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你的記憶力很好,預習也很認真。
◇師:月亮出來了,江上是怎樣的情形?
◆生14:白露橫江,水光連天。
◇師:有一個字不準確,誰還記得?
◆生15:白露連江,水光接天。
◇師:你把他錯的改過來了,但你也把他對的改錯了。(生笑)大家一起糾正,
◆生: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師:蘇子與客此時做什么?
◆生16:讓小船在江上自由飄蕩。
◇師:原文怎么說?
◆生16:(為難)不記得了。
◇師:誰記得?
◆生17:縱一舟之所如,越萬頃之茫然。
◇師:有兩處不準確,誰知道?
◆生18: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師:不應該是“一舟”嗎?為何說“一葦”?
◆生18:小舟就像一葉蘆葦,比喻船很小。
◇師:(唱)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涼爽的風……
◇師:當時蘇子感受如何?
◆生:爽。ㄉΓ
◇師:怎么爽?書上怎么說?
◆生:不記得了。
◇師:都不記得了?為什么會這樣呢?
◆生:內容太長,記不住。
◇師:是的,內容太長不容易記住,所以我們背誦課文,切忌太多求全,最有效的辦法是把長段分成幾個小節(jié),分開來記憶。
◆生翻開書,看一下蘇子的感受,然后把書合起來,告訴我。
◆生:(看書)
◆生: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師:我們把第一段一起背一遍。
◆生:(背第一段)
◇師:什么叫“馮虛御風”?
◆生20:就是乘著風在空中飛。
◇師:什么叫“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生:離開塵世,成了神仙。
◇師:神仙般的感覺,真爽!這一句該怎么讀,才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呢?
◆生21:語速要慢一些,要讀出蘇子那種陶醉的感覺。
◇師:你給大家示范一下。
◆生21:(讀)
◇師:同學們覺得他讀得如何?
◆生22:感覺不對,這里應該有一種興奮,語速應該快一些。
◇師:哦,意見相反。你給大家示范一下。
◆生22:(讀)
◇師:同學們覺得他讀得如何?
◆生:太快了。
◇師:慢也不是,快也不是,到底該怎么讀呢?
◆生:(疑惑)
◇師:老師給大家讀一下,(師讀)感覺如何?
◆生:老師讀得感覺對。
◇師:誰能說說我是怎樣讀得?
◆生23:老師讀得速度雖然慢,但語調比較高。
◆生24:老師讀“浩浩”和“飄飄”時,語音加重了。
◆生24:老師讀兩個“乎”時,聲音延長了。
◇師:同學再來背誦一遍。
◆生:(齊背)
◇師:讀得很好!在背誦課文時,我們既要準確的記住原文,還要從語速、語調、重音、停頓等四個方面來運用聲音表達自己對文字的理解。
這一段其他句子如何處理?大家來談一談?背一背。每人一句。
◆生25:“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這一句應用平直的語調,因為這是在交待時間、人物和事件。(背誦)
◆生26:“清風徐來,水波不興。”這一句語速要慢,語調要輕柔,要讀出那種優(yōu)美的意境,“清”和“徐”語音要加強,但也不能讀得太重。(背誦)
◆生27:“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這一句要讀出喜悅,語調要比前一句高一些,“明月”和“窈窕”聲音要延長。(背誦)
◆生28:“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這一句要讀慢一些,語氣舒緩,仿佛看到月亮在緩緩的移動。(背誦)
◆生29:“白露橫江,水光接天。”要強調“橫”和“接”,前面稍微停頓(背誦)
◆生30:“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前后兩句語調要形成對比,前輕后重,讀出自由與暢快的感情。(背誦)
◇師:同學們背誦得非常精彩!背誦寫景抒情的文字,就要做到眼前有景,聲中有情。我們大家一起來背誦第一段。
◆生:(背誦)
背誦第二自然段
◇師:誰來讀第二段?
◆生1:(讀第二段)
◇師:這里有個難寫的字,“嫠婦”的“嫠”,大家把書合上,在桌上寫一下,誰愿意上來在黑板上寫?
◆生2:(板書“嫠”)
◇師:這一部分能記住嗎?
◆生:(搖頭)
◇師:內容太長,記不住,我們怎么辦?
◆生:分開背誦。
◇師:分成幾部分呢?
◆生3:兩部分,第一部分到“望美人兮天一方。”后面是第二部分。
◇師:就按你說的,我們先來記住第一部分,大家齊讀。
◆生:(齊讀)
◇師:把書合上,開頭第一句是什么?
◆生4: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
◇師:歌詞是什么?
◆生5:歌曰:“桂棹兮蘭槳,擊光明兮溯流光。渺渺兮……
◇師:光明兮?
◆生5:哦,不對,擊空明兮溯流光。
◇師:渺渺兮……?還記得嗎?
◆生5:(撓頭)不記得了。
◇師:誰還記得?
◆生6:渺渺兮于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師:很準確!大家一起來背這幾句。
◆生:(背)
◇師:歌詞是什么意思?誰來解釋“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
◆生7:是說小船很精美,用的材料是香木。月光如水,小船飄蕩在江面上,感覺就像穿行在月光里。
◇師:我們曾學過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其中有這樣一句“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誰來模仿這一句,把 “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改寫了一下?
◆生7:架一雙蘭槳,向月華如練處漫溯,滿載一船月光,在月色空明中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