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原卷為表格式,整理中將閱讀提示放在【】中)
老屋記
徐則臣
①去年,在山東某地出差,因離家近,順道回了趟老家。
②家里正在翻蓋房子,兩層半的小樓已經完成了兩層。父親帶我爬上空蕩蕩的毛坯房的二樓。房子算不上高,但視野開闊,半個村莊都在眼里,還能把鄰居們的院子看個遍,我陡生了身輕如燕之感以及登高望遠的豪邁。這感覺因老屋而來。
【“我”為什么“陡生”這種感覺?帶著疑問往下讀�!�
③老屋在旁邊,低矮的平房,紅磚白瓦,為了給新房子騰地方,拆了一半,看上去悲傷破敗。多少年來,一家人就生活在老屋里,當然,那時候還不覺得它老,不認為它狹矮陳陋,我們在瓦房里出出進進,過得喜氣洋洋。那時候我小,對世界充滿著最樸素的好奇,坐在院子里仰臉望天,整個村莊的人聲和狗吠都擁到一個院子里,我想站到高處,看一看別人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看一看到了夏天的傍晚,他們是如何在院子里擺出一張桌子吃飯的�!久鎸ν饷娴氖澜纾錆M好奇,這就是孩子的天真!】但是院落低矮,除了爬到樹頂,我只能坐井觀天。我爬過很多樹,可是村子里的樹沒多高,且到處都是樹,目光剛越過別人家的山墻就被枝葉擋住了。住在老屋里的我,如同一枚棋子,被摁在了低海拔的角落里。
【“摁在了”準確寫出了“我”的感受�!�
④于是我想飛,總是想象自己像一只鳥,飛抵村莊上空。我更喜歡想象自己一步一步走到足夠高的地方,直到把這個世界看清楚。
⑤此后的很多年,我離家念書、工作,寒暑兩季放假回家或是小住,不是鉆進書本里不出來,就是火燒屁股一般轉個身就走。同樣是待在老屋里,但全然沒有了少年時的天真,再想不起要登高望遠,也不再對鄰居家的院子和飯桌感興趣。
【離家念書、工作的“我”和少年時不一樣了�!�
⑥但是現在,站在二樓粗糙的房坯上,我突然又想起了那只鳥,想起了童年生活的一個關鍵詞:登高望遠�,F在,房子的確長高了,長到了二層,而且還要再長高半層。也許我曾經設想過有一天房子會做夢般地長高,但我肯定不會想到,真正站在長高了的房子上看村莊,究竟是什么感覺。
【“登高望遠”一再出現。】
⑦母親一直不愿意蓋新房子。30多年里她蓋了6次房子、搬家三年窮,何況造新家,窮怕了也累怕了。這幾年但凡誰動議破舊立新,母親都要歷數6次蓋房子的窮困與操勞。母親扳著指頭算,草房子蓋了幾間,半邊草半邊瓦的房子蓋了幾間,瓦房蓋了幾間……【想想母親此時的心理。】蓋這些房子我都經歷過,只是每一間都是該款的絕唱,日子總是往好了過。
【“我”和母親的體會不一樣。】
⑧記得我們從院子里長老槐樹和果樹的草房子里徹底搬進白瓦房,就是現在的老屋,那時我只有四五歲、把自己的小零件螞蟻搬家似的往新屋子里運,路上光腳踩到了一枚圖釘,一扎到底。因為疼痛,記憶從那枚清醒的圖釘開始,蔓延到白瓦房和草屋子,然后是新舊兩個院子,然后是新舊兩個院子所屬的兩個時代的生活——它們通過一顆閃亮的圖釘緊緊地咬合在了一起。那是我關于這個世界最初的完整的記憶。在遺落了圖釘的新的白瓦房里,我們家一住20多年,直到把白瓦的顏色住灰,把新房子住舊,成了老屋;直住到這些年有了一點點錢的鄰居們都把小瓦房拆了,原地蓋起了雄偉敞亮的大屋子。
【如此詳寫兒時搬家踩到圖釘的記憶,是要表現什么?】
⑨前后左右的鄰居們,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我們家成了峽谷,頭頂只有院子大的四方的天。年過90的祖父要了一輩子強,現在低頭抬頭都憋得慌。
【怎樣理解相父此時的心態(tài)?】
⑩祖父說:沒法活了,人家都住在咱們頭頂上,喘不過來氣。蓋不蓋?
⑪我說:蓋。
⑫祖父說:怎么蓋?
⑬我說:兩層半。宜早不宜遲。
⑭我負責說服父母:老房子住了20多年了,夠本了,再住下去就成了危房;還有三五十年要活,新房子早晚要蓋,好日子早過一天算一天。母親還猶豫,我向她保證,這是這輩子她蓋的最后一次房子,咱們全用好材料。
⑮母親說:就算用金鑾殿的材料,不還是得我和你爸操持?
⑯是的,除了拿出一點錢,對于這座新房子我能做的只是在電話里說了幾次自己的設想,囑咐材料盡量用最好的。3個月之后,我回到家,直接站到了二樓頂上;下一次再回來,我看見的將是一座祖父祖母和我父母這輩子住過的最完美的房子。
【新樓如愿以償地蓋起來了,而且很快。】
⑰搬家的時候我肯定不在,從老屋到新樓,我其實希望自己能像四五歲的時候一樣,螞蟻似的一趟趟搬運;就算出現第二枚圖釘也未必不是好事,踩上去,疼痛將貫穿我一生。這可能也是我在自己的村莊里建造的最后一座房子。
【這里“我”的情感有點復雜,你體會到了嗎?】
⑱我從二樓下來,給祖父祖母買了煙酒和點心,陪他們說了會兒話,和父母吃了頓晚飯,就拎著行李去了機場。從下車到離開,我在家僅待了4個小時。
(有刪改)
1. 文章開頭寫“我陡生了身輕如燕之感以及登高望遠的豪邁”。請聯系全文內容,分析這種感受的由來。
2. 聯系語境,分析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所表現的人物心理。
住在老屋里的我,如同一枚棋子,被揌在了低海拔的角落里。
3. 文章寫母親不愿意蓋新房子這件事,有什么作用?
4. 讀完這篇文章,也許你會聯想到這些詞語:童年、故鄉(xiāng)、記憶……請結合全文內容選擇其中一個詞語談談你對主題的理解。
【參考答案】
1. 因為站在家里的二層樓上,視野開闊,能夠看遍半個村莊和鄰居家的院子,彌補了兒時的遺憾;而且家里蓋了新房子,不用再在鄰居家前感到憋屈,日子也在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心里感到舒心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