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zhàn)的中國在我們的手里,勝利的中國在我們的面前,新生的中國在我們的望中。
中國要從工業(yè)化中新生。我們要自己制造飛機,坦克車,軍艦;我們要有自己的天,自己的地,自己的海。我們要有無數(shù)的“機器的奴隸”給我們工作;穿的,吃的,住的,代步的,都教它們做出來。我們用機器制造幸福,不靠神圣以及不可知的力量。
中國要從民主化中新生。賢明的領袖應該不坐在民眾上頭,而站在民眾中間;他們和民眾面對面,手挽手。他們拉著民眾向前走,民眾也推著他們向前走。民眾叫出自己的聲音,他們集中民眾的力量。各級政府都建設在民眾的聲音和力量上,為了最大多數(shù)的最大幸福而努力。這是民治,民有,民享。
中國要從集納化中新生。地廣民眾的中國要統(tǒng)一意志與集中力量,必得靠公眾的喉舌,打通層層的壁壘。報紙將和柴米油鹽并肩列為人們的“開門”幾件事之一。這就是集結化。報紙要表現(xiàn)時代,批評時代,促進時代;它不但得在四萬萬人的手里,并且得在四萬萬人的心里。它會給你知識,給你故事,給你詩,教導你,安慰你,幫助你認識時代,建立自己,建立國家。
是的,在我們面前的是勝利的中國,在我們望中的是新生的中國�?墒欠堑梦覀冊俳釉賲柕挠哺�,苦干,實干,新中國不會到我們手里!
1942年12月7日作
搜索更多關于朱自清 中國近代經(jīng)典名著 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