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小艇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朗讀課文,背誦前四個自然段。了解威尼斯獨特的地理風貌,小艇特點以及它同威尼斯水域的關(guān)系,感受大自然與生活的樂趣。領(lǐng)會抓住事物特點寫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讓學生了解小艇的特點和它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guān)系,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特點描寫事物的。
教學設(shè)計思路:本文通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夫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shù)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為我們展示了威尼斯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風光。課文從作者的所見所感入手,按照我們了解事物的一般規(guī)律。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接著詳細介紹了小艇獨特的構(gòu)造特點,然后講了船夫的高超駕駛技術(shù),最后說了小艇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抓住事物特點描寫是課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我想,本文的選編意圖是通過領(lǐng)略水城的迷人風光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另外領(lǐng)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師準備:有關(guān)威尼斯風光的圖片、錄像帶或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搜集有關(guān)作家馬克·吐溫和威尼斯的資料。
課時劃分: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多媒體出示一組世界名勝風景圖:巴黎愛菲爾鐵塔、比薩斜塔、泰晤士河等。引出著名水城威尼斯并板書。帶著剛才的了解,我們一起走進這座水城。(播放威尼斯風光的錄像)這座小城給你影響最深的是什么?引出課題——小艇學生邊欣賞邊搶答。
學生介紹收集到的有關(guān)意大利水城的資料。威尼斯又名水城,因其由100多個島嶼組成,又稱島城;還因其有100多條河道,400多座各式橋梁,又稱橋城。展示收集到的圖片或音像資料。
二、初讀課文。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想想圍繞著小艇寫了哪些內(nèi)容?
質(zhì)疑小艇的特點、行駛、作用,默讀課文,拿起筆在文中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作標記。
根據(jù)所提的問題回答,如“禱告”等不牽涉到整篇文章理解的,可由學生自己回答。如“操縱自由”等利用上下文或涉及文章重點的便可順勢放到文章的講讀中去。
三、精度課文(前后順序機動處理)1.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點?文中哪一自然段寫了小艇的外形?指導自學;交流自學體會。
假設(shè)老師就是一名記者,要對大家進行采訪。“請問你使用什么方法自學的”“能讀給大家聽聽嗎?”“從它的朗讀你聽出了什么?”“從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美”
采訪一位畫畫的學生“你們看他畫得像嗎?”“什么地方像”“為什么這樣畫就像呢”“你從文中哪個地方知道的”“如果你畫要抓住它的什么特點呢?”坐在小艇上有什么感受?哪句話告訴我們的?“小艇的行駛有什么特點呢?”帶著問題用自己習慣的方式來學習這一自然段,喜歡讀就讀,需要畫就畫。
學生自學
向上翹起/像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仿佛田場里的水蛇。/順勢打出新月圖,水蛇滑行圖及彎彎的小船。
形象的感受美。加上自己得想象把這段讀一讀。所說這樣的小艇好駕駛嗎?哪段寫了這方面的內(nèi)容?以導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紹一下小艇。
第二課時
一、朗讀全文,回歸整體。
上節(jié)課我們乘坐了小艇游覽了這座著名的水上城市。下面請同學們把整篇課文有感情地讀一讀,再次體會一下這美麗的異國風情。組內(nèi)自由讀
二、品味語言,學習表達。想想作者是怎樣把看見的、感受的寫出來的。
自讀自悟;小組討論;集體交流
1.作者在寫小艇的樣子時,抓住了它的特點,運用比喻把它寫得活靈活現(xiàn)。
2.作者在寫作用時,運用對比,令人印象深刻,回味無窮。
3.作者在組材上,先介紹它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接著具體寫了它的樣子和重要作用。這樣寫條理非常清楚,值得我們學習。
4.文章語言優(yōu)美,感染力強。
背誦積累:上節(jié)課我們看威尼斯風光片時,大家都很陶醉,通過學習,我們更深地了解了它的風光�,F(xiàn)在,我們就在音樂的陪伴下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作者介紹:馬克·吐溫是美國作家。他的創(chuàng)作以幽默諷刺見長,語言簡潔生動,多采用民間口語。代表作有《鍍金時代》、《王子與貧兒》,上高中后,我們將要學習他的短篇小說《我的叔叔于勒》。
四、布置作業(yè)、課外拓展人們習慣把我國蘇州稱為東方威尼斯。威尼斯是意中兩國人民友好使者馬可·波羅的故鄉(xiāng)。1980年3月,威尼斯和我國蘇州結(jié)為姊妹城。請大家課后收集有關(guān)蘇州的圖片文字資料,比較一下兩個城市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板書設(shè)計
13威尼斯的小艇
樣子——小巧玲瓏
駕駛——高超
作用——息息相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