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記者跟隨一位老編輯到距離報社步行只有一刻鐘路程的光未然家中拜訪約稿,看到的是一位溫文爾雅的老作家形象,他待人親切、謙遜,沒有一點架子。家中的擺設是典型的文人氛圍,潔而不整,書報雜志很多,有些凌亂,但干凈溫馨,優(yōu)雅的奶油色皮質沙發(fā)顯示著主人的品位。光未然,1913年11月1日出生在湖北省光化縣老河口一個舊錢莊職員家庭。童年的他,以優(yōu)秀的天資成為父親所在的錢莊東家兒子的讀書伴郎,開蒙讀私塾的成績好于東家的兒子,光未然完成了四年的國民初小,畢業(yè)時還考取了頭名。 1926年7月,北伐軍勝利進軍,光未然在從武漢、襄陽等地來到老河口進行革命活動的青年人那里,不斷得到思想上的啟迪,他滿腔熱情地開始閱讀革命書籍和“五四”以來的新文學作品。1927年春,光未然加入共青團。1929年,鄂北黨團組織合并,光未然轉為正式黨員,這一年,他還不到16歲。憑借在老河口美化書店做店員的機會,光未然不僅博覽進步書籍、學習外語,還積極遵照中共鄂北特委和光化縣委的指示,利用書店優(yōu)勢傳遞信息,擔任起聯(lián)絡員的任務,此時的他已然成為一位年輕的職業(yè)革命者。光未然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不斷積累,他在報刊上發(fā)表文藝論文,組織拓荒劇團、創(chuàng)作極有影響的獨幕劇等。1936年,他創(chuàng)作了獨幕劇《阿銀姑娘》,其中歌頌抗日志士、表現(xiàn)民族覺醒的序曲歌詞《五月的鮮花》,流傳甚廣。也是在這一年,光未然、冼星海相識相知。他們在《黃河》之前1936年到1938年期間,已經(jīng)成功合作了《高爾基紀念歌》《拓荒者》《戲劇抗戰(zhàn)》《新時代的歌手》《贊美新中國》和《保衛(wèi)大武漢》等歌曲。 1939年1月,光未然率領“抗敵演劇第三隊”在晉西抗日行軍途中,不慎從馬上跌落摔斷左臂,中央特批全隊與詩人一起赴延安整訓。在延安,經(jīng)柯棣華醫(yī)生手術后修養(yǎng)的短暫期間,他回想起多次經(jīng)過黃河所看到的壯麗景象,在病床上口述創(chuàng)作了組詩《黃河大合唱》。冼星海聽到光未然的朗誦后,一把抓住歌詞激動地說:“我有把握把它寫好!” 緊接著,冼星海頑強奮戰(zhàn)了6天6夜。終于,《黃河大合唱》在當年4月由“抗敵演劇第三隊”在延安首演,冼星海指揮,光未然親自朗誦。毛澤東、周恩來均到現(xiàn)場觀看,并給予高度評價。從此,《黃河大合唱》在全國各地廣泛傳唱,受到抗日軍民的熱烈歡迎�!饵S河大合唱》到底鼓舞了多少青年的抗日救亡熱情?答案是:不計其數(shù)!很多人說:正是聽到了《黃河》的咆哮和怒吼,才奔赴延安,奔赴解放區(qū),奔赴抗戰(zhàn)前線。冼星海的學生、指揮家嚴良堃常說:“《黃河》哺育了我,我是在《黃河》的歌聲中成長的。”今年91歲的他至今仍然清楚地記得,1940年,他指揮了一場在重慶的演出,嘹亮的歌聲劃破了重慶上空消沉的霧霾,連國民黨的公職人員宿舍也不時傳出“風在吼,馬在叫”的歌聲,這極大地鼓舞了當時國統(tǒng)區(qū)的抗戰(zhàn)士氣。每當聽到晚輩后生贊美《黃河大合唱》時,光未然總是開心而又有點靦腆。他說,當年打鬼子,戰(zhàn)士們是把這首歌當作軍歌來唱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里,一首好歌不亞于一支軍隊,作家邵燕祥說:“有一部《黃河大合唱》,一首《五月的鮮花》,光未然可以不朽了。光未然這些作品之所以會這樣真正傳世至今,我想它是寫出了當時中華民族的心聲,也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反法西斯的人類的心聲,它是歷史的,也是現(xiàn)實的,我相信必將一代代地流傳下去�!� 作為1929年入黨的中共黨員,中國作協(xié)黨組書記、副主席,人大代表,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一位多次特邀列席黨代會的代表,供人敬仰的八寶山革命公墓里完全可以有他的位置,而光未然生前除了簽署捐獻遺體供醫(yī)學研究用的文件之外,還明確表達過:骨灰不去八寶山。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5分)
