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聚成《嵇康:遺世獨立,廣陵散絕》高三傳記閱讀題及答案
嵇康,譙郡铚縣人。早年喪父,家境貧困,但勵志勤學(xué),文學(xué)、玄學(xué)、音樂等無不精通。他娶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曾任中散大夫,史稱“嵇中散”。
嵇康是一位美男子,他用自己的特立獨行,把魏晉風(fēng)度演繹到極致。
身長七尺八寸的嵇康,高大俊美,飄逸脫俗。在魏晉上層男士非常重視個人修飾,每次出門前都要傅粉施朱,熏衣修面的情況下,嵇康平時不加任何藻飾,只是坦然保持自己神清氣爽的本色,玉樹臨風(fēng)的清逸。
嵇康長期隱居在山陽,因為喜歡竹子,嵇康在居所植竹林?jǐn)?shù)畝,林中結(jié)竹舍,以至一切物事皆為竹所成,郁郁蔥蔥的翠竹是他氣節(jié)的象征。和嵇康志趣相投的一群文人,都好老莊之學(xué),厭倦官場的奸詐和權(quán)謀,他們經(jīng)常來到山陽的鄉(xiāng)下,在竹林中擺下酒席,彈起琴弦,輕松自在。他們是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史稱竹林七賢。他們提出了“越名教,任自然”新觀點,最后形成了“名教就是自然 ”的新思想。
嵇康是一位文學(xué)家,他的文章,獨具特色,字里行間盡顯率真的性情。作為詩人,嵇康用他風(fēng)格高雅的詩筆,歌頌高山流水般的朋友之情,描寫目送歸鴻的悠長之景,寄托自己對朝游高原之巔、夕宿蘭渚之洲生活的向往。嵇康的詩今存世約五十多首,其中四言體占一半以上,代表作有《贈兄秀才入軍詩》十八首以及《幽憤詩》等。嵇康的詩歌有一種自然簡約的意境美,直抒胸臆,自成機杼,追求天人合一,具有鮮明的特色。
嵇康憤世嫉俗,性情疏狂,并遠(yuǎn)離官場。大將軍司馬昭欲禮聘嵇康為幕府屬官,他跑到河?xùn)|郡躲避征辟。司隸校尉鐘會盛禮前去拜訪,遭到他的冷遇。同為竹林七賢的山濤離開選官之職時,舉薦嵇康代替自己。嵇康憤怒而作《與山巨源絕交書》,堅決拒絕為官。字里行間,處處彰顯他率真自然、大膽直言、不畏強權(quán)的高雅之風(fēng)。
令人驚訝的是,嵇康臨死之前,竟將自己的一雙兒女托付給了山濤,并且對兒子說:“巨源在,汝不孤矣。”果然,山濤對嵇康的兒子嵇紹視如己出,一直撫養(yǎng)到他長大成人。后來嵇紹在山濤的大力舉薦下,被晉武帝“發(fā)詔征之”,走上了和父親完全不同的生活道路。
嵇康是一位音樂家,身處戰(zhàn)亂之世,自己的政治抱負(fù)不能實現(xiàn),嵇康只得退而隱居于山水林泉之間。他最擅長的就是撫琴,以樂言志,以樂抒懷,在音樂中使自己的精神和身體都得到放松。嵇康音樂上的造詣是登峰造極的。其《長清》、《短清》、《長側(cè)》、《短側(cè)》四首琴曲,被稱為“嵇氏四弄”,與蔡邕創(chuàng)作的“蔡氏五弄”合稱“九弄”,是我國古代一組著名琴曲。后來有皇帝曾把彈奏《九弄》作為取士的條件之一,足見其影響之大與成就之高。
由于不滿時政,嵇康等魏晉名士們避隱山林,尋奇覽勝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自覺追求。嵇康等文人從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傳統(tǒng)道路中走出,按照自己的行為方式生活,追求自由自在,這便是在飲酒、服食、養(yǎng)生與詩歌、山水中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作為竹林七賢之首的嵇康不僅是清談名人,還是位哲學(xué)家。在《太師箴》中,他尖銳地批評君主制,認(rèn)為最高統(tǒng)治者“宰割天下,以奉其私”。在當(dāng)時的政治環(huán)境中,他的這種思想必然招來執(zhí)政的司馬集團(tuán)的報復(fù)。
作為一位有氣節(jié)的知識分子,嵇康在當(dāng)時的政治斗爭中傾向皇室一邊,對司馬氏采取不合作態(tài)度,因此頗招忌恨。司馬昭的心腹鐘會想結(jié)交嵇康,受到冷遇,從此結(jié)下仇隙。嵇康的友人呂安被其兄誣以不孝,嵇康出面為呂安辯護(hù),鐘會即勸司馬昭乘機除掉嵇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