子來決定?(不該)

所以說瓊珊錯了。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作為旁觀者的你們,當你看到瓊珊在生與死的邊緣徘徊的時候,你想告訴她到底什么呢?

請二三生發(fā)言。

堅強的信念是生命賴以延續(xù)的精神支柱。每個人的心中要有一個神,那個神就是他自己。

4、拓展延伸:劉歡的歌曲《從頭再來》

這個時候同樣是作為旁觀者的我又會說些什么呢?我可能什么都不說,讓她聽一聽劉歡演唱的一首歌《從頭再來》,或許她會有所感悟。

昨天所有的榮譽,已變成遙遠的回憶。

勤勤苦苦已度過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風雨。

我不能隨波浮沉,為了我致愛的親人。

再苦再難也要堅強,只為那些期待眼神。

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

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四、結(jié)束語

人生難免經(jīng)歷艱難痛苦,但是再苦再難也要堅強,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信念與愛之于我們,猶如水之于花,陽光之于萬物。

欄目熱點
熱評資源
最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