A.光未然充分利用老河口美化書店店員的身份,不僅博覽進步書籍、學習外語,而且還根據(jù)上級的指示,擔任起聯(lián)絡員的任務,成為一位革命者。
B.光未然出生在湖北省光化縣老河口一個舊錢莊職員家庭,家庭貧困,較為自卑,后不斷積極進取,最終成為著名作家。
C. 1936年,光未然、冼星海一起成功合作了《高爾基紀念歌》《拓荒者》《五月的鮮花》《新時代的歌手》《贊美新中國》和《保衛(wèi)大武漢》等歌曲。
D.光未然是中共老黨員,又是中國作協(xié)的領導人和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按照資歷,他死后完全可以安葬在供人敬仰的八寶山革命公墓。
E.光未然的作品傳世至今,他認為“是寫出了當時中華民族的心聲,也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反法西斯的人類的心聲”。
(2)光未然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材料進行簡要分析。(6分)
(3)為什么“有一部《黃河大合唱》,一首《五月的鮮花》,光未然可以不朽了”?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4)光未然的成長與成就給予我們哪些啟示。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認識。(8分)
參考答案:
(1)答案:AD 【B項“較為自卑”找不到依據(jù);C項兩人合作的歌曲不包括《五月的鮮花》;E項“是寫出了當時中華民族的心聲,也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反法西斯的人類的心聲”是邵燕祥說的�!�
(2)參考答案:?溫文爾雅,親切謙遜。聽到晚輩贊美《黃河大合唱》時,光未然總是開心而又有點靦腆。骨灰不去八寶山,而是融入了那給予過他靈感與激情的母親河。(2分)?有文化,有品位。家中的擺設是典型的文人氛圍,潔而不整,書報雜志很多,有些凌亂,但干凈溫馨,優(yōu)雅的奶油色皮質沙發(fā)顯示著主人的品位。(2分)?不斷追求進步,充滿著革命熱情。光未然充分利用老河口美化書店店員的身份,不僅博覽進步書籍、學習外語,而且還根據(jù)上級的指示,擔任起聯(lián)絡員的任務,成為一位革命者。(2分)【分析光未然形象特點可以從光未然的所作所為,包括語言、動作、心理、神態(tài)等來概括分析,注意概括分析時不要遺漏也不能重復�!�
(3)參考答案:①《黃河大合唱》鼓舞了無數(shù)青年的抗日救亡熱情,還極大地鼓舞了當時國統(tǒng)區(qū)的抗戰(zhàn)士氣。在全國各地廣泛傳唱,受到抗日軍民的熱烈歡迎。(2分)②《五月的鮮花》歌頌抗日志士、表現(xiàn)民族覺醒,流傳甚廣。(2分)③它們寫出了當時中華民族的心聲,和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反法西斯的人類的心聲,是歷史的,也是現(xiàn)實的,穿越時間的長河,流傳至今。(2分)④光未然以作品以作品寫出了時代的心聲,為抗日作出了貢獻�!窘馕觯菏紫日业竭@句話在文中的位置,聯(lián)系上下文,從當時的社會背景深入挖掘這句話背后的含義,即《黃河大合唱》和《五月的鮮花》的作用和意義。答出兩點即可】
(4)參考答案:①家庭條件不能決定未來。光未然出身卑微,但他抓住了學習的機會,終于成才。②關注時事,與時俱進。光未然年輕時關注時事,主動接受革命思想的啟迪,積極參與革命活動。③學習沒有止境。雖然光未然在校學習時間并不長,但是他一直在學習,才能創(chuàng)作出一批又影響力的作品。④永遠植根于人民,永不變色。光未然生前沒有為自己爭取特殊利益,死后也不入八寶山公墓。【這是一道開放的題目,傳主帶給讀者的正能量越大越能發(fā)掘出精神價值。結合文本,可以從光未然成長過程中的一些好的想法、做法,甚至生前死后所受到的評論進行分析,注意角度明確,概括精準�!浚奎c2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