鍚嶈憲闃呰 | 绐楄竟鐨勫皬璞嗚眴鍦ㄧ嚎闃呰 | 銆婂彶璁般€嬪湪绾块槄璇讳笌缈昏瘧 | 鑰佷汉涓庢捣鍦ㄧ嚎闃呰 | 涓€冩暎鏂囬槄璇婚闆嗕笅杞� | 涓€冭鏂囪瘯鍗蜂笅杞� |
銆婃湞鑺卞鎷俱€嬪湪绾块槄璇� | 娴峰簳涓や竾閲屽湪绾块槄璇� | 銆婇亾寰风粡銆嬪湪绾块槄璇� | 鏈辫嚜娓呮暎鏂囬泦 | 2024涓€冧富棰橀槄璇�41鍒� | 涓€冭鏂囧垎绫绘眹缂栦笅杞� |
劉義慶《世說新語·周處》《呂氏春秋·卷十二·知分》等比較閱讀附答案
【甲】
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 為鄉(xiāng)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并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蛘f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余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交蛟。蛟或浮或沒,行數(shù)十里,處與之俱。經(jīng)三日三夜,鄉(xiāng)里皆謂已死,更相慶。竟殺蛟而出,聞里人更慶,始知 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yún)菍ざ�。平原不在,正見清和,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和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終為忠臣孝子。
(選自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周處》)
【乙】次非殺蛟
荊有次非者①,得寶劍于干遂②。還反涉江,至于中流,有兩蛟夾繞其船。次 非謂舟人曰:“子嘗見兩蛟繞船能兩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見也。”次非攘臂祛衣,拔寶劍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棄劍以全己,余奚愛焉!”于是赴江刺蛟,殺之而復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選自《呂氏春秋·卷十二·知分》)
【丙】
子貢問曰:“鄉(xiāng)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xiāng)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xiāng)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注釋】①荊(jīng):古代楚國的別稱。次非,人名,傳說是出國的一位勇士。②干遂:地名,在今江蘇省吳縣西北。
8.【甲】文中“朝聞夕死”的原句出自《論語·里仁》:“___,___。”(1分)
9.下列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或說處殺虎斬蛟 蛟或浮或沒
B.為鄉(xiāng)里所患 終為忠臣孝子
C.竟殺蛟而出 殺之而復上船
D.舟中之人皆得活 鄉(xiāng)人皆好之
10.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3分)
(1)實冀三橫唯余其一( )(2)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 )
(3)還反涉江,至于中流( )
11.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4分)
(1)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
______________
(2)不如鄉(xiāng)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______________
12.【甲】【乙】兩文同樣寫殺蛟,但是表現(xiàn)的主題卻不同,請分別指出。(2分)
______________
13.請從【丙】文中概括出孔子評定人品的基本原則。(2分)
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本文選自2016山東棗莊中考語文試卷,點此可下載完整格式試卷,點此可下載山東中考文言文閱讀題集)
8.朝聞道 夕死可矣。(1分)
9. C (2 分)
10. (1)希望。(2)時光流失,光陰虛度。(3)同“返”,回,歸。(3分。每小題1分)
11. (1)而且人最怕的是不能立志,又何必擔憂不能顯揚美名呢?(2)不如全鄉(xiāng)的好人都喜歡他,全鄉(xiāng)的壞人都厭惡他。(共4分。每小題2分,關鍵詞語理解正確即可)
12. (甲)文主要是表現(xiàn)周處善于改過自新。(乙)文則主要贊揚次非在危機關頭挺身費而出、為民除害的勇氣。(2分。意思對即可)
13.不以眾人的好惡為依據(jù),而應以善惡為標準。(2分。意思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