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親人》寫作特點(diǎn)
【寫法提示】
作者圍繞中心選擇和組織材料很成功,用典型人物,典型事件來頌揚(yáng)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
1、選擇的材料具有代表性,大娘、小金花、大嫂分別代表了朝鮮的老人、孩子、中年人。志愿軍和大娘、小金花、大嫂分別,難舍難分,也就是志愿軍和全體朝鮮人民依依惜別,難舍難分,表達(dá)了中朝兩國人民勝似親人的深厚情誼。
2、本篇課文是以志愿軍和送別的朝鮮人民談話的口氣寫的。語言樸實(shí),感情真摯強(qiáng)烈,富有感染力。
【寫作特點(diǎn)】
全篇文章共有6個自然段,語言通俗易懂。前三個自然段結(jié)構(gòu)相似,意思相同,都是選取具體、感人的事例寫出了朝鮮人民愛戰(zhàn)士勝過愛自己親人的深厚感情。后三個自然段簡練明了,很明白地寫出了志愿軍戰(zhàn)士不忍離去的感情。文章中巧妙地運(yùn)用了反問句和感嘆句,感情真摯強(qiáng)烈,抒情性極強(qiáng)。
1、課文采用第二人稱(您、你)的敘述方法,生動地展現(xiàn)了志愿軍戰(zhàn)士同朝鮮人民話別的感人情景,語言親切,感情真摯。
2、選擇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來突出中心。從人物上看,大娘、小金花和大嫂分別代表朝鮮的老人、兒童和中年人,代表著整個朝鮮人民;從事件上看,送打糕、救傷員、救偵察員和挖野菜,朝鮮的大娘、小金花和大嫂為志愿軍都付出了沉痛的代價。這些材料突出表現(xiàn)了朝鮮人民比親人還親,表達(dá)了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