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高中語文閱讀訓練 > 現(xiàn)代文閱讀 > 高三語文閱讀試題

李敬澤《壺碎》高三小說閱讀題及答案

[移動版] 作者:飄零書生604
李敬澤《壺碎》高三小說閱讀題及答案

這個故事忘了是誰告訴我的。酒桌閑扯,很多話原本無主。

話說,一位老先生,其名甚響,不過這故事與他名姓無關,姑且稱之為某先生。某日,某先生訪友,該先生平生不愛錢不好色,唯獨愛書,訪友為的也是訪書。主人多的正是書,房間里四面都是書柜,某先生一柜一柜看過去,忽蹬梯忽俯地,直把人家作自家,差不多忘了還有主人在。

忽然,嘩啷啷一聲脆響,正所謂銀瓶乍裂水漿迸,某先生差點從梯子上掉下來,定睛看時,碎了一地的是一把紫砂壺。想是方才因抽書忘情,將書柜里擺著的一把壺拂落下去。

這時,該先生才想起主人,抬起眼,只見主人微笑:“先生欠了我一把壺,日后要拿一瓶好酒來還。”

賓主相視一笑。主人顧自取了笤帚簸箕掃去碎片,先生顧自看書。

那一日,賓主盡歡。臨去時,漫天大雪。

如此而已。

此事發(fā)生在二十多年前,書房主人年近四十,在大學里教授已是正的,嘯傲江湖、踏花蹄香,抬望眼便是千里萬里的錦繡,一把壺豈足掛懷。

轉眼又是數(shù)年,某日,教授閑翻雜志,見一篇文章談的是制壺名家顧景舟,也是一時無聊,信馬由韁往下看,看著看著,教授坐不住了。

忽想起,那把壺,原是有題款的,正是顧景舟制。

站起來,幾步?jīng)_到書柜前。書柜在,書也在,壺自是不在了。教授想了想,拿起電話,撥通了。劈頭就問:那壺是怎么回事?

這是越洋電話,打給他父親。教授的父親也是教授,老教授正隨著老太太在美國的大兒子家住著。多少年后,老爺子歸天,眾弟子發(fā)一聲喊,一擁而上,把老爺子抬成了文化泰斗,回憶文章連篇累牘,老爺子被描得白衣勝雪,活活就是最后一位民國大師。其實,老爺子的大學只在民國上了一年,剩下的全在新中國。退休后一屋子書留給了小兒子,住到美國去,主要愛好就是推個小車在社區(qū)里轉悠,把鄰居扔出來的沙發(fā)電視什么的搬回家,收拾得干干凈凈,先是藏于車庫,漸漸竟登堂入室。大兒子力陳中美文化之差異,苦求老爹入鄉(xiāng)隨俗,由著美國人敗家去,老爺子只作沒聽見。

話說那日,小兒子半年多不來電話,夜半三更冷不丁“電”一下,不問蒼生問鬼神不問爹娘問茶壺。老爺子半天沒醒過神來,胡天胡地想不起這一壺到底是哪一壺,最后把“紫砂”“宜興”“顧景舟”湊到一起,老爺子才忽然想起——

那是“文革”期間,去宜興出差,朋友送的一把壺。

放下電話,教授只覺得一顆心被人緊緊地攥住了。是!必定是了!當日打碎的原是一把顧景舟的壺。這一年,據(jù)雜志所說,這把壺值三十萬,而教授的工資也不過每月三四百。

教授一屁股坐到天黑,長嘆一聲,苦笑。又能怎樣呢?難不成再找人家賠壺?罷了罷了,也是命該如此。

然后,就到了今天,教授老了,這些年他過得不好,很不好。他成了一個憤怒的老貨,恨官員、恨知識分子、恨富人、恨窮人,恨這個世界和世道,這個世界從他手里騙走了一把壺。誰能想到,一次微小的碎裂事故原來竟陰險地埋伏著漫長無底的坍塌。他忍不住,他一直注視著紫砂壺的拍賣行情,那是迅速上漲的水,眼看著就從腳底漫過了頭頂。他身處寂靜的海底,卻只見到高遠的海面上漂浮著那把壺,顧景舟的壺。那把碎了的壺持續(xù)升值,他的人生在不斷貶值,直到變成沉在海底的一粒沙子。

他已經(jīng)很多年沒見過某先生了。

父親留下的書,他賣給了潘家園一個書販子,拿到了一筆錢。幾十萬吧,還算是錢。

在空蕩蕩的書房里看著那堆錢,他忽然想起,那些書其實還遠遠不抵那把壺。

“騙子!”

他喃喃罵了一句。

那日,我在宜興,微雨中訪吾友葛韜陶莊,看各種壺,忽抬頭。見墻上一幀舊照,一位老先生正在制壺。

清瘦,身著舊時工裝,凝神注目于掌中壺。

心里一動,扭頭看葛韜:

這,是顧先生?

是啊。

哦,這就是顧景舟。

顧先生的臉,凈如秋水?粗,心里只是無端地覺得好,好得心酸。

竟無話可說了。

    (選自《文匯報》)

16.結合小說內(nèi)容,概括教授在“壺碎”之后的心理變化。(3分)

17.“壺”在小說的藝術表現(xiàn)方面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3分)

18.你如何理解“那把碎了的壺持續(xù)升值,他的人生在不斷貶值,直到變成沉在海底的一粒沙子”這句話?(4分)

19.小說結尾部分,寫到了制壺名家顧景舟,作者這樣安排有何意圖?請簡要分析。(3分)

20.作者對教授持何種態(tài)度?這篇小說帶給你什么樣的人生啟示?(4分)

21.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從全文看,小說有兩套敘事結構:一是關于一把宣興紫砂壺的故事,一是圍繞“壺”展開的教授命運的故事。

B.小說情節(jié)曲折離奇,人物性格鮮明突出,但其主要藝術特色還是注重思想內(nèi)涵的深度挖掘。

C.小說開頭和結尾都以第一人稱的方式進行敘述,能使讀者產(chǎn)生一種真實、親切的感覺,切身體會作者情感傾向。

D.盡管教授、某先生、教授的父親以及制壺大師顧景舟在文中是相互獨立的,卻共同向我們展示了時代的某些特征和人性中幽暗真實的一面。

E.小說看似寫“壺碎”引發(fā)教授人生“漫長無底的坍塌”,實則寫出了時代變遷導致人們精神世界的變化。

參考答案:

16.①壺打碎時,他覺得一把壺不足掛懷。②得知壺為顧景舟所制后,他陷入痛苦之中,內(nèi)心極度不平衡。③再后來,因一把碎壺,他對一切充滿仇恨!3分】…點此查看高中小說閱讀答案集(本文答案在第9頁)…20.①作者對教授的態(tài)度:同情,嘆惋。②人生啟示:人不能被金錢左右;人不能一直生活在對過去的遺憾和焦慮中。【4分】21.B D 【B項“小說情節(jié)曲折離奇,人物性格鮮明突出”說法有誤,小說情節(jié)不算曲折離奇,教授這一人物形象跟一般小說相比也不夠鮮明;D項“教授、某先生、教授的父親以及制壺大師顧景舟在文中是相互獨立的”說法有誤,應是“相互映襯”的。】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