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 > 文言專題 > 文言經(jīng)典 > 正文

箕子碑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難,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殷有仁人曰箕子,實具茲道以立于世,故孔子述六經(jīng)之旨,尤殷勤焉。

當(dāng)紂之時,大道悖亂,天威之動不能戒,圣人之言無所用。進(jìn)死以并命,誠仁矣,無益吾祀,故不為。委身以存祀,誠仁矣,與亡吾國,故不忍。具是二道,有行之者矣。是用保其明哲,與之俯仰;晦是謨范,辱于囚奴;昏而無邪,聵而不息;故在易曰“箕子之明夷”,正蒙難也。及天命既改,生人以正,乃出大法,用為圣師。周人得以序彝倫而立大典;故在書曰“以箕子歸作《洪范》”,法授圣也。及封朝鮮,推道訓(xùn)俗,惟德無陋,惟人無遠(yuǎn),用廣殷祀,俾夷為華,化及民也。率是大道,叢于厥躬,天地變化,我得其正,其大人歟?

嗚乎!當(dāng)其周時未至,殷祀未殮,比干已死,微子已去,向使紂惡未稔而自斃,武庚念亂以圖存,國無其人,誰與興理?是固人事之或然者也。然則先生隱忍而為此,其有志于斯乎?

唐某年,作廟汲郡,歲時致祀,嘉先生獨(dú)列于易象,作是頌云:

蒙難以正,授圣以謨。宗祀用繁,夷民其蘇。憲憲大人,顯晦不渝。圣人之仁,道合

隆污。明哲在躬,不陋為奴。沖讓居禮,不盈稱孤。高而無危,卑不可逾。非死非去,有懷

故都。時詘而伸,卒為世模!兑住废笫橇校耐鯙橥。大明宣昭,崇祀式孚。古闕頌辭,

繼在后儒。

注釋

蒙:犯,遭受。難:危難。

六經(jīng):指《書》、《易》、《禮》、《樂》、《古文觀止》未錄。

譯文

一般說來,偉大人物立身處世的原則有三個方面:一是受危難仍能保持正直的品德;二是將治理天下的法典傳授給圣明的君主;三是使人民受到教化。殷朝有位賢人叫箕子,確實具備這三方面的德行而在世上立身行事,因此孔子在概述“六經(jīng)”的要旨的時候,對他特別重視。

在殷紂王那時候,大道背棄,政治混亂,天威顯示不能加以制止,圣人的教誨毫不起作用。犧牲生命以便維護(hù)天命國運(yùn),確實是一種“仁”德,只是不利于家族的延續(xù),因此箕子不去這樣做;委身降順以便保存自己宗廟的奉祀,確實也是一種“仁”德,只是參與滅亡自己的國家,故而他也不忍心去做。上述這兩種辦法,已經(jīng)有這樣做的人了。因此他便保持自己清醒的頭腦,隨順適應(yīng)這混亂的世道;隱藏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在囚犯奴隸中受屈辱;貌似糊涂卻不去做邪惡之事,形同柔弱而卻自強(qiáng)不息。故而在《易》中說;“箕子能做到韜晦!边@就是蒙受危難而能保持正直的品德啊。等到天命更改了,人民得到了公正和安定,于是便獻(xiàn)出治國的大法,因此成為圣君的老師,使周朝的人們能根據(jù)這些法則來調(diào)整倫理道德。創(chuàng)立典章制度。故而在《書經(jīng)》中說:“因召回了箕子而寫成了《洪范》!边@便是將治理天下的法則傳授給圣明的君主啊。等到被封在朝鮮,推行道義來訓(xùn)化民俗,使德行不再鄙陋,人民不再疏遠(yuǎn),以便發(fā)展推延殷朝宗緒,使外夷變?yōu)槿A夏,這便是使人民受到教化!所有這些崇高的品德,都集中在他的身上,天地變化發(fā)展,自己能獲得其中的正“道”,難道不是偉大的人嗎?

!當(dāng)那周朝的時運(yùn)尚未到來,殷朝宗廟的香火還沒滅絕,比干已經(jīng)死掉,微子也已離去,假如紂正做惡還不算多而自己死去,武庚能為暴亂而憂慮并力圖保存社稷,國中要是沒有箕于這樣的人,誰和武庚一起使國家復(fù)興并加以治理呢?這也是人事發(fā)展的一種可能性啊。這樣來看箕子能忍辱含屈到這種地步,莫非正是在這方面有所考慮嗎?

唐朝的某一年,在汲郡修建了箕子的廟宇,逢年遇節(jié)便祭祀他。我敬慕先生被特別地列為《易經(jīng)》中的卦“象”,便寫了這篇頌:

“蒙難以正,授圣以謨。宗祀用繁,夷民其蘇。憲憲大人,顯晦不渝。圣人之仁,道合

隆污。明哲在躬,不陋為奴。沖讓居禮,不盈稱孤。高而無危,卑不可逾。非死非去,有懷

故都。時詘而伸,卒為世模!兑住废笫橇校耐鯙橥。大明宣昭,崇祀式孚。古闕頌辭,

繼在后儒!

題解

柳宗元因參加王叔文集團(tuán),實行政治革新而獲罪,被貶滴到荒遠(yuǎn)的邊郡為官,它的遭遇與古代賢者箕子的遭遇是有類似之處的。因此,這篇碑文是以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塊磊的,是借贊美箕子來寄托自己的信念和抱負(fù)的。所以文章雖以議論為主,但行文中卻蘊(yùn)含著深厚的感情和無限的感慨。

點(diǎn)此選購正版圖書】   上一篇:捕蛇者說原文、注釋、翻譯與賞析

下一篇:桐葉封弟辨原文、注釋、翻譯與賞析

請你點(diǎn)此糾錯或發(fā)表評論 文章錄入:09ping    責(zé)任編輯:Gaoge
隨機(jī)推薦