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語文知識 > 文字

漢字歷史:異體字的整理

[移動版] 作者:藍丁

漢字歷史:異體字的整理

同一個字,有不同的寫法,給學習漢字的人增加了負擔,這很不利于教育的普及;對學習中文的外國人,當然也加大了困難。所以整理異體字,減少漢字的數(shù)量就很有必要了。

異體字是怎樣形成的呢?這是由于古代地域之間交通阻隔,人們互相交往不便,造成了一個字各地寫法不同,給相互溝通帶來困難。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對異體字加以整理,給人們減輕學習和使用的負擔,是必要的,也是可以做到的。

整理異體字,并不是現(xiàn)在才有的,遠在秦始皇時期,在秦統(tǒng)一中國之后,做的一件大事就是“書同文”。秦始皇的丞相李斯統(tǒng)一六國文字,把各國形體分歧的字,統(tǒng)一為秦文,即小篆。小篆線條圓轉(zhuǎn)勻稱,形體整齊,統(tǒng)一了偏旁的形體,每字筆劃相同。這就是中國文字發(fā)展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整理異體字,是一件有著重要意義的事,距今已有兩千余年。

不過,異體字并沒有因此絕跡。漢字形體的分歧,仍然十分嚴重。到底有多少異體字,很難說清楚。

在《漢字大字典》的索引中的《異體字表》收異體字11900組。假如平均每組3個字,那就是35700字,扣去主體字,剩下的23800字,就是應(yīng)該淘汰的異體字了。

當然,這一萬多組異體字,不都是常用字,跟一般人關(guān)系不大。但常用字里的異體字,就不同了。它們跟人們息息相關(guān)。我們說異體字給學習和使用漢字帶來不便,也指的是這些字,這才是異體字整理的范圍。

1955年12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發(fā)布了《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列異體字810組,共1865字。此表所列當多屬常用字和次常用字范圍。精簡的原則是“從俗”、“從簡”、“書寫方便”。

從俗,即選用最通行的,廢除生僻的;從簡,即采用筆畫最少的;書寫方便,即選用左右偏旁組合的,廢除上下組合的。這樣一整理,共精簡了1055字,后又重新確認了28字,實際精簡了1027字。

此表從1956年2月1日開始實施。從那時起,中國的出版物都停止使用被淘汰的異體字。但有兩種例外。一是翻印古書時,須用原文原字時可用,二是姓氏用字,即使在出版物中,也可保留原字。

整理異體字,減輕了學習和掌握漢字的負擔,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使印刷用字也單純了,節(jié)省了財力和物力。

 

查看更多漢字 歷史異體字 整理資料